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跃升至超高速时代
简单回顾一下USB的发展史, USB 1.0在1995年发布,特色包括:减少独特的界面数,并且支持「即插即用」架构、传输速率低速最大可达1.5Mb/s,全速最大可达12Mb/s,该年开始了USB纪元。
1998年发布的USB 1.1进一步解决了许多1.0时代的问题,接受度也大为提高。2000年USB 2.0被提出,加上了更高的传输速率(480Mb/s),成为新的迷你连接器,直至现在还被广泛使用。
2009年,等待可望告一段落,超高速的USB 3.0问世!传输速率最高可达5,000Mb/s,并且也进一步改善了功耗管理,当然也可以与早期规格兼容。
USB市场规模不断增,根据In-Stat 2008年3月发布的统计数字,整体USB市场规模,2006年为22亿台,2009年将超过30亿台,2012年更将达38亿台;其中USB 2.0和USB 1.0的装置数在2010年达稳定阶段,USB 3.0取而代之成为未来几年大幅度成长的来源。
目前USB已经100%成为PC及周边设备的标准规格,在消费性电子市场也逐渐成为必备规格,并且,2008年最想要的耶诞礼物,有五分之四配备有USB!
USB有许多种解释却也表达了它的特色;USB意即Ubiquitous Standard Bus或Ultimate Sync-n-Go Bus,说明了它无所不在的速度感,超高速就等于超快速,可以在70秒内下载25GB高画质影片,解压缩高画质视讯的速度快于300Mb/s。
USB另一意义是User Saves Battery,因为可以大大改善电池使用寿命;它耗费较低的单位位元功耗,同时提供更积极有效的装置休眠功能,连接管理功能更强,并且与整体系统耗电管理的连结性更佳。除此之外,到处都可以充电,也较前时代产品进一步强化了绿色节能的特性。
USB 3.0当然还是USB,可以与之前的USB 2.0兼容,用相同的使用规范,同样的软件,也用同样的A-side缆线。也就是说,任何现存的装置在USB 3.0超高速埠都可以使用,而新问世采用USB 3.0规格的装置也可以使用USB 2.0埠。
USB 3.0于2009年正式开始出货,2010年市场逐渐放大,到了2012年USB可望100%成为多功能周边标准,并占有外接式硬盘机75%的市场、32%的LCD显示器,及更多的其他应用。
USB 3.0的生态系可能比我们可以想到的还要紧密,系统涵盖了主机平台、OEM/ODM、芯片供应商、超高速PHY(实体层)、工业兼容、软件驱动器和测试仪器。
Fresco Logic在2009年Las Vegas的CES和欧洲CeBit时,展示了USB-IF。现在,由英特尔主导的USB 3.0平台测试实验室,所使用的2个互通性测试原型标准主机中,其中之一使用的即为Fresco Logic xHCI主机。同时,实验室也使用Fresco Logic的装置,作为2台被选为标准测试装置的其中之一。
为能让消费者体验最快速的USB 3.0,智原率先发表其USB 3.0 PHY,使用的是联电0.13微米制程。Fresco Logic在2009年5月USB-IF Developers Conference中,展示了全球第一片USB 3.0主端控制器芯片,芯片采用智原的USB 3.0 PHY IP。
英特尔主导的USB 3.0互通性实验室也提供一套堆叠软件原型进行测试。OEM/ODM方面,Dotop也发表全球第一片USB 3.0 ExpressCard,采用的就是Fresco Logic的主端控制芯片。
- 威刚科技推出NH92超薄500GB随身硬盘
- ACARD ANS-9010 RAM Disk 为节省成本附上一层新的定义
- 美席世推出DVR3506 3.5寸多媒体播放机
- USB跃升至超高速时代
- 希捷Savvio企业硬盘机效能测试创省电新记录
- 巨盛电子CSC37 USB OTG控制芯片 可整合各种存储周边界面
- 侨集科技推出VeriDisk T103系列 提升生活品味
- 宏碁Aspire easyStore H340让家庭数码存储更轻松
- 永采科技 Ramdisk Combo助你畅行无阻
- 虹果科技展出Qbone高分辨率数码媒体播放器
- 色卡司COMPUTEX大秀NAS家族 新成员N5500报到 最大可支持10TB容量
- 日立环球存储COMPUTEX展示屡获奖项肯定的存储产品
- 威联通于台北国际电脑展展出全系列NAS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