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资通讯科技 打造智能社区照护体系
在高度经济成长率的带动下,台湾不仅人口数量快速攀升,医疗技术也有极为杰出的成绩,所以在1993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率已达 7.1%,正式迈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高龄化社会。
而因过去20年出生率、死亡率双双出现下降趋势,以致于台湾的老年人口比率正快速攀升,依照行政院国家发展委员会的预估,台湾将于2018年进入高龄社会,届时老年人口比率将达14.5%,因此建立完善的长照体制,自然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议题。
早在2008年行政院为因应人口高龄化衍生的长期照顾需求,便责成卫福部分阶段建立长期照顾制度,第一阶段长照10年计划着重在奠定基础服务模式,尽管服务人数及资源虽有所成长,只是受限于不同民众的照顾服务需求迥异,因此需要更多类型的照顾服务模式,才能满足不同族群的需求。
另外,过去长照机构管理信息、长照服务者、身心障碍者管理等数据,分别存放在不同主管机关的系统之中,在各种数据没有整合统筹之下,自然难以发挥长照计划的预定效益。
整合跨部会数据 改善整体照护品质
在即将上路的长照2.0计划中,首要工作主打透过整合卫生、社会福利、退辅等部门服务,建构以服务使用者为中心的服务体系,便于主动提供照护者所需的服务。
其次,将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小规模多机能整合型服务中心,以在地化、社区化原则,让各社区中老人、身心障碍者,享有综合性照顾服务。最后,是以培植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照护团队,向前延伸预防失能、向后衔接在宅临终安宁照顾,以期压缩失能期间,减少长期照顾年数。
若要达成前述三大目标,自然得运用资通讯技术建构智能社区照护机制,才能让有限预算与人力发挥最大效益,同时达成降低医疗费用支出的目的。
以居家照顾服务为例,过去受限于法规上的限制,不仅导致照顾服务员所得不高,加上多数人认为照顾服务属于高劳动、欠缺专业的工作,削弱青年族群投入的意愿,造成专业人才不足的窘境。在长照2.0计划中,除将调整照顾管理专员薪资计算方式之外,也将改由社区照护中心与服务使用者讨论,透过居家式服务的弹性与松绑策略,鼓励受照顾户增加自费时数,达到降低聘雇外籍看护工的比例。
简单来说,社区照护中心可预先整合地理位置相近的受照顾者信息,再交由单一照护机构负责,即可达到降低照护服务员的交通时间,达到提高整体工作效率与照护品质的双重目的。其次,对于愿意支付部分自费照护服务的家庭,还可建构一套费用分摊与计算方式,搭配照护服务员配戴的智能装置,便可让年长者在一天中享受到2?3次的短时间照顾服务(每次约30?60分钟),达到免去民众自行聘用外籍看护的困扰。
家庭托顾结合社区照护 落实在地老化愿景
在长照2.0规划的智能社区照护体系中,新增介于居家与社区照顾间的家庭托顾创新服务,由托顾家庭于日间协助照顾失能老人,其服务内容包括身体照顾、日常生活照顾服务与安全性照顾,以落实让长者在地老化的愿景。
主管机关对于有意成立托顾家庭之照顾服务员,将提供卫浴设备之防滑措施及扶手等改善费用,以及协助增加线上智能监控等资通讯设备,让民众于工作过程中也可抽空与父母说话,降低被照护者的心理负担。
在社区照护中心方面,行政院将持续推动台湾368照顾服务计划,积极鼓励地方政府结合民间服务提供单位,协力布建多元日间照顾资源,同时强化社区照顾量能,鼓励以日间照顾中心为基础,扩充提供居家服务及夜间临时住宿,发展小规模的多机能服务机构。
不仅如此,为让长者享有更优质照护服务,卫福部也全力推动4G线上智能健康照护服务,协助社区照护中心建立线上智能健康照护机制,提供民众实时互动医疗关怀与谘询,强化自我健康监测与管理,促使长照失能个案与慢性病个案于社区与居家中,能获得持续性、周全性与完整性医疗照护服务,以达成促进健康维护的目标进。
换句话说,当机构照护、社区照护中心或家庭托顾单位,察觉到长者有健康异常情形,便可先请医护团队以视讯面对面方式提供初步照护支持,若后续需要进一步接受治疗时,医疗院所也因已事先取得长者的完整健康信息,可以给予最适当的治疗。
打造照护者地图 解决长照交通问题
在推动长照1.0计划的10年中,除有照顾服务方式需增加的问题外,欠缺一套完善长照交通接送服务制度,也是导致长照制度成效不若预期的关键。
尽管各县市机构为迎合长照制度,均致力于透过整合民间力量方式增加复健巴士或无障碍出租车,且银发族使用长照交通服务的次数,也自2008年7,232人次大幅上升至2015年的57,618人次,但因交通接送服务较为制式化,往往无法迎合民众使用需求。其次,偏远乡镇受限于交通服务资源欠缺,不仅有复健巴士数量过少的问题,长照交通补助金额也无法满足实际支出。
在长照2.0法规中,将考量各县市幅员差异及服务资源可近性等诸多因素,制定出三个补助等级外,亦针对87个原乡及偏远地区的民众,额外提高长照交通补助额度,有助于降低民众的经济负担。
此外,社区照护中心也可运用资通讯科技协助,主动整合需使用长照交通服务的民众数据,建构一套服务供给之弹性、连续性及可近性的长照交通计划,以便吸引更多民间业者投入长照交通服务经营,达成在地化、社区化之整合性照顾服务目标。
结合在地资源 培养专业人才
随着长照议题在台湾受到重视,不少大专院校也陆续开设相关科系,协助毕业生取得照护服务员的执照,只是多数毕业生欠缺足够实务训练,加上薪资低于其他产业,以致于无法有效解决长照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
特别是山地、离岛等偏远地区,因地理环境特殊、幅员辽 阔且交通不便,且青壮人口外移等问题,使得长照服务人力更明显不足, 严重影响服务资源及服务输送体系之拓展与布建。
而在长照2.0的智能社区照护体制中,除改善照护服务员的薪资所得外,也应该要提供更多学生到社区照护中心实习的机会,借此解决照护人力不足的问题外,亦能为偏乡创造更多工作机会,解决青年人口外流的问题。另外,社区照护中心亦透过线上教学方式,定时为照护服务员进行教育训练,让每位长者都享有最佳的照护服务。
- 从居家智能开始 努力推动智能城市
- 在线网购冲击 零售代理透过物联网华丽转身
- 宏碁首推调酒机器人Mixbot 能调酒还能跳舞
- 【智能城市展2017】智能垃圾回收装置 让你不需再赶垃圾车
- 宏碁携手台南市政府和TUTSA发展智能交通
- 【智能城市展2017】健康医疗聚焦长照 放眼大数据商机
- 【智能城市展2017】宏碁利用深度学习 快速筛检糖尿病患视网膜病变
- 【智能城市展2017】消防法规松绑 智能室内逃难导引系统可以更安全
- 【智能城市展2017】世大智科示范专为长者打造的智能卧室
- 【智能城市展2017】新北市政府展出多项VR体验
- 华硕于2017年智能城市展展示4大智能应用
- 2017智能城市展 宏碁正式启动智云平台服务
- 以城市作为物联网实验场域 各国打造会思考城市
- 打造产官民合作平台 智能城市展贴近民众新应用
- 施振荣:政府推智能城市 应以六都加一模式为基础
- 物联网、智能城市发展密不可分 企业投入、政府规划为重点
- 智能城市商机大饼 业者摩拳擦掌意欲分食
- 台网通厂布局智能城市 LoRa、Small Cell、毫米波、高功率Wi-Fi精锐尽出
- 有效纾解塞车乱象 智能交通管理有一套
- 善用资通讯科技 打造智能社区照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