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AI原生新时代 IBM Power11以AI Ready架构打造企业级运算新纪元 智能应用 影音
D Book
236
Event
DFORUM

开启AI原生新时代 IBM Power11以AI Ready架构打造企业级运算新纪元

  • 台北讯

IBM杰出工程师暨Power处理器架构师Bill Starke表示,Power11以「速度胜于密度」为设计核心,采2.5D封装与OMI存储器技术,大幅提升效能与能效,为AI原生数据中心奠定基础。IBM

IBM杰出工程师暨Power处理器架构师Bill Starke表示,Power11以「速度胜于密度」为设计核心,采2.5D封装与OMI存储器技术,大幅提升效能与能效,为AI原生数据中心奠定基础。IBM

AI全面推动企业运算架构升级,从云端平台到边缘设备,各产业都在寻找兼具效能、安全与开放性的解决方案,IBM推出的新一代高效能运算平台,将可满足当前及未来潜在的市场需求。在近期于新竹举办的「AI就绪的企业级基础架构新纪元 IBM Power11发布会」中,IBM大中华区Power Systems业务总经理吴元恺指出,Power11是该公司转型为「AI Ready」企业基础架构的重要里程碑,不仅在CPU、存储器与制程上全面升级,更强调数据治理、自动化与投资保护三大核心价值。

IBM台湾硬件事业部总经理廖俊荣则表示,随着IBM近年并购Red Hat、推动混合云与watsonx平台,AI与开源已成企业运算新主流。Power11内建AI加速卡,支持零停机维运与Linux生态整合,让企业能以更高能效与开放架构迎接AI落地时代。

IBM杰出工程师暨香港首席科技总监李永辉指出,IBM以混合云、自动化、数据与AI四大平台为核心,透过Red Hat与watsonx生态推动企业级AI落地,并以量子运算开启新时代运算蓝图。IBM

IBM杰出工程师暨香港首席科技总监李永辉指出,IBM以混合云、自动化、数据与AI四大平台为核心,透过Red Hat与watsonx生态推动企业级AI落地,并以量子运算开启新时代运算蓝图。IBM

对于IBM未来的布局与展望,IBM杰出工程师暨香港首席科技总监李永辉表示,IBM策略核心建立在混合云、自动化、数据与AI四大平台上,透过Red Hat容器技术与 watsonx生态,企业可实现从数据治理到AI推论的完整应用流程。

他强调,企业级AI必须兼具「开放、可信与安全」,IBM以DataStax非结构化数据库与Guardium AI建立模型安全防线,同时透过HashiCorp的Vault、Terraform与Red Hat Ansible打造自动化部署与DevSecOps架构。在未来蓝图上,IBM以AI与量子运算为双轴推进策略,Granite 4.0已通过 ISO/IEC 42001认证的开源模型,而量子电脑系统已达 133 Qubit,预计 2029 年推出容错量子电脑。

李永辉强调,Power11的推出正是此一策略的实践核心,结合AI加速、安全加密与量子防护,为企业构筑通往未来运算的基础。

驱动跨时代创新Power11革新架构奠定AI原生基础

IBM杰出工程师暨Power 处理器架构师Bill Starke接着介绍Power11的创新技术与产品蓝图。他指出Power11是IBM近10年最具代表性的创新成果之一,充分展现了从芯片、系统到软件的垂直整合优势。IBM掌握从半导体设计、系统架构、虚拟化层(PowerVM),到操作系统(AIX、IBM i、Red Hat Linux)的完整技术堆叠,因此能同时优化CPU效能、存储器通讯、散热与电力设计。

Bill Starke强调,Power11相较前代不仅在硬件上跃升,更在「价值堆叠(Value Stack)」层面实现创新,反映出IBM与客户及ISV夥伴密切合作的结果。Power11采用增强型7纳米制程与全新散热设计,时脉增幅为10年来最大,并以「速度胜于密度」为核心设计理念,高端机型核心数由240提升至256,整体效能显着提升。

为了满足高效能与高可靠性的双重需求,IBM首次导入2.5D Integrated Stacked Capacitors(ISC)封装,在处理器与主板间增设中介层,优化供电与散热效率,同时结合系统级热管理与电力调控设计,实现超越单纯制程微缩的能效突破。

在存储器架构上,Power11以Open Memory Interface(OMI)技术突破「冯纽曼瓶颈(Von Neumann Bottleneck)」,透过专用的Memory Buffer芯片取代传统DDR通讯,让每颗处理器可支持多达32组DDR5埠口(业界平均仅8组),数据传输信号效率提升9倍,兼具高带宽与高稳定度。这项创新设计不仅提升了SAP HANA等大存储器运算工作负载的表现,也实现了DDR4与DDR5存储器的兼容与替换,让企业升级更具弹性与成本效益。

Bill Starke进一步指出,IBM Power与 IBM Z是目前全球唯一采用该架构的商用平台,显示IBM在数据一致性与系统可靠性上的长期技术领先。同时,Power11延续 Matrix Mulitply Assist (MMA) 架构,用于企业级AI推论,并新增IBM Spyre Accelerator加速卡进行模型微调与强化推论效能,藉由「正确的工具对应正确任务」的理念,让AI能以更低功耗、更高效率落地企业运算场景。

对于未来规划,他透露Power未来时代平台将导入Chiplets模块化设计,以中央Hub芯片搭配多个运算Chiplets,不仅提升制造良率与延展性,也可在单插槽内整合三倍矽面积、实现Single-Hop,建立长期演进蓝图。Bill Starke最后指出,Power11是IBM十年工程演进累积的成果,也为AI原生数据中心奠定可持续扩展的基础。

IBM亚太区客户创新团队解决方案架构师刘鑫指出,AI正从「可用」迈向「能用」,Power11结合IBM Spyre加速卡与watsonx平台,协助企业以更高效能与安全架构落实AI应用。IBM

IBM亚太区客户创新团队解决方案架构师刘鑫指出,AI正从「可用」迈向「能用」,Power11结合IBM Spyre加速卡与watsonx平台,协助企业以更高效能与安全架构落实AI应用。IBM

Power11的创新架构将为企业开启从高效运算迈向智能决策的新阶段,成为连结AI、数据与云端应用的核心枢纽。IBM亚太区客户创新团队解决方案架构师刘鑫进一步指出,AI的普及正从「可用」迈向「能用」,但真正落地于企业核心业务的比例仍不到三成,主因在于数据整合的复杂性、技术与人才落差,以及安全与合规挑战。

为此,IBM以「更安全、更简单、更快速释放AI价值」为愿景,从硬件到软件构建完整的落地解决方案。硬件层面,Power11导入专为AI推论优化的IBM Spyre加速卡,仅约75W功耗即可支撑企业级AI应用;软件层面则结合Red Hat容器化技术与watsonx平台,支持一键部署与私有化环境建置,协助企业快速打造具上下文理解能力的生成式AI助理。

刘鑫以德国物流公司为例,该企业利用Power系统支撑AI自动化订单流程,将邮件数据自动汇入ERP,效率提升5倍,实现人机协作的新模式。IBM亦针对金融、制造、医疗与IT维运等领域推出AI模板,用户仅需导入自身数据,即可快速生成具商业逻辑的ChatGPT类助理。刘鑫强调,Power平台结合高效能、低功耗与安全治理三大优势,让AI不再只是概念,而能真正成为推动企业创新与转型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