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AI快速渗透 重构微控制器产业版图 智能应用 影音
D Book
236
CIOE
IC975

边缘AI快速渗透 重构微控制器产业版图

  • 郑茨云DIGITIMES企划

DIGITIMES2025年的MCU论坛,聚焦讨论MCU在异质整合、AI加速、边缘运算与物联网应用等领域的创新与商机。DIGITIMES摄
DIGITIMES2025年的MCU论坛,聚焦讨论MCU在异质整合、AI加速、边缘运算与物联网应用等领域的创新与商机。DIGITIMES摄

随着异质整合、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的快速融合,微控制器(MCU)正迈向更高效能、更智能化的全新阶段。为协助产业掌握市场脉动与技术发展趋势,DIGITIMES于8月8日举办微控制器论坛,以「智控未来,MCU再进化」为主题,邀请来自国内外领先厂商与研究机构的专家,深入探讨MCU在异质整合、AI加速、边缘运算与物联网应用等领域的创新与商机。

MCU大厂加速布局异质整合与AI应用  低功耗、高整合成市场竞逐焦点

USI环鸿科技技术长暨资深副总方永城指出,透过SiP可将多元元件整合于单一模块,兼顾高效能、空间优化与功能多样化,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DIGITIMES摄

USI环鸿科技技术长暨资深副总方永城指出,透过SiP可将多元元件整合于单一模块,兼顾高效能、空间优化与功能多样化,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DIGITIMES摄

雅特力AT32 MCU具备高效能与高稳定性,并透过AT32 Workbench图形化周边配置工具,简化开发流程。DIGITIMES摄

雅特力AT32 MCU具备高效能与高稳定性,并透过AT32 Workbench图形化周边配置工具,简化开发流程。DIGITIMES摄

TI提供完整的MCU产品组合与统一软件开发工具包,结合LaunchPad开发套件及SysConfig工具,可加速产品设计,并在类比与数码控制领域提供全方位支持。DIGITIMES摄

TI提供完整的MCU产品组合与统一软件开发工具包,结合LaunchPad开发套件及SysConfig工具,可加速产品设计,并在类比与数码控制领域提供全方位支持。DIGITIMES摄

NXP以MCX系列MCU为核心,推动智能工厂、建筑自动化、能源管理、智能医疗及交通运输系统的创新转型,并融合安全与AI能力,满足新时代边缘运算需求。DIGITIMES摄

NXP以MCX系列MCU为核心,推动智能工厂、建筑自动化、能源管理、智能医疗及交通运输系统的创新转型,并融合安全与AI能力,满足新时代边缘运算需求。DIGITIMES摄

Infineon PSOC Edge系列整合机器学习增强传感、低功耗运算与高安全性设计,支持先进HMI应用,让设计者能打造兼具易用性与高性能的次时代智能装置。DIGITIMES摄

Infineon PSOC Edge系列整合机器学习增强传感、低功耗运算与高安全性设计,支持先进HMI应用,让设计者能打造兼具易用性与高性能的次时代智能装置。DIGITIMES摄

瑞萨RA8P1系列采用1GHz ARM® Cortex®-M85核心,结合Ethos-U55 NPU与大容量SRAM/MRAM,支为边缘AI应用带来高效能与低功耗的最佳平衡。DIGITIMES摄

瑞萨RA8P1系列采用1GHz ARM® Cortex®-M85核心,结合Ethos-U55 NPU与大容量SRAM/MRAM,支为边缘AI应用带来高效能与低功耗的最佳平衡。DIGITIMES摄

DIGITIMES研究中心分析师姚嘉洋指出,未来MCU市场将持续融合AI、传感与通讯功能,推动智能终端装置在多元场景的创新应用。DIGITIMES摄

DIGITIMES研究中心分析师姚嘉洋指出,未来MCU市场将持续融合AI、传感与通讯功能,推动智能终端装置在多元场景的创新应用。DIGITIMES摄

新唐科技M55M1平台结合ARM® Cortex®-M55与Ethos™-U55 NPU,支持TensorFlow Lite推论与NuML Toolkit工具组,让MCU能轻松部署AI模型,适用于语音、影像与传感应用,并保有传统MCU的开发便利性。DIGITIMES摄

新唐科技M55M1平台结合ARM® Cortex®-M55与Ethos™-U55 NPU,支持TensorFlow Lite推论与NuML Toolkit工具组,让MCU能轻松部署AI模型,适用于语音、影像与传感应用,并保有传统MCU的开发便利性。DIGITIMES摄

ARM首席应用工程师Blade Lin表示ARM能为OEM与生态夥伴建立高效能、低功耗且安全的边缘AI解决方案,推动端侧智能化应用的普及。DIGITIMES摄

ARM首席应用工程师Blade Lin表示ARM能为OEM与生态夥伴建立高效能、低功耗且安全的边缘AI解决方案,推动端侧智能化应用的普及。DIGITIMES摄

Silicon Labs推出具备AI/ML运算能力、可扩展且高安全性的MCU,支持多种无线协定与低功耗运作,适用于智能家庭、医疗穿戴及智能电网等多元场景。DIGITIMES摄

Silicon Labs推出具备AI/ML运算能力、可扩展且高安全性的MCU,支持多种无线协定与低功耗运作,适用于智能家庭、医疗穿戴及智能电网等多元场景。DIGITIMES摄

Skymizer行销长暨执行副总经理魏国章(右)在座谈中向工研院南分院科技产业发展组专案组长黄建智(左)提到,MCU正从单点控制器跃升为Agentic AI前线节点,为台湾在军工、智能制造、人形机器人与车用电子等高成长市场创造领先契机。DIGITIMES摄

Skymizer行销长暨执行副总经理魏国章(右)在座谈中向工研院南分院科技产业发展组专案组长黄建智(左)提到,MCU正从单点控制器跃升为Agentic AI前线节点,为台湾在军工、智能制造、人形机器人与车用电子等高成长市场创造领先契机。DIGITIMES摄

DigiKey作为全球知名的电子元件分销商,提供涵盖MCU、传感器、连接器、电源管理与开发工具等多元产品线,并结合在线实时库存查询与快速出货服务,协助开发者与工程团队加速产品设计与量产时程。DIGITIMES摄

DigiKey作为全球知名的电子元件分销商,提供涵盖MCU、传感器、连接器、电源管理与开发工具等多元产品线,并结合在线实时库存查询与快速出货服务,协助开发者与工程团队加速产品设计与量产时程。DIGITIMES摄

DediProg专注于自动化IC烧录系统,透过高速、高精度的程序写入与检测流程,协助电子制造业提升生产效率与品质稳定性,适用于MCU、Flash与各类可程序化装置的批量生产。DIGITIMES摄

DediProg专注于自动化IC烧录系统,透过高速、高精度的程序写入与检测流程,协助电子制造业提升生产效率与品质稳定性,适用于MCU、Flash与各类可程序化装置的批量生产。DIGITIMES摄

GigaDevice GD32系列涵盖ARM® Cortex®-M与RISC-V架构,持续在效能与功能上突破,并搭配多样化外设与开发资源,满足从高速运算到低功耗应用的需求。DIGITIMES摄

GigaDevice GD32系列涵盖ARM® Cortex®-M与RISC-V架构,持续在效能与功能上突破,并搭配多样化外设与开发资源,满足从高速运算到低功耗应用的需求。DIGITIMES摄

品勋科技代理的Keysight MCU解决方案,可精准捕捉微信号,可确保每颗关键芯片品质,协助提升研发与量产阶段的可靠度。DIGITIMES摄

品勋科技代理的Keysight MCU解决方案,可精准捕捉微信号,可确保每颗关键芯片品质,协助提升研发与量产阶段的可靠度。DIGITIMES摄

进入后摩尔定律时代,异质整合与微型化成为MCU应用发展的关键驱动力。USI环鸿科技技术长暨资深副总方永城指出,透过SiP可将多元元件整合于单一模块,兼顾高效能、空间优化与功能多样化,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

SiP模块藉由HD-SMT、双面封装、金属/选择性屏蔽与精密封装技术,可有效缩减厚度与面积,并提升可靠度与电磁防护能力。例如车用领域的电池管理系统,已从传统FPC连接方案进化至有线或无线SiP模块,借此提升空间利用与系统稳定性;医疗与穿戴应用则包括胶囊内视镜、智能手表与混合式腕表等,透过模块化设计简化主板装配并延长电池寿命。

SiP平台亦整合Android、Linux、RTOS等软件能力,支持预测试、API定制化、安全性更新与国际认证,加速产品上市时程。

AIoT与智能化应用快速扩展,MCU正朝高效能、低功耗与多元连接能力发展。雅特力科技产品与行销处长黄源旗表示,AT32 MCU系列采用ARM Cortex-M内核,涵盖M0+至M7等多元产品线,时脉最高达288MHz,具备高效能运算与丰富周边界面,并整合USB、CAN、Ethernet等多协定连接能力,适用于工控、自动化、智能家电与车用等领域。

雅特力透过AT32 MCU串联合作夥伴与开发资源,打造从芯片、韧体、驱动程序到应用模块的完整智能生态,并提供丰富开发工具与技术支持,加速专案落地。针对AIoT需求,公司推出高整合度方案,支持实时传感、边缘运算与低功耗管理,提升系统效率与续航力。黄源旗强调,雅特力将持续拓展产品线与应用场景,结合合作夥伴力量,推动智能终端创新应用,实现「芯」未来的愿景。

车用电子与微型智能装置需求持续攀升,市场对低成本、高整合且具功能安全的MCU解决方案愈加重视。TI产品应用工程师周雅淳指出,该公司MSPM0系列以全球最小QFN 2×2mm封装、65nm制程与高度类比整合,为微型化应用装置带来新创可能。

TI产品线依应用分为最低成本的M0C、最低功耗的M0L及高运算性能的M0G,频率自32MHz至80MHz,内建数学加速器、ADC、比较器、DAC等类比功能,并提供CAN/CAN-FD与LIN通讯选项。M0L待机电流低至1µA,适合长效电池装置;M0G支持双CAN-FD与高达512KB快闪存储器,满足高端车用控制需求。

全系列具Pin-to-Pin兼容与多达15种封装,简化升级与供应链管理。开发生态包含MSPM0 SDK、LaunchPad开发板、SysConfig图形化设定与完整第三方IDE支持,模块化子系统涵盖通讯桥接、时间控制及传感应用,协助设计者快速导入低成本、高整合的微控制器解决方案。

边缘AI与物联网装置对低功耗、高整合与智能化的需求急速攀升,NXP推出新时代MCX微处理器,瞄准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无线联网与安全应用等市场。资深应用工程师陈则理指出,MCX系列产品横跨低成本、超低功耗、主流高效能、无线连结、功能安全与进阶安全等定位,均采Cortex-M33或M0+核心,结合高整合类比、CAN-FD、以太网与多协定无线通讯。

产品内建EdgeLock安全子系统、功能安全支持及多种封装选项,并导入NPU、SmartDMA、MAU与PowerQuad DSP引擎,实现高达42倍的ML推论效能提升与显着节能。MCX亦采用NXP专利的自适应动态电压控制,可将主动功耗降至约20µA/MHz,满足长时间常开、常测应用需求。

开发支持方面,透过MCUXpresso开发环境、FRDM开发板与丰富的软件范例,设计者可快速原型化并量产,推动边缘AI应用在资源受限装置上的创新落地。

边缘AI快速渗透至各领域,市场对低功耗、高安全性且具备实时AI推论能力的MCU需求持续升温。英飞凌业务产品经理许重杰提到,该公司的PSOC Edge E8x系列结合Cortex-M55与Cortex-M33双核心架构,搭配NNLite或Ethos-U55 NPU,实现高效ML推论并支持语音、手势、影像识别与异常检测等应用。

此系列内建高达5MB SRAM、512KB RRAM、丰富类比界面、多协定通讯与PSA L4等级的Secured Enclave,确保数据安全与系统可靠性。PSOC Edge提供超低功耗模式,并支持多种封装与工规/消费级温度范围,适用于智能家电、HMI、工业传感与智能门锁等场景。

开发者可透过ModusToolbox与DEEPCRAFT Studio进行模型训练、部署与优化,或直接使用官方Ready Models快速导入AI功能,加速从原型到量产的时程,推动低功耗AI的普及化应用。

边缘装置智能化需求日益增加,市场对高效能且兼具安全与低功耗的MCU解决方案需求显着攀升。瑞萨电子FAE张齐文表示,瑞萨电子的RA8P1系列为首款采用Cortex-M85核心的MCU,运算效能较M7提升约20%,并支持ARM Helium技术与DSP运算。

该系列最高时脉480MHz,内建最高2MB SRAM与TrustZone安全架构,结合硬件加密引擎、真乱数产生器与安全启动,满足工业与物联网的网安需求。RA8P1具备丰富的高效能周边,包括高速USB、CAN-FD、以太网、I3C与多通道ADC/DAC,并支持外部存储与显示界面,方便开发HMI与多媒体应用。

功耗管理方面,采用动态电压调整与多种低功耗模式,兼顾运算性能与能源效率。开发生态方面,瑞萨提供FSP、e² studio与多种开发板,并与AI夥伴合作提供模型优化与部署支持,可加速边缘AI解决方案从设计到量产的落地,为智能终端开启新时代应用可能。

AI驱动MCU策略转型  边缘智能化与多协定融合成未来竞争核心

AIoT、电动车与低功耗装置等市场需求不断扩张,MCU产品正朝高效能、低功耗与高整合方向加速演进。DIGITIMES研究中心分析师姚嘉洋指出,2025年MCU业者策略聚焦于四大趋势:首先,高效能化驱动AI推论在终端侧的落地,带动更多采用Cortex-M33、M55甚至M85核心的产品,并导入DSP与NPU以提升ML运算效能;其次,低功耗设计持续优化,包括动态电压调整、深度睡眠模式与亚微安级待机,满足长效电池应用需求;第三,功能安全与网安能力强化,尤其在汽车、工控与智能城市应用中,更多产品导入ASIL-B/D与PSA L4等级的安全机制;最后,无线连接与多协定支持成为标配,涵盖Wi-Fi 6/6E、BLE、Zigbee、Thread与Sub-GHz等,以支撑智能家庭与工业物联网场景。

产业竞争面则呈现两极化,大厂透过平台化产品线与完整开发生态抢占市场,中小型厂商则聚焦利基应用与差异化设计。展望未来,MCU市场将持续融合AI、传感与通讯功能,推动智能终端装置在多元场景的创新应用。

各类终端设备快速导入AI技术,具备高算力的MCU成为推动端侧智能化的关键。新唐科技产品经理谢欣志指出,该公司的Endpoint AI可直接在微控制器或传感器等装置上运行AI模型,具备超低延迟、离线运作、高能效与隐私保护等优势,适用于智能家庭、工业设备、医疗照护与互动玩具等场景。

新唐推出的NuMicro AI MCU—M55M1,搭载ARM Cortex-M55 CPU与Ethos-U55 NPU,运行频率皆为220MHz,内建1.5MB SRAM与2MB Flash,并支持ARM TrustZone与多种安全机制。透过NuML工具套件与TensorFlow Lite Micro,可实现人脸识别、物件侦测、手势识别、异常检测等AI应用,并内建智能动态侦测与低功耗管理功能。

配套的NuMaker-M55M1开发板整合CMOS影像传感器、MEMS麦克风、陀螺仪、Ethernet与Wi-Fi等界面,并提供开源模型资源与BSP支持,加速AI应用开发与落地,展现MCU在新时代端侧AI领域的运算与整合优势。

AI与生成式AI持续推进至端侧物联网装置,运算架构正历经从嵌入式、联网到智能化的三阶段演进。ARM首席应用工程师Blade Lin指出,ARM的Cortex-M系列结合Helium矢量扩展与Ethos-U系列NPU,可突破MCU在AI运算的限制。

ARM提供完整AI开发流程,从模型建立、训练、压缩、Vela编译,到在MCU或A-class处理器上以TFLite Micro或LiteRT部署,并透过CMSIS-NN最佳化核心与运算卸载机制提升效能。可针对不同平台,ARM提供Ethos-U驱动与Linux直驱等软件流程,支持TensorFlow、PyTorch、ONNX等框架,加速关键应用如人脸识别、物件侦测、语音关键词触发与异常检测。

搭配Kleidi运算函式库、ML Embedded Evaluation Kit与IoT参考设计平台,ARM能为OEM与生态夥伴建立高效能、低功耗且安全的边缘AI解决方案,推动端侧智能化应用的普及。

智能家庭、工业物联网与智能城市应用快速成长,市场对多协定支持、低功耗AI推论与高安全性设计的需求持续攀升。Silicon Labs Staff FAE林仕文指出,动态与并行多协定技术可让Zigbee、Thread、BLE等协定于单一平台上稳定共存,避免因切换造成的连线中断,并提升系统整体效能。

其搭载的AI/ML硬件加速器,能于端点实时完成语音识别、影像分析、传感数据推论等运算,降低云端依赖,兼顾低延迟与隐私保护。

安全性方面,平台支持安全启动、加密存储与OTA韧体验证,满足智能门锁、能源管理、医疗监测等对网安要求严格的场景。Silicon Labs亦提供完整的软件开发套件与范例专案,协助开发者快速部署跨协定且具智能化的物联网终端。林仕文强调,未来智能边缘将以「多协定融合+端侧AI」为核心,加速多元装置间的无缝协作,推动物联网进入更高效能、更智能化的新阶段。

在论坛的座谈会环节中,以「边缘AI趋势下,MCU的机会与挑战」为题,由工研院南分院科技产业发展组专案组长黄建智主持,并邀请Skymizer行销长暨执行副总经理魏国章分享前瞻观察。

魏国章指出,当前已进入「软件定义」的时代,从汽车的Software Defined Vehicle、Skymizer专注的Software Defined AI Chip,到军事领域的Software Defined Battlefield,软件定义正全面重塑系统设计思维。随着Agentic AI兴起,MCU在AIoT中有望摆脱过去碎片化应用与标准不一的限制,重新找到定位—作为「神经末梢」负责感知与控制,核心任务是提供稳定、标准化的数据收集与传输能力,确保ground-truth data品质。

透过ZIPP、MQTT等标准通讯协议,MCU可形成模块化的LEGO式架构,快速组合部署。技术上,MCP能协调Agentic AI与MCU间的任务呼叫与数据处理,结合LPU等Edge AI加速元件,构筑分层协同架构。应用面涵盖人形机器人、智能家庭、穿戴装置、工厂制造、能源管理与车用电子,军工产业更因软件定义化而迎来供应链重组契机。

魏国章也强调,网安将是关键门槛,Zero Trust架构与不可伪造的Device ID将成标配。对台湾业者而言,突破点在于建立System-Level系统层级能力,从硬件制造延伸至系统设计与通讯协议优化,并培养system architect人才,积极接轨新型Edge AI平台。整体而言,MCU正从单点控制器跃升为Agentic AI前线节点,软件定义与模块化驱动新商业模式,为台湾在军工、智能制造、人形机器人与车用电子等高成长市场创造领先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