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oT生态系统装置突波保护设计
2017年是AI(人工智能)之年,AlphaGo Zero只花3天便熟悉第一代AlphaGo所有的围棋经验知识库,打败了AlphaGo。2018年,AI与IoT(物联网)进化为「AIoT」新概念,让AI更普及、更易于使用,当企业间愿意一齐强化AI生态系统的连结,AIoT枝繁叶茂的时代便在不远处。
因过去的AI应用非常需要大数据支应,大部分都仍限缩在云端运算领域,不过为了AI生态系的形成,不应局限于云端演算,而须向外延伸至分散式的移动与终端装置上。这种边缘运算架构所带来的新兴挑战,是新创产业与国际领导大厂与发展的目标,也是台湾AI的优势;应集结优势,扮演生态系领导者的关键夥伴, 增加台湾本土厂牌在AIoT的竞争力。
在AIoT生态体系下,移动与终端装置产业打破过去以硬件主导的架构,以软件带动硬件,不再一味追求量产能力。如富士康与Sharp提出的8K+5G及AIoT的人工智能物联网布局,建立了与在地需求的连结。新兴网络技术平台「5G」具有高达10 Gbps的传输速度,及超低延迟的串流特性,搭配最新的Ultra Speed V-by-One高速传输界面,能促使8K影像取得超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以AIoT为基础,8K与5G的结合将重塑民众的智能家居型态,打破互联网中真实与虚拟间的隐形高墙。
当AIoT生态系普及扩散至终端装置时,因智能家电系统之电源布线广阔,遍及整栋建筑,易相互衍生一连串的突波干扰问题。如图一所示,当开关切换时,易产生电弧而引起一系列EFT(Electrical Fast Transient)脉波,耦合到电子设备的电源、信号线端口;此种EFT脉波又可能透过走线寄生的RLC震荡效应,形成能量数千倍以上的EOS突波,对终端装置产生严重的IC烧毁现象。就移动设备而言,当人们处于AIoT时代,需大量仰赖移动设备与智能系统建立密切连结;为追求高整合度与省电效果,移动设备芯片制程逐年微缩,再加上尺寸轻薄又频繁与人体接触,以上两原因都使其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问题更趋严重。
目前针对电源的ESD测试标准主要参照IEC61000-4-2规范,其为模拟人体或缆线带电放电事件。而EFT测试标准为IEC61000-4-4规范,其为模拟电感性负载上的电性快速暂态事件。EOS/Surge突波测试则遵循IEC61000-4-5规范,是目前主要模拟电气过载事件的测试标准。
晶焱科技累积数十载来自交通大学和工研院的研发能量,开发自我专利技术、发展出适用于高速信号的突波保护元件(TVS)。其中如图二(a)之TVS为利用电路设计创造其极低的寄生电容(Cp~0.1 pF),应用在V-by-One Ultra Speed等高速界面,可确保8K的高品质影像,却同时提供卓越的保护能力,精致生活不间断。
再加上其封装为DFN3810,具有仅仅3.8 mm x 1.0 mm的面积,同时提供八通道共享,可有效地节省PCB面积成本,并适用于轻薄型终端装置的需求。若是更为轻薄短小的穿戴型装置,晶焱科技另有提供01005微型封装TVS,如图二(b)所示,高度仅为0.124 mm,在空间上极具优势,且具极低泄流电流,可有效节省功率消耗。晶焱科技也将持续研发相关对策,以因应最新市场应用需求,协助客户降低返修率,打造完美的AIoT生态系。(本文由晶焱科技房蔓君提供,DIGITIMES尤嘉禾整理报导)
- 亚源参与COMPUTEX 2018 多元化电源产品获好评
- 侨威聚焦充电领域 EV充电桩与无线充电吸睛COMPUTEX
- 威联通推出TVS-951X多媒体10GBASE-T NAS
- ZOTAC CUP MASTERS 亚洲区决赛冠军出炉
- 走出移动藩篱 高通欲以更多专用芯片打通关
- 联芸科技于COMPUTEX圆满展出固态硬盘控制芯片
- COMPUTEX新创圆桌会议:共筑全球新创生态系
- 宜鼎推工业级DDR4 2666 全面抗硫化加值不加价
- 威联通荣获2018 COMPUTEX Best Choice Award
- 智能制造需求普及 业者抢攻工业4.0供应链商机
- InnoVEX新创团队竞相投入 IoT、AI、健康与生物科技
- 纬颖携手中华电信合作 体现新一代数据中心技术
- 中磊展出全系列NB-IoT及LTE-M产品
- 神达旗下Mio展出车用软硬件解决方案
- 为物联网应用添上眼睛 晶睿通讯展现三大解决方案
- 振桦积极发展新零售布局 展出三合一在线/线下解决方案
- 英特尔于COMPUTEX发表最新处理器 分享未来PC愿景
- AMI存储应用解决方案 深化台湾VDI整合与应用市场
- 满足数据、影像、电源传输 移动设备导入USB Type-C界面应用更全面
- 智能管理需求大增 宜鼎iCAP云端管理平台应用看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