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构科技专栏:买了碳权就没事?小心落入漂绿陷阱 智能应用 影音
太阳诱电microsite
世平兴业

栉构科技专栏:买了碳权就没事?小心落入漂绿陷阱

  • 林佩莹台北讯

碳权市场风起云涌,2023年4月政府也宣布台湾即将开启碳权交易所,最快于年底即可开始交易。各方企业可谓摩拳擦掌,无不期待新兴领域的大门被开启。然而同时,仍有许多人并不理解碳权的基本概念,对于这块陌生领域也充满焦虑感。到底什麽是碳权?企业要永续转型,一定要购买碳权吗?应该什麽时候买?

第一种碳权:强制性碳交易市场(Regulatory Carbon Market)

第一种碳权是和「总量管制制度」(Cap and Trade)有关,主要实施于北美与欧盟地区。总量管制是一种由上而下的温室气体减量方法,由国家主管机关统一管理国内所有的企业可以排放多少温室气体,将温室气体当作空污的一种进行管制。最主流常见的,就是台湾即将执行的碳费制度,其指一间企业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即课徵对应的费用。

但总量管制的方式更有弹性一点,它是先去计算国家未来有多少的「碳预算」(=在维持巴黎协议上升不超过2°C内,国家可以排放多少温室气体),然后将这些可以排碳的「扣打」以吨为单位,发放给台湾各大企业。初期为了避免市场震荡,碳权皆是以免费形式发放。未来随着碳定价渐渐提升,排碳成本逐渐升高,管制机关会转型成每年「拍卖」碳权。

例如欧盟ETS系统直至2021年,有约57%的碳权是以拍卖的形式出售,拍卖所得皆用于再生能源、气候相关用途。企业获得这些「扣打」之后,就可以用来「核可」自己所排放的碳。如果企业碳排放会超过所拥有的扣打,那就得要去跟别人购买扣打。如果自己减碳有功,排放量少于发放的扣打,那就可以把这个扣打卖出去。如果企业排放量会超过所配给的扣打,那就受到法律强制力约束一定要去买别人用不到的扣打,否则会受到钜额罚款。这个扣打,中文就翻做碳权(carbon permit / allowance),更白话一点是「排碳权限」。

第二种碳权:自愿性碳交易市场(Voluntary Carbon Market, VCM)

自愿性碳交易市场顾名思义,和国家法律强制力无关,参与市场的买卖方皆没有法律强制他们要进行交易。买方买的「碳权」英文叫做carbon credit,直翻成中文应该叫做「碳信用」,不过因为目前媒体多数都混用,因此也有人称之为碳权。你可能会想,那既然没有法律强制力,为何大家要买碳信用/碳权呢?因为在自愿性碳交易市场,实际上买方在买的不是「排碳权限」,而是「别人的减碳努力成果」。

既然大气是全球共通的,那麽在智利造林吸收一吨二氧化碳,跟在台湾造林吸收一吨二氧化碳,理论上对于温室气体的减少是一样的。因此,有心在永续转型上取得进展的企业,也可以在国际自愿性碳交易市场中,购买远在天边,由他人营运进行,第三方单位认证核可的减碳专案所生产的「减碳成果」,再用这个减碳成果将自身的碳排放进行抵销,也就是所谓的「碳抵销」(carbon offset),借此达到「净零」或者「碳中和」的成果。

两种碳权,天壤之别

两种碳权虽然同样是以一吨二氧化碳当量为单位,但在意义上非常不同。

第一种碳权,强制性碳交易市场的「碳权」是国家为了管制总体排放量,因此发给各大企业固定量的可排放配额,借此鼓励企业减少碳排放,逐年减少国家碳排。

第二种碳权,碳信用碳权是企业在自愿性碳交易市场上购买他人的减碳成果,用来抵销自己怎样都减少不了的碳排放。例如常见的航空业,只要开门做生意就是一定会产生非常多碳排放,因此常见的做法是鼓励乘客买机票的时候顺便「捐款」给碳抵销专案,将自己旅程的碳排放给「中和」掉。

因此第一种碳权(carbon permit/allowance)本质上是一种「配额」,第二种碳权(carbon credit)则是「减少量」,两个完全不同,不可混而一谈。

为何不能大家都买碳权就没事了?

既然可购买别人的减碳成果来抵销自己的碳排放,那为何不就乾脆全部购买碳权,把自身营运的碳排放全部抵销掉就好了?为什麽还要花这麽多力气减碳呢?

原因其实非常直观:如果没有人要减碳,人类再努力地去造林、开发负碳技术、碳捕捉技术等,全球暖化仍然不会停止。就像是今天你在房间里开暖气,觉得太热了,但你不去把暖气关掉,反而去开冷气。不做减碳努力,只是一直购买他人的造林、负碳专案成效,那也是一样的道理,并没有真的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气体不断排放产生的问题,只是一直试图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量,完全是治标不治本。

减碳的挑战就像是海啸一样,已经出现在地平在线快速往台湾企业界逼近。现在大多数企业都还在头痛「盘查」的问题,以及如何写永续报告书,但未来真正会面临成长痛的关键,是如何针对自身碳排放进行「减量」。面对减碳议题,企业除了换灯泡、关冷气,也应从治理文化着手,导入内部碳定价机制。而营运方面,企业对于自身的数据掌握力也将是一大关键。应透过数据分析与管理系统来减碳,拟订减排策略。如何运用数据治理,爬梳复杂的营运结构,从中找出能源浪费进行调整,将是企业成功减碳、节省能源成本的企业体质升级关键。

除了随手关灯,我们可以做更多。(栉构科技提供,林佩莹整理报导)

关键字
议题精选-ESG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