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Thunderbolt I/O技术发烧 搭DisplayPort顺风车抢进市场 智能应用 影音
NVIDIA
DForum0808

高速Thunderbolt I/O技术发烧 搭DisplayPort顺风车抢进市场

  • DIGITIMES企划

Intel主推的Light Peak光纤传输界面技术,原先为作为下一代高速传输界面的新标准,但却因为光纤(optical cable)在装置应用方面的发展未能到位,转而推出可以适应目前应用环境的Thunderbolt技术,目前Thunderbolt已整合入新款MacBook Pro、iMac等产品,未来还可能进一步侵蚀IEEE1394 a/b或USB 3.0的应用市场...

在多媒体与3C应用市场,USB界面一直享有极高的市占率,但面对更高速的传输应用,目前主流的USB 2.0就显得不敷所需,即便是改换成高效能的USB 3.0,因初期主控芯片的成本单价较高,短时间内也无法让应用普及,而能兼具高效传输、同时又不会对系统改动造成过多成本的高速传输选项,则成为目前产品开发端必须审慎考量的目标。

Thunderbolt传输技术以PCI Express为技术底层,传输效能无懈可击。Intel

Thunderbolt传输技术以PCI Express为技术底层,传输效能无懈可击。Intel

Thunderbolt传输技术原先以光纤作为传输线材,为了实务应用改换铜缆传输。Intel

Thunderbolt传输技术原先以光纤作为传输线材,为了实务应用改换铜缆传输。Intel

Thunderbolt传输线目前采铜缆设计,搭配mini DisplayPort界面设计。(Apple)

Thunderbolt传输线目前采铜缆设计,搭配mini DisplayPort界面设计。(Apple)

以Apple的系列产品为例,即便是导入IEEE1934、USB界面都较PC产业主要业者的动作迅速不少,但面对USB 3.0全新的高速传输界面,就显得有些观望与迟疑,反而转向与Intel合作,以Thunderbolt技术作为因应未来BD级巨量数据内容传输需求的界面规格,而Thunderbolt技术也没让Apple失望,因为Thunderbolt技术具10Gbps的带宽传输实力,加上沿用mini DisplayPort的免授权界面应用模式,成为目前Apple高端产品在对应高速传输应用的重要选项。

Thunderbolt技术应用原理 等更少、做更多

Thunderbolt技术,是藉由一条传输线来进行超高速的数据传输应用,并支持传送Full HD/HD影像。Thunderbolt已实现让单线传送可达10Gbps的高速传输效能,此速度代表使用者只要花30秒就能完成1部HD电影传送。

Thunderbolt技术于先前的研发代号为Light Peak,其愿景是想达到相对具更快传输效能的移动媒体(move media),初期的技术雏型为利用较前卫的光纤传输线材提供高速传输性能,但实际上光纤传输在个人化应用方面,仍会有成本过高、普及性受限等问题。在线材更换成较低成本的铜缆材质、搭配mini DisplayPort界面共享形式,即构成兼具高速传输性能、线材/连接器成本都相对低廉的Thunderbolt技术原型。

Thunderbolt技术,可采两种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是用于数据传输的PCI Express,另一个是用于显示的DisplayPort。PCI Express具备十足的应用弹性,高效能的优势几乎能因应任何装置的传输衔接需求,而DisplayPort界面则可满足输出1080p视讯与8声道音效要求,规格表现几乎是无懈可击。

Thunderbolt技术目前直接采行与DisplayPort屏幕mini型接头兼容、共享连接器的策略,可让多数Thunderbolt技术装置全都能共享1个接头进行衔接,可使用串接或是多种形式接续,未来在光纤成本降低后,透过光/电转换传输内容信号后,还可将传输架构整个升级至光纤基础。

Thunderbolt应用现况

目前Intel Light Peak应用光纤的目标仍未具商品化时机,初期是先定名Thunderbolt,并搭配Apple MacBook Pro发表,采mini DisplayPort作为Thunderbolt传输技术对外的连接界面,在内部为采行1颗PCI Express界面的桥接芯片,亦具备DisplayPort视讯数据传输的整合设计。目前铜缆形式的Thunderbolt传输技术已能达到3米线长、达10Gbps传输效能、10W供电能力的技术应用价值。

Thunderbolt传输技术可说具备数码影像、数据数据传输的双重能力,如果用现有的实际界面技术来观察,Thunderbolt传输技术可以近似于HDMI(影音数据传输)及USB 3.0(数码数据传输)的整合产品,加上Thunderbolt传输技术为以PCI Express 4x为发展基础,其传输技术可承载的数据量尤其惊人,不只超越USB 3.0,由于直接衔接和电脑系统处理器与芯片组的传输架构,未来Thunderbolt的传输性能势必又会有更惊人的爆发性成长。

预计导入Thunderbolt技术的业者,以外接存储装置的主控芯片业者、存储产品业者、高端影音剪辑应用业者为多,现已有多家创新研发厂商发表支持Thunderbolt技术的相关产品,其中包含Aja、Apogee、Avid等,另周边厂商还有Blackmagic、LaCie、Promise及WD(Western Digital)等公司,支持Thunderbolt技术的周边产品相当多元,包括笔记本电脑、桌上型电脑、平面显示器、外接存储装置、高端影音剪辑设备、HD摄影机影音、Dock等。

选择mini Displayport、PCI Express增加技术优势

Thunderbolt传输技术选择直接搭mini Displayport界面顺风车,利用原本就相当成熟且为公开标准的界面设计,让投入Thunderbolt传输技术的周边业者,不用再为开发商品的界面选择浪费额外成本或是授权费用,使初期投入生产线材、周边的业者可再节省成本支出。

尤其DisplayPort为开放组织,使用其界面设计具免认证、免授权优势,免授权代表成本可更为压缩,免认证代表送测、验证造成的费用成本与时间成本可以大幅降低,最重要的是科技厂商多数已经为了在设备添加HDMI界面支持,付出不少学费与成本,而Thunderbolt传输技术运用公开标准同时免费的mini DisplayPort,让相关业者减轻不少使用疑虑。

Thunderbolt传输技术选择PCI Express作为数据传输技术的底层,其实有相当多的优点,即便是Thunderbolt传输技术的竞争对手USB 3.0,虽然也是同样采用PCI Express为基础的界面技术(但在USB 3.0有追加热插拔应用形式),但Thunderbolt传输技术会较近似PCI Express外接版,未来甚至可以发展出因应低端显示应用的界面卡,或是转换成USB 3.0、eSATA、IEEE1394等多元应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