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平台业者应加速朝向智能系统发展 微软为产业创造更大的新商业价值
嵌入式设备、物联网与云端运算架构三大应用科技的结合,将为传统嵌入式装置市场掀起一波全新「智能系统」的革命性演进,并为企业管理者、一般员工与消费大众创造出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生活、工作及决策体验。微软李启俊认为,OEM厂商应把握此波转变所带来的庞大商机,积极利用目前市面上各项业已成熟的开发及管理资源平台,发展出企业所需的智能系统,才有机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微软亚洲区OEM嵌入式事业群资深协理李启俊表示,受到低成本、高运算效能微芯片的影响,全球嵌入式装置市场有着非常巨大的成长潜力,而在我们的专业领域、日常生活或工作环境中,各项嵌入式装置的应用也已经变得越来越常见。「像是人们常用的各式手持式装置、Kiosk多媒体信息站、一般饭店内的电子看板、医疗工作用设备、商店的销售点(Point of Sale, POS)终端机、车用信息娱乐系统装置,甚至是桌上型游戏机…等设备,都是属于嵌入式装置项目的一种。」
也由于现在嵌入式装置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如果能够再进一步与目前正兴起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及云端运算架构相结合,利用前端的嵌入式装置进行实时的数据搜集及情境感知,再透过中间的物联网的连接,将信息送到后端云端平台上的话,即可形成更为广大的IT基础架构,让企业进行多样化的分析及加值应用,李启俊认为,这不仅可协助企业以全新方式收集与运用数据,支持其日常业务及长期策略规划制定之外,更能为一般消费者与企业用户带来全新的使用经验。
以数码看板为例子,现在该种嵌入式装置除了具备将画面分割,在同时间于单一屏幕上提供天气、旅游、股票、广告、新闻…等多元化信息的功能外,设立的商家还能够根据后端数据库中当下的商品库存数量,以及过去每日各时段的消费状况,将各项促销数据显示在前台的数码看板中,而消费者则可使用其提供的感应器、触控式屏幕…等操作界面,寻找其进一步的详细信息。「企业还能借此,搜集操作人员的性别、年龄、衣着、系统操作频率及长度,以了解潜在消费群更详尽的数据。」而以往这些数据都得靠人工问券的方式,在现场一一记录,但现在透过数码看板这项嵌入式装置的协助,相关的信息都可在第一时间内取得。「这对厂商营运及决策而言有着极大的助益。」李启俊这麽表示。
智能系统将成未来主流
换句话说,这种能够利用各种有线/无线网络连线方式,将消费者动态信息实时回传到企业营运/决策端的整体运作架构,使得传统的嵌入式系统已经进一步升级成为对于企业更具有效益的「智能系统(Intelligent System)」装置。根据研究单位IDC的报告指出,智能系统装置的数量正迅速增加中─目前全球市场的总出货量高达18亿台,营收约为1万亿美元,早已超越PC、服务器及移动电话的总和;而预计到了2015年时,该类产品的出货量将会再成长一倍,到达40亿台,而营收也跟着增加至2万亿美元的规模。
李启俊说:「2010年智能系统还仅占所有电子装置设备的19%,但到了2015年时则会提高至1/3的水准。」而为了顺应此一波市场的新发展趋势,提升OEM制造商的价格与获利,微软在其Windows embedded的产品发现蓝图中也做了相对应的调整,除了可支持x86、ARM及其他不同硬件架构跨平台的前后端数据管理运作,以因应因成本结构、系统整合搭配…等项目考量,而存在于企业组织内各种多元化装置之外,还提供许多功能性的项目及技术,让业者能轻松进行数据的分析管理,并据此开发出其所需的各项定制化与差异化解决方案。
若从智能系统的运作流程来观察,一般来说,此系统会由透过多样嵌入式装置搜集所需的巨量数据开始(如速度、高度、温度、剩余燃料量….等),透过各项有线/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如Wi-fi、WiMax、LTE、3G),将其以实时方式后送至单位的云端/数据中心进行整合及分析,让管理人员能据此进行有效的相关营运决策,而决策指令及政策也会以最快的方式,透过装置管理平台下达并更新至所指定的装置之上,让该装置可立即依其指示执行相关的调整。
发展智能系统 需高度整合IT后端架构支持
李启俊说:「这表示完整智能系统的运作,需要有高度整合的IT后端基础架构(包括网络、云端、安全、数据库、装置及系统管理平台…等)配合,才能将其由一般的嵌入式装置运作延伸到企业应用系统领域,让公司管理人员能够由线上确实管理及监控到每一个装置的实际位置及数据内容,以保障其整体的安全性,并可以投入成本最少的方式,进行系统的更新。」而他强调:「也唯有如此,才能让智能系统创造出更大的利益,并使得厂商投资建置的成本得以更快的速度回收。」
也因此微软的Windows Embedded的开发团队现在除了聚焦于操作系统平台的关键领域,并加强其档案系统功能,以便于增加处理各式不同异质平台嵌入式装置所搜集/产生多元化数据的能力之外,在发展的过程中亦同时与Windows Azue、SQL Server 2008 R2…等发展单位进行密切合作,让云端运算也能纳入到此一智能系统的架构内,以协助企业更深入的分析由嵌入式软件传回的数据。而透过Windows Embedded Device Manager及Microsoft System Center Configuration Manager平台的协助,IT人员不仅能够更简单的掌控布建在公司整个IT网络环境中的智能系统,一般物联网环境中所常遇到的网络连线不稳定、身份管理及数据存取权限设定复杂…等问题也能充份获得解决。
至于对一般OEM业者来说,微软还提供其强大的开发套件与各式API工具(如Windows Embedded Handheld、Windows Embedded POSReady、Windows Embedded Automotive),能够协助其根据平台及产业环境不同的需求,以量身订做使用者经验的方式,快速产生多变化的定制化解决方案,让企业使用智能系统的方式能够有所变化。「像是能够补捉使用者全身动作,让人们可用手势或语音指令进行操作,原应用于Xbox360主机的Kinect体感技术,在今年2月份时也正式进入到微软的embedded系列中。」李启俊表示,开发人员只要使用Visual Studio开发环境建立分散式应用程序,就可以在单一平台上完成从装置到云端平台的完整建置工作。
业者应发挥产品开发创意 从各种角度纳入智能功能
李启俊强调,未来嵌入式装置的制造厂商不能只单纯发展硬件平台,更应该要积极站在企业的角度,发挥其丰富的创意,将智能系统的概念及功能设计纳入到其产品之内,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以进一步提升其整体价值,才能够于此一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取得更大的优势。「不过相对来说,基于回收成本的考量,在功能及架构完善性之余,厂商在发展解决方案之时,其可靠性、可管理性、执行效能及生命周期是否够长…等项目也应是重要的关键因素。」
李启俊说:「目前微软及其合作夥伴,已经开始将零售业、制造业及医疗业…不同行业别所需的核心商用流程与相关应用程序系统,移植到此一平台环境中。这对其他嵌入式装置的制造业者而言,除了有不必再投入成本及时间开发这些基础架构的好处之外,未来当环境升级改版之时,其系统寿命及可用性亦能获得充分的保证。」如微软将来在推出Windows 8时,系统都可以直接升级并进行强化,而这对于业者来说,其产品在市场竞争之时即可产生相当大的优势。
- Embedded市场应用变化无穷 唯一限制是人们自身想像力
- MIPS:以多执行绪架构环境达成SSD控制器单芯片系统成本最佳化目标
- AMD:透过异质多核心处理器解决方案触发新一波嵌入式产品的创新
- 宜鼎国际:SSD制造商应善用各项技术 解决其在嵌入式系统装置所遇到的问题
- 嵌入式平台业者应加速朝向智能系统发展 微软为产业创造更大的新商业价值
- 威锋电子:打破技术壁垒 运用USB2Expressway技术可以较低成本显着提升设备效能
- 针对工业电脑与工具机制造产业需求 瞻营全致力投入国产SoC产品的研发
- 精密机械研究发展中心:运用工具机ICT及智能化嵌入式系统 提高产能及机台妥善率
- Phoenix UEFI韧体架构提供技术优势 SCT拥抱嵌入式智能运算平台大未来
- OESF开放嵌入式软件基金会 符合日本品质的Android测试平台
- 太克的全方位量测验证服务 提供嵌入式系统最佳化存储器测试方案
- DIGITIMES研究中心:CES 2012智能电视人机界面服务与产品趋势观察
- AMD多媒体显示技术 — 提供平顺的高清多媒体嵌入式应用
- 一指神功 架好CloudBuilder 研华产业云 启动企业大商机
- 根基于AMD APU架构 Fluendo提供强固多媒体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