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cc+国际太空新创计划:共建全球太空产业生态系统 智能应用 影音
D Book
231
Security Summit
DTApp

TAcc+国际太空新创计划:共建全球太空产业生态系统

  • 林佩莹台北

8月25日盛大举办国际太空新创来台落地欢迎会。经济部中小及新创企业署李冠志署长(第二排右四),国家太空中心朱崇惠副主任(第二排右三),工研院产业服务中心陈立伟CEO(第二排左二)。TAcc+

8月25日盛大举办国际太空新创来台落地欢迎会。经济部中小及新创企业署李冠志署长(第二排右四),国家太空中心朱崇惠副主任(第二排右三),工研院产业服务中心陈立伟CEO(第二排左二)。TAcc+

凭藉半导体与精密制造的深厚实力,台湾被视为快速成长的全球太空产业中的「天然盟友」。目前台湾已具备将电推系统送上太空的实际经验,展现本土在卫星工程与关键技术上的进展。

在此基础上,政府积极推动太空产业发展,结合电子产业的坚实能量,为国际太空新创与台湾产业合作开创更广阔的发展契机。

由经济部中小及新创企业署推动的TAcc+ Taiwan Accelerator Plus(TAcc+)「国际太空新创来台落地培训计划」(International SpaceTech Startup Supporting Program)已迈入第三年。今(2025)年透过全球徵案与遴选机制,招募15家具备拓展亚太市场企图心的国际太空新创企业,于台湾展开为期4周的交流活动。这些新创在计划期间与在地企业、研究机构及大学进行深度交流,并串接台湾供应链与新创生态系,加速其产品与技术落地及规模化发展。

在执行上,由工研院产业服务中心担任主要推手,负责协调与台湾企业夥伴的各项交流活动,促成商业连结,并确保每一家来台的新创公司都能与最适合的在地产业利害关系人建立策略性接轨。

TAcc+专案执行专员王絜表示,除了文化体验之外,真正吸引国际新创持续关注台湾的关键,在于台湾整体环境所展现的「磁吸效应」。她指出:「当人们亲身感受到台湾的开放氛围、创新能量与合作精神时,就会开始看到这里具有长期发展与创造影响力的真正潜力。」

Magdrive:次时代电力推进  开启轨道任务新篇章

来自英国的Magdrive专注于开发以金属推进剂为基础的次时代太空推进系统,并希望透过台湾供应链的制造与技术优势强化产品能量。其推进器采用贵金属固体作为推进剂,能产生高推力与高效率表现,支持轨道维修、组装及太空制造等新型任务。Magdrive的专利设计融合化学与电力推进的特性,兼具高能量密度与小型化优势,特别适用于小型卫星与新兴太空任务应用。

2025年6月,Magdrive的推进器搭载于Transporter 14任务中的D-Orbit ION,完成轨道测试,达成重要里程碑。展望未来,公司将迈入全面商业化阶段,并预计于2026年进行多次推进器发射任务。

在台北国际航太暨国防工业展览(TADTE)及访台活动中,Magdrive与四家台湾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MOU),展现深化合作的强烈意愿。公司长期计划在台设立亚太区域办公室,并表示看好台湾半导体产业在高效电源管理技术上的潜力,期望透过跨领域整合打造具规模化的次时代推进系统。

TakeMe2Space:印度与台湾共同开发可负担的太空门槛

来自印度的TakeMe2Space虽仍处于前种子轮阶段,但已开始产生收入,并将台湾视为策略性共同开发夥伴,而非单纯供应来源。公司希望运用台湾在精密制造、高密度PCB及卫星散热管理的专业优势。

TakeMe2Space特别赞扬台湾企业与大学的高效率与开放性,并强调学研单位在协助产业商转太空技术上的关键角色。

目前公司正积极与镭洋科技、张量科技及成功大学等单位洽谈合作,并已与其他台湾企业签署两份MOU。TakeMe2Space为台湾夥伴带来的独特价值在于其卫星具备轨道AI与酬载部署能力,结合高频率的发射机会,可协助双方更快且具成本效益地进入低轨市场。

此外,公司也规划与台湾大学共建创新实验室,加速次系统原型开发与测试,建立印台双向创新循环,结合双方在技术与制造的强项。

Stars Edge:透过台湾夥伴关系扩展超低轨卫星星座

英国的Stars Edge专精于超低轨(VLEO)卫星技术,并将台湾定位为其亚太区发展的重要枢纽。在驻台期间,公司与大学、政府机构及业界进行密集交流,涵盖天线、元件制造、卫星营运与终端应用等完整供应链,展现其深耕台湾太空生态的长期计划。

其重要成果之一,是与台湾公司SpaceVLEO签署MOU,双方将共同探索通讯卫星星座的开发,凸显台湾不仅具硬件能力,更能进行系统层级的整合与创新能力。

目前Stars Edge亦正与台湾业者洽谈酬载搭载、运算技术及地面站支持等合作机会,期望结合台湾的精密工程与电子制造优势,加速推出具规模与成本效益的超低轨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公司正评估在台设立大型制造与研发中心,作为亚太区生产与技术重镇。Stars Edge表示,台湾兼具技术实力、政策支持与区域连结力,是实现全球卫星通讯愿景的理想夥伴。

Kepler Aerospace:整合卫星与无人机的双重用途创新

印度的Kepler Aerospace已连续四年为印度国家太空机构执行任务,并承接印度国防部的情报卫星专案。在本次来台计划中,Kepler强化与台湾国家太空中心(TASA)及既有夥伴的合作。不同于多数新创仅签署MOU,Kepler正迈向与台湾厂商签订正式合约,展现长期合作的决心。

Kepler强调无人机与卫星的互补性:无人机提供「区域性数据蒐集」,卫星则进行「全国性数据蒐集」。透过整合,可快速建立完整且精确的态势信息。公司也计划利用卫星星座进行线上无人机操作,推动NTN 6G D2D等前瞻应用。

Kepler认为台湾完善的资通讯产业与成熟的航太供应链,是推动军民两用应用的理想夥伴。公司特别关注台湾无人机开发商与半导体业者,期待共同开发安全通讯模块与新时代航电系统。

展望未来,Kepler计划将其解决方案导入台湾的国防、电信、海洋与渔业领域,并与学界合作开展联合研发,提升卫星分析与无人机—卫星互通技术

TelePIX:运用SatCHAT结合AI驱动地理空间情报新应用

韩国的TelePIX透过SatCHAT平台,结合大型语言模型(LLM)进行卫星影像分析,提升数据可及性与应用效率。公司认为台湾在立方卫星、微卫星与光学酬载领域的积极投资,使其成为理想合作夥伴。

在访台期间,TelePIX采取三大策略推进合作:与台湾企业与研究机构共推卫星任务;将台湾定位为解决方案拓展亚洲市场的区域枢纽;并建立长期的技术与人才交流基础。

目前公司已签署多份保密协议(NDA),并与台湾光学专业厂商展开初期讨论,评估建立潜在合作关系。其自研处理器TetraPLEX也引起台湾业者关注,期望导入以强化卫星数据处理效能。

为提升多语应用能力,SatCHAT正扩展语言支持,除英语、韩语与印尼语外,也将导入中文功能。透过LLM技术,平台可更有效率地分析影像数据,并提升多国合作的可行性。

同时,TelePIX亦强调其在先进光学酬载开发方面的技术优势,持续推动影像系统创新,并积极寻求与台湾业者共同打造完整太空解决方案。

Stellar Kinetics:为卫星产业提供灵活的发射服务

来自新西兰的Stellar Kinetics,是一家专注于小型卫星发射服务的新创公司,具备火箭设计、制造与发射能力。公司的经营理念是「采用市场上最优质的产品」,融入其火箭中,而台湾供应链的品质正符合此方向。因此此次来台,与台湾多家软硬件供应商进行交流,以探索将台湾航太级电子、结构零件与嵌入式系统整合至下一代发射载具。

TAcc+计划更促进了国际间的跨界连结,Stellar Kinetics指出,目前形成了一个「正在成形的生态系统」,许多专案由两家国际新创与一家台湾企业共同合作,从酬载设计、火箭整合到发射与后端应用,打造完整产业链。

Stellar Kinetics视台湾不仅是供应链基地,更是拓展亚太市场的战略枢纽。地理上邻近韩国与日本,再加上政府对太空产业的政策支持,使台湾成为极具吸引力的区域据点。此次来台期间已签署多份MOU,为长期合作奠定基础,并彰显台湾在全球发射市场中角色的重要性。

Agnikul:3D打印引擎开启新时代火箭推进

印度的Agnikul专注于3D打印火箭引擎与推进系统。在访台期间,公司已与国家太空中心(TASA)签署引擎测试保密协议(NDA),并计划与Eta Technologies签署针对高功率电池的合作协议。

公司正在寻找在航电、芯片制造、飞行电脑与复合材料等领域的合作机会。其长期策略包括自制飞行电脑IC,并与台湾厂商合作开发推进系统、高功率电池与结构复合材料。

Agnikul指出,台湾成熟的半导体生态有助于将定制芯片整合进火箭航电系统,大幅提升极端环境下的运算效率与稳定性。同时,公司也看好台湾复合材料供应商的技术潜力,期望共同开发轻量化、高强度结构件,降低发射成本并提高任务频率。

台湾是太空产业未来的关键建构者

TAcc+国际太空新创来台落地培训计划已促成多项具体成果,展现全球太空产业正迈向跨国合作与创新共构的新局面。对Magdrive、TakeMe2Space与Stars Edge等国际新创而言,台湾已不只是供应链夥伴,而是全球太空创新的关键推手。凭藉半导体、电子与精密制造的坚实基础,台湾正持续强化其作为亚太区太空产业枢纽的角色,成为推动全球太空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

9月9日带领国际太空新创拜访国家太空中心。国家太空中心 朱崇惠副主任(第一排右四)。TAcc+

9月9日带领国际太空新创拜访国家太空中心。国家太空中心 朱崇惠副主任(第一排右四)。TAcc+

9月19日国际太空新创成果分享会。经济部中小及新创企业署 李冠志署长(第一排左三),国家太空中心 朱崇惠副主任(第一排右二),工研院产业服务中心 陈立伟CEO(第一排左二)。TAcc+

9月19日国际太空新创成果分享会。经济部中小及新创企业署 李冠志署长(第一排左三),国家太空中心 朱崇惠副主任(第一排右二),工研院产业服务中心 陈立伟CEO(第一排左二)。T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