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奇机械导入Epicor Kinetic ERP开启永续与智能制造的双轨进化 智能应用 影音
D Book
231
Event
DFORUM

利奇机械导入Epicor Kinetic ERP开启永续与智能制造的双轨进化

  • 吴冠仪台北

利奇董事长林育新(中) 、Epicor亚洲副总裁邓永泉(右) 及区域总监洪海兵(左)。DIGITIMES摄

利奇董事长林育新(中) 、Epicor亚洲副总裁邓永泉(右) 及区域总监洪海兵(左)。DIGITIMES摄

自1973年创立以来,利奇机械工业初期以制造夹器(Brakes)起家,历经多年技术淬练、产品多元化及市场拓展,现已蜕变为自行车零件领域的领导厂商,并成功将企业版图拓展至汽车与航太产业。利奇于1995年同中心厰巨大、美利达的客户步伐亦申请成为台湾首批股票上市的自行车零件制造商,展现卓越的研发实力与稳健的企业治理。董事长林育新秉持「诚信、投入、持续改善」的核心价值,带领团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透过创新研发与精益管理,致力追求全面客户满意之终极目标。

利奇不仅专注于产品制程的精进,更积极拥抱永续发展。2022年,利奇正式承诺并通过科学基础减碳目标(SBTi),宣示迈向净零碳排的决心。公司预计于2025年第4季取得ISO 17025实验室品质管理系统认证、 ISO 14067碳足迹查证,并启动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统之导入作业,展现对环境责任的高度重视。

目前公司在台湾彰化、南投,以及中国昆山设有三座制造基地,同仁总数达1,200人,持续为全球客户提供高品质的零件解决方案。「永续不是口号,而是我们对下一个时代的责任。」为了实践这项承诺,公司预计于2026年在彰化总部旁动工首座绿建筑新厂,不仅提升产能和制程水平,更象徵企业在永续发展上的新里程。此外,利奇也积极导入现代化ERP系统,推动数码转型,让永续与效率并行,为企业注入新动能。

值得一提的,1990年利奇正式推出自有品牌PROMAX,以「创新与实用兼具」为核心理念,打造一个贴近使用者需求的Friendly Brand。这不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对设计美学的诠释。在追求卓越制程的同时,利奇始终坚守商业伦理避免与客户产生竞争关系。这份原则性的坚持,让PROMAX在业界建立起稳固的信任基础,也成为品牌长期稳健发展的关键。

旧系统瓶颈  点燃转型契机

在导入Epicor Kinetic之前,利奇长期使用一套以COBOL语言撰写之ERP系统。尽管该系统稳定且具高度安全性,然随着COBOL专业人才日益稀缺,加上系统逐渐难以与现代作业环境接轨,尤其在与客户进行EDI(电子数据交换)对接方面,面临明显瓶颈,影响整体沟通效率。

面对技术老化与营运需求的转变,利奇果断启动ERP换置计划,导入更符合现代化与国际化标准的新系统。这不仅是为了解决眼前的技术挑战,更是企业迈向永续发展的重要一步。

利奇董事长林育新表示,旧系统无法支持实时报工与报表分析,成为推动精实管理的障碍。Epicor Kinetic的导入,正是为了将Lean Management(精实管理)与Best Practices Manufacturing(制造业最佳实务)理念深植于日常营运中,透过实时数据更新与流程优化,有效减少浪费、提升营运效能,为企业注入新的竞争动能。

利奇董事长林育新指出,Epicor的解决方案高度契合制造业需求,兼具弹性与灵活性,并内建多项优质工具,能自然引导企业迈向精实管理与制造业最佳实务。DIGITIMES摄

利奇董事长林育新指出,Epicor的解决方案高度契合制造业需求,兼具弹性与灵活性,并内建多项优质工具,能自然引导企业迈向精实管理与制造业最佳实务。DIGITIMES摄

Epicor精准赋能  驱动数码升级

在众多国际ERP系统的评估中,利奇最终选择了Epicor作为数码转型的关键夥伴。董事长林育新指出,Epicor的解决方案高度契合制造业需求,兼具弹性与灵活性,并内建多项优质工具,能自然引导企业迈向精实管理与制造业最佳实务。

尤其是Epicor的MES(制造执行系统)模块,更被利奇视为工厂生产管理的核心,规划以分阶段方式导入。Epicor亚洲副总裁邓永泉表示,Epicor长年深耕制造业,已将全球制造业的最佳实践融入ERP架构,能与利奇的营运需求完美契合。

在导入过程中,利奇展现出卓越的组织协作力。不仅IT团队积极投入,业务、财务、生产、采购、品保、资材乃至研发部门皆全力参与。在管理层的引导下,团队建立起「为何导入」(Why)的共同认知,为专案成功奠定稳固基础。

专案启动后,Epicor原厂与顾问团队提供模块培训、操作SOP教学与模拟测试,并运用Epicor Kinetic内建的DMT(Data Management Tool)顺利转移近30年旧系统数据,确保数据完整性与准确性。

为确保会计年度的乾净切换,利奇采纳Epicor建议,于元旦当日采取「一刀切」策略,全面停用旧系统,展现企业果断决策力。林育新回忆,公司同仁在上线前数月即持续进行操作演练,确保熟练度与数据正确性,为正式上线做好万全准备。

在专案执行期间,利奇面对多项挑战,其中成本计算方式的转变尤为关键。林育新指出,旧系统采用月加权平均法,而Epicor则以实时成本为基础,两者差异一度引发员工疑虑。所幸在Epicor与顾问团队的耐心引导下,并经勤业众信会计师确认数据可信度,最终让团队安心采用实时成本制度。

此外,针对外销业务所需的唛头(Shipping Mark)定制化需求,Epicor的无代码开发工具Application Studio发挥关键作用,协助利奇 IT团队自行解决技术挑战,展现高度自主性与创新力。Epicor香港、台湾、韩国区域总监洪海兵盛赞,利奇团队展现出卓越的学习能力与积极态度,大幅提升智能制造的升级实力,为企业迈向数码化营运奠定坚实基础。

效益跃升,开启智造永续新篇章

在利奇,数码转型不只是技术升级,更是一场文化革新。自Epicor Kinetic导入以来,企业营运效益显着提升,但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整个团队展现出的高度凝聚力与学习意愿。

董事长林育新分享,过去财务结帐常需加班,如今系统自动化处理让同仁能准时完成工作,不仅提升效率,更改善了工作生活平衡。业务部门也因为BAQ(Business Activity Query)工具与Excel整合功能,在订单处理与数据分析上如虎添翼。这些改变,背后是整个团队对新系统的信任与投入。

此外,Epicor的Dashboard、BI(商业智能)与Tracker功能,促使利奇加速迈向少纸化办公。会议讨论直接在系统平台进行,这不仅节省资源,更确保数据实时性与准确性,强化决策品质。

董事长林育新指出,Epicor有效提升流程透明度与决策追溯性,显着降低异常事件发生率。洪海兵补充,Epicor的多层设计架构让利奇得以灵活定制,且不影响未来系统升级,进一步强化IT部门的自主开发能力。林育新笑称,Epicor的强制流程设计,让同仁「不得不」遵循最佳实务,进而促进部门间协作与决策效率。但也因此培养出更高的标准与一致性。

展望未来,利奇积极探索AI应用,期望作为提升工作效率的辅助工具。洪海兵透露,Epicor透过收购十余家世界顶尖软件公司,已整合超过50个AI应用场景,并将AI、云端与ESG永续发展列为公司三大核心发展方向(统称ACE),与利奇亟欲推动的AI创新不谋而合。

不仅如此,Epicor的全球化架构将助力利奇整合海外办事处与工厂;而Epicor也提出双线支持计划,为客户提供长达5年的云地并行测试方案,确保客户稳健迈向云端转型。林育新对此充满信心,表示Epicor不仅提供卓越产品,更带来一流服务与前瞻交流,助力利奇迎接未来挑战。

不可讳言,ERP专案的成功,不仅取决于系统本身,更仰赖客户的坚定支持。邓永泉观察,利奇的成功关键在于积极态度与明确目标。全体员工都乐于接受新系统,舍弃传统报表,拥抱Dashboard的实时数据呈现,展现高度适应力。

而利奇IT团队积极培养自主能力,善用Epicor的友善工具实现多次定制开发,与Epicor的制造业专精形成「门当户对」的完美搭配。利奇以远见与执行力,结合Epicor先进平台,成为台湾制造业数码转型与永续发展的典范。

利奇机械导入Epicor Kinetic,ERP开启永续与智能制造的双轨进化。DIGITIMES摄

利奇机械导入Epicor Kinetic,ERP开启永续与智能制造的双轨进化。DIGITIMES摄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