商汤科技「智联」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开启虚实融合的未来之旅 智能应用 影音

商汤科技「智联」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开启虚实融合的未来之旅

  • 美通社

/美通社/ -- 今天,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隆重开幕。来自各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学者,以及各国政府代表、各界知名企业家汇集在这场极具国际影响力的AI行业盛会上,围绕「人类、科技、产业、城市、未来」五大元素,以「元宇宙」为切入点,共话人工智能新技术与元宇宙新赛道下的硬核新科技、产业新集群、超级新场景和敏捷新治理,热情拥抱数字化转型下智能时代的美好图景,深度诠释本次大会主题「智联世界,元生无界」。

(左至右)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教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院士,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博士,中国天眼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教授
(左至右)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教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院士,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博士,中国天眼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教授

今年是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五周年,商汤科技也已经连续第五年全面深度参与这一盛会。在大会开幕式「星辰大海与脚踏实地」现场对话环节,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博士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家代表,受邀与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教授,中国天眼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教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院士,展开了一场横跨宇宙、打破认知边界的对话,生动而深入地讨论了人工智能技术对于人类探索宇宙的积极作用和长远价值。

AI、天文与航天,一场横跨宇宙、打破认知边界的对话

人工智能引发的范式创新,将帮助人类更好地开展对于天文观测、探索宇宙等未知领域的研究。在「星辰大海与脚踏实地」现场对话中,徐立提到,在强大算力的支持下,人工智能可以自行从庞大的存量天文数据中发掘规律,给出打破人类认知边界的重要突破。当前,很多基础科学的迭代演进,已经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进入了新的阶段,正反向指导人类的发展。进一步来看,人工智能还有望为人们对于宇宙的探索引入新的测量尺度,增加新的认知维度。每一次测量尺度的拓展,都意味着基础定律的刷新,从而引发对世界认知的变迁。

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博士参与WAIC大会开幕式现场对话
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博士参与WAIC大会开幕式现场对话

事实上,从模拟控制核聚变到模拟宇宙大爆炸,从预测蛋白质结构到推演生命基础分子,今天的人工智能已在很多领域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果,拓展了人类已有的知识维度,使人类看到了更远的未来,但是,当下的人工智能仍不足以取代天文观察和航空飞行,帮助人类实现对宇宙的终极认知。徐立认为,探索宇宙的主体是人而不是机器,而人类的认知特点决定了,需要通过自身一步步的实验和探索,才能够逐步形成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宇宙探索是人类共同的事业,需要长期的国际合作。对此,李菂教授认为,人类拥有同一片天空,无论采用何种技术,科学家们的总体目标都非常统一,在很多共性挑战问题上持续保持着高效和高容量的合作。周建平院士也提到,国际上每个天文望远镜的观测重点和技术特点都不尽相同,大家通过协同合作就可以充分发挥优势,让人们更准确地了解宇宙,为天文学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多贡献。李菂教授和周建平院士均表示,探索宇宙是人类的共同梦想,这项活动中,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都可以交流合作,共享科技成果。

当前,人类发展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在诸如天文探索等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发挥更多积极作用。徐立表示,天文是一项寂寞的科学,和人工智能一样都需要大量且漫长的长期积累,但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更多数据规律的不断发现,将产生更多的创新,由此把人们对于世界和宇宙的认知引入到一个全新的界面上,让人类距离最终的梦想越来越近。

放眼未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对宇宙和地外文明进行长期探索的同时,也在加深对我们人类社会自身的认知与理解。薛澜总结到,人类之所以是人类,不光是因为我们可以立足当下,更能够仰望星空,利用人工智能等全新的技术,更好地帮助人类解决更多现实问题。

以虚促实,推动AI产业价值闭环及生态建设

大会首日,商汤还受邀出席多场大会主题论坛,全面、深入讨论并分享了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助力产业升级的最新趋势和实践成果。商汤科技首席运营官、副总裁骆静出席全球创新创业峰会暨人工智能产业菁英高峰论坛,分享商汤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发展上的积极思考和举措。同时,骆静指出,人才、技术、资本是「创新链」中的三大关键要素,通过科研机构、企业、相关政府部门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合作协同推动「三链」融合发展,共同促进形成「以人才链促进创新链、以创新链服务产业链、以产业链集聚人才链」的闭环生态。

商汤科技副总裁刘强出席「时空AI产业高峰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详细介绍了商汤如何用AI技术赋能数字化转型。刘强指出,今天的中国正在全面快速被AI科技重塑,整体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商汤通过AI大装置构建了一整套端到端的架构体系,打通算力、算法和平台之间的连接与协同,能够大幅降低人工智能生产要素的成本,从而实现高效率、低成本、规模化的AI创新和赋能。以AI大装置作为创新基石,商汤全面覆盖城市管理、企业服务、个人生活、智能汽车等各个领域和场景,打造出技术与商业相互促进的价值闭环。

在香港分论坛,商汤科技香港公司总经理尚海龙在圆桌论坛「虚实共生——香港智能城市新时代」中指出,数字空间技术的发展为香港带来四新,「新空间」、「新市场」、「新机遇」、「新连接」,虚实融合,以虚促实,希望香港把握机遇,主动跟上新经济发展浪潮。

在智能趋势论坛中,商汤科技联合多家企业发布《碳中和产业发展白皮书》,透过具体案例,分享了商汤双碳战略的目标设定与减排策略。具体来说,商汤以自我降碳与AI赋能为出发点,与业界共同探索技术减碳的可行路径。商汤智算中心AIDC建设初期就投入了各种能源优化与节能技术,其能耗比国内中大型数据中心的平均水平低10%以上,每年可节省约4500万度电;同时,通过新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商汤AI 大装置,帮助能源、工业、出行等多个传统行业,输出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传统产业的节能减排。商汤碳中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简煜忞参与圆桌讨论,他表示,双碳可以成为AI技术的整合应用场景, AI将成为双碳实现突破与变革的关键技术支撑。未来我们需要携手业界各方,共同探索、深度耦合,真正实现科技与应用的创新。

商汤科技始终坚持原创,力求通过AI技术连接人类文化,加速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助推城市发展,共创美好未来。9月2日,商汤科技还将举办「大爱无疆·商汤科技元创力论坛」,聚焦AI+创新、生态、产学研多个维度,并参与智能驾驶论坛、智算领航论坛等多个主题论坛,与各行各业的嘉宾一道探索AI的「元创力」和产业实践的最新成果。

关于商汤 

商汤科技于2014年成立于香港。作为人工智能软件公司,商汤集团以「 坚持原创,让 AI 引领人类进步」为使命,「以人工智能实现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连接,促进社会生产力可持续发展,并为人们带来更好的虚实结合生活体验」为愿景,旨在持续引领人工智能前沿研究,持续打造更具拓展性、更普惠的人工智能软件平台,推动经济、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并持续吸引及培养顶尖人才,共同塑造未来。 

商汤集团拥有深厚的学术积累,并长期投入于原创技术研究,不断增强行业领先的全栈式人工智能能力,涵盖感知智能、决策智能、智能内容生成和智能内容增强等关键技术领域,同时包含 AI 芯片、AI 传感器及 AI 算力基础设施在内的关键能力。此外,商汤前瞻性打造新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SenseCore 商汤 AI 大装置,打通算力、算法和平台,大幅降低人工智能生产要素价格,实现高效率、低成本、规模化的 AI 创新和落地,进而打通商业价值闭环,解决长尾应用问题,推动人工智能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  

商汤集团业务涵盖智能商业、智能城市、智能生活、智能汽车四大板块,相关产品与解决方案深受客户与合作夥伴赞许。  

商汤集团倡导「发展」的人工智能伦理观,并积极参与有关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人工智能伦理道德和可持续人工智能的行业、国家及国际标准的制订,与多个国内及多边机构就人工智能的可持续及伦理发展开展了密切合作。公司编制的《AI可持续发展道德准则》被《联合国人工智能战略资源指南》选录,并于2021年6月发表,是亚洲唯一获此殊荣的人工智能公司。 

目前,商汤(股票代码:0020.HK)已于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商汤集团现已在香港、上海、北京、深圳、成都、杭州、南平、青岛、三亚、西安、台北、澳门、京都、东京、新加坡、利雅德、阿布扎比、杜拜、吉隆坡、首尔等地设立办公室。另外,商汤科技在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均有业务。更多信息,请访问商汤科技网站LinkedInTwitterFacebookYouTube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