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车与机器人共享「AI DNA」 台湾成关键推手
AI芯片大厂NVIDIA年度的GTC大会即将到来,业界预期,除了GPU新品外,在AI应用部分,各界也高度期待像是人形机器人,以及自驾车的相关最新趋势。
而台湾除了在高效运算芯片领域,担当重要供应链外,「自驾车」、「机器人」这两大热门应用话题,又扮演甚麽样的角色?
车辆研究测试中心(ARTC,以下简称车辆中心)董事长王正健表示,汽车电子电气化(E/E)与机器人拥有极相似的结构及基因,尤其从传感系统视角来看,基本上理论相同,只因不同需求而有不同外形。当全球如火如荼发展,台湾则扮演关键推手。
智驾车或自驾车用摄影机或雷达侦测障碍物,再决定前进、后退或转弯;人形机器人在侦测后,决定拿起东西或动作。
所以,两者的感知、定位及决策原理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最后的动作不同。特别是自驾车跑得快、赋予其速度功能,而机器人相对没高速要求、以精细工作为主。
王正健从3个关键传感系统的功能进行解构。
一是定位系统。
这在汽车领域众所周知,例如GPS或卫星定位等。而机器人因在工厂、室内,其实GPS较不易精准定位这些细微处,但它所处的环境比汽车来得简单,能透过惯性定位系统、室内装雷达等方式来解决此问题。
二是侦测环境。
虽然室内较难应用GPS等定位来侦测,但所处的环境小、路线较简单,反而比汽车来得轻松解决。不论是智驾车或机器人,就是得先确切侦测到所处环境。
下一步,将侦测收集的数据进行判断及做决策,这涉及多数人会连想到现下火热的半导体算力、AI演算法等议题。
以汽车的视角,得清楚认知在什麽样的交通环境、移动或固定物体的判视等;对机器人来说,因应不同的使命,它必须精准知道要处理的目标物件,如工厂中的螺丝,或餐厅里的餐盘等。
三是移动(Action)。
因应决策指令给出的移动,如遇到红灯要停、突然其来的球须踩刹车;机器人则可能是锁螺丝,或将餐盘收拾到厨房里。
王正健分析,这三个步骤所含的关键传感零件,包括摄影机、雷达(包括超声波、毫米波)还有激光雷达(LiDAR),且每个步骤都涉及到现下当红的半导体与AI演算法议题。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业者以Tesla为主,因其以自驾出租车(Robotaxi)作为打入E/E的目标,不论现下实际商品的推动进度为何,Tesla所设计的E/E结构仍是全球相关业者投入研究的教科书。
同理,Tesla也投人形机器人,主要就是结构相当,且自驾车做得愈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耕耘愈具优势。
而ARTC作为支持产业技术发展的最佳后盾,除了提供自驾车测试服务,特别是透过传感整合、定位、决策等,也已提供人形机器人相关服务。
王正健表示,在全球自驾车、人形机器人领域,台湾均扮演重要推手的角色,从现下全球汽车E/E化,台湾一级供应商(Tier 1)地位愈来愈被看重。而相同的队伍,其实也因应国际客户需求,积极着手于人形机器人的投入。
除了台湾半导体产业链扮演要角,摄影、雷达等传感系统技术中,台湾在手机、电脑等领域已造就千锤百炼的功力,也是全球在智能/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总是将台湾纳入首选夥伴的主因。
责任编辑:何致中
- 面对AI芯片反抗军联盟 NVIDIA合纵连横固桩动作频频
- AI液冷散热需求明确 传感器厂有感客户询问满天飞
- NVIDIA新品、美国白名单助攻 台封测链2Q25有底气
- 黄仁勳变了? 解析NVIDIA GTC风光背后的五大疑虑
- 量子争议首亮相释疑 黄仁勳:首次有CEO公开示错
- 迪士尼机器人步入GTC 可爱、生动姿态如何练成?
- 解析联发科ASIC大计 纳入NVLink IP的背后意义
- 法新创Pasqal与NVIDIA合作 加速量子应用开发
- 施崇棠带队亲征 华硕GB300 NVL72大单落袋
- 和硕北美办公室启用 过马路就到NVIDIA总部
- (NVIDIA GTC现场直击) 微星、NVIDIA合作加深 AI服务器、AMR新品登场
- 黄仁勳亲签三星GDDR7表态力挺 Team Taiwan热情引韩媒关注
- (NVIDIA GTC现场直击) GTC首届量子日 黄仁勳称量子运算潜力无限
- 芯片界「反NVIDIA联盟」默默成形 黄仁勳坚称无惧ASIC竞争
- 评析:与NVIDIA老黄闲聊的Blue机器人 透露甚麽玄机?
- NVIDIA携手电信业发展AI原生6G无线网络
- 川普美国优先号召 黄仁勳:NVIDIA将更依赖美供应链
- 智驾芯片价格战升级 传高通降价、NVIDIA回击
- 黄仁勳:市场错看DeepSeek算力需求 人形机器人5年内工厂普及
- (NVIDIA GTC现场直击) 传台积电邀合资救英特尔?黄仁勳驳:未收到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