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处理器采行ARM核心的应用趋势 智能应用 影音
DFORUM
Event

移动处理器采行ARM核心的应用趋势

  • DIGITIMES企划

ARM核心可以弹性因应不同设计,搭配外部芯片或是采芯片内异质核心整合封装,来达到缩小载板或简化产品设计的开发需求。HiSilicon
ARM核心可以弹性因应不同设计,搭配外部芯片或是采芯片内异质核心整合封装,来达到缩小载板或简化产品设计的开发需求。HiSilicon

在Apple iPhone、iPod、iPad运用ARM处理器建构其移动应用平台后,非苹果硬件厂商开始正视ARM架构搭配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整合优势,尤其加上Android系统推波助澜,新一波的移动应用还利用多核心、协同运算来达到效能倍增的效用...

早期移动设备应用,大多不会选用如Intel或是AMD的x86架构商用处理器,因为这类采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复杂指令集的处理器解决方案,指令格式较长、且多,执行速度较慢,而早期x86系列处理器在功能扩充前提下,整合的指令集亦相对增加,也造成处理器使用晶体管数量激增,甚至造成元件微缩不易与功耗过大问题。

Qualcomm Snapdragon为使用ARM核心整合的移动处理器。Qualcomm

Qualcomm Snapdragon为使用ARM核心整合的移动处理器。Qualcomm

采取精简指令集架构RISC(Reduce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处理器架构恰恰相反。基本上电脑或移动设备所使用的CPU,架构大略可分为CISC与RISC两大类,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预置于CPU的指令集(instruction set)数量差异,因为在80-90年代RAM(Random Access Memory)价格相对高,所以当时较实际的设计方案为让CPU处理绝大部分的运算内容,解决存储器较少问题。

RISC架构设计可因应移动设备需求最佳化应用

RISC的设计相当不一样,instruction set则显得相对精简,这也令RISC的处理器架构设计较单纯,易于因应不同设计弹性组合,而这对于CISC的处理器来说,由于有大量指令集兼容性包袱,反而不容易设计多处理器的应用环境,而RISC却可以利用相对简单的条件来构筑多处理器的应用平台。

移动处理器领域采行ARM设计方案相当普遍,因为ARM架构为采用RISC架构,ARM全文即为Advanced RISC Machines,而早期RISC架构处理器大多用于硬盘控制、电信设备运行、车用电子控制、数码家电整合等,尤其ARM技术授权架构的处理器都相当常见。ARM实际上是提供IP(矽智财)授权的公司,由ARM提供处理器的核心相关技术授权,而相关处理器厂商则取得授权后进行产品整合,制作成实体芯片。

ARM架构处理器能在移动设备应用形成主流,其实Apple的iOS Device在市场获得成功可以说是一大推力,因为早期智能手机虽在功能上具信息处理优势,但实际上产品整合在芯片功耗、设计体积等多有产品限制,当时虽有Nokia Symbian、Windows Mobile、Palm OS、BlackBerry等移动设备系统支持,但当时应用缺乏便捷的移动无线网络,也没有在线软件商店概念,直到Apple以iPhone造成市场重新炒热智能手机应用热潮,消费市场才真正发现,智能手机搭配无线网络与嵌入式系统整合,可以建构新型态的移动运算市场。

Apple的iOS装置热销 带动ARM架构产品市场需求

iPhone具备高效能、长时间待机等技术优势,也让智能手机业者重新拾起ARM架构解决方案的信心,尤其Google以Android开放系统投入嵌入式系统市场,让相关业者可以用较低的开发成本迅速发展移动设备应用,相对刺激了ARM架构处理器产品的市场需求,同时也让原先以嵌入式应用缓速发展的ARM架构产品,短时间变成炙手可热的技术应用。

ARM架构相较x86处理器,则具备相当大的差距,甚至成为移动设备争相采用的重要关键,因为以CISC架构为基础的x86处理器,为满足多媒体应用、或新技术整合需求,处理器内的指令集会因需求不断追加,反而造成处理器核心增大,而检视CISC指令集使用频率,多数指令应用的时机不多,但却仍得设计于处理器中。

相对ARM架构采取大幅简化的架构设计,仅使用相对少的指令集数量,若要使用复杂运算需求,则可在有限的指令集中进行功能建构,一来可以让指令集因简化而不致于造成处理器核心晶体管数量剧增、有效缩小控制核心面积,另一方面可让处理器架构更简化,可便于架构多核心对称处理的应用加速设计。

此外,ARM架构由于相关应用都是以运算资源相对有限的信息家电、嵌入式应用为主,相关需求推动应用核心持续朝高度整合的设计方向改善,核心的设计在芯片制作技术持续精进下,也让ARM整合的相关处理器可达到惊人的低功耗表现,符合移动设备应用的长时间待机设计要求,可轻易迎合商品需要,开发相关应用。

ARM架构产品有利于SoC整合应用

与CISC架构处理器产品较大的差异在ARM采取相对开放、弹性的核心授权机制,芯片开发商可以自行选用所需的核心功能自行架构产品,也可以提取完整ARM解决方案搭配各自拥有的矽智财资源,整合SoC(System On a Chip)应用,像是NVIDIA的以GPU技术见长,在发展其移动处理器时,就选择ARM核心搭配自家的GPU技术进行整合,加速产品商品化的开发速度,而不需因为加开产品线就必须一切从头来过。

而CISC架构产品则因为相关指令集预载设计,即便开发的移动应用使用率不高,也必须接受芯片内含少用指令集的现况,进而必须付出功耗较高或是运行时元件温度较高的设计限制,尤其是在嵌入式应用或是机壳空间相对较狭窄的移动应用,散热问题将凸显采行处理器差异造成的硬件限制。

ARM架构产品的优点,尤其在进行多核心产品整合,或是异质核心的SoC应用整合,更能突出RISC的技术优势,芯片开发商仅需先取得ARM核心授权,就能搭配其他矽智财进行技术整合,甚至搭配自家公司现成的开发资源整合应用产品,像是Qualcomm的Snapdragon、TI的OMAP 5甚至是NVIDIA移动处理器,都以此模式利用授权矽智财来整合元件功能。

观察目前热门、成熟的双核心移动处理器产品观察,相关业者推出的整合芯片,即采行不同版本的ARM核心,搭配各自属意的绘图核心来进行整合,例如TEGRA 2即用ARM搭配GeForce绘图核心,TI OMAP则倾向采PowerVR SGX绘图核心整合,Qualcomm则搭配自行开发的Adreno绘图核心,Samsung Exynos则选用ARM的Mali矽智财进行整合,快速完成应用产品整合,虽然这些多核整合产品都是采用ARM核心,但实际上因整合制程的技术差异、整合核心不同,在存储器控制、电源管理、通讯汇流排等设计差异,也会影响整体芯片的应用如功耗、效能等规格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