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每个人都被看见 Primes Lab提供另一种选择
打开查找引擎,系统在你输入第一个字母时就开始预测你的意图;滑开YouTube,推荐影片似乎已经知道你接下来想看什麽;当浏览的产品突然出现在社群平台的广告中,我们的数码行为正被演算法描绘成一幅精准的轮廓图。2025年被许多专家称为「AI元年」,人类的数据模型正逐渐成为被买卖的产品,而非使用权的主体。不过Primes Lab创始人陈维斌提出反思,今天每个人都享有便利生活,但更深层的问题是:作为网络使用者,我们是否能选择不被追踪?
不登入也能安全上线 0注册是网安革命的开端
传统上,VPN、线上桌面(RDP)、网络存储装置(NAS)等各类网安方案,都能提供加密保护,但前提是必须注册帐号才能使用服务。然而只要有注册,网络服务系统就会有关联性识别,当帐号与行为连结起来,平台就能建立数码剖析档案,追踪使用者的数码足迹,为解决此问题,Primes Lab推出有别以往的去中心化网安解决方案,市场唯一。
陈维斌强调,Primes Lab的解决方案并非要取代主流平台,也不是否定中心化架构的便利性,而是在高隐私需求场景中,补足现行网络架构的不足。他指出,目前市场的痛点之一,越来越多使用者对平台中第三方中介产生信任疑虑,Primes Lab所提供的去中心化网安模块,可作为主流服务的延伸功能,协助平台开发区隔市场的产品,例如针对重视隐私、网安要求严格的企业或个人,提供不经平台中转的私密通讯通道,这类用户虽非主流,却能为平台创造新的服务价值与获利来源。
0注册、0设定 一台小黑盒重新定义你与网络的关系
陈维斌强调Primes Lab提供的不只是加密技术,而是一种不被识别的连线方式。公司核心产品Private Matter Gateway(PMG)匿踪线上存取,设备体积约是一台Apple TV大小,内含路由器、网络连接埠与线上通讯模块,技术核心为「0注册、0设定」。
使用方式极为简单,只需插电、接网络、按下按钮即可启动,不需技术背景与任何网页登入设定,使用者汇入VPN连线描述档后,就能直接建立点对点加密通道,与线上装置建立双向加密隧道,完全不透过云端服务器中继,也不需上传任何身份信息,从根本上阻绝了身份识别与行为追踪的可能性。
Primes Lab的「0注册、0设定」设计理念,挑战了当前数码世界的缺省逻辑,不使用帐号登入机制,可让使用者在与他人或自己的其他装置建立连线,不会留下可识别身份的纪录。0设定方式,则解决了传统网安工具设定过于复杂的问题,多数VPN或私有网络部署需要具备网络知识,Primes Lab的匿踪线上存取装置则极度简化使用流程,让不具网络技术专业者也能轻易使用,例如,针对加密货币持有者,此装置还能作为比特币冷钱包私钥的异地备份之用,在不接触云端连线、不经第三方平台的前提下,提供点对点的安全存取通道,保障数码资产的长期保存及主权控制,更兼备易存取方便交易之特点。
陈维斌指出,如果网安解决方案只有工程师能部署,就永远无法真正保护一般使用者,这也是Primes Lab的产品研发哲学。他进一步表示,0注册与0设定的结合,是实践信息主权的第一步。技术上的去中心化如果无法降低使用门槛,就只能停留在理想层面,Primes Lab的创新,则让「信息主权」变得可用、可部署、可普及。
当人被缺省为透明 你还是能选择不被看见
陈维斌最后表示,进入AI时代后,网络不只是连线工具,而是无所不在的蒐集与建模系统。每一次滑动、点击、登入、串接帐号,背后都在扩充着一个关于「你是谁?」的数据轮廓,甚至不需使用者主动提供。过去担心被监听、被偷看,如今的风险已从「被动暴露」转向「缺省被分析」,网络不再是中立通道,而是学习与推论的核心节点。问题不在于AI有多强,而在于人已被缺省为透明的存在,且没有选择不参与的权利。
Primes Lab所挑战的,不只是技术难题,而是这种缺省逻辑本身,陈维斌强调,Primes Lab不是为了拒绝AI或关掉网络,而是希望在这条路上多留一个出口,让使用者可以自行决定什麽时候参与、什麽时候抽身,什麽时候只是静静地存在,而不留下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