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智能机器人 结合企业人力优化服务成本结构 智能应用 影音
D Book
236
国网中心-成果发表
DForum1017

导入智能机器人 结合企业人力优化服务成本结构

  • DIGITIMES企划

Pepper搭配IBM Watson语音技术,可衍生多国自然语言互动服务功能。IBM
Pepper搭配IBM Watson语音技术,可衍生多国自然语言互动服务功能。IBM

除工业界已使用机器人取代部分人工多年,服务业、金融业、电商、医疗产业已开始陆续导入各式服务型机器人,一方面取代部分人力、让优质人力可自劳力型工作中释出,提供更有价值的进阶服务,企业也开始思考导入机器人的各种可能性...

导入机器人、机器手臂之类自动化生产设备,在制造业已累积丰富导入经验,反而是制造业以外的应用领域、在机器人服务与人力结构优化方面相关着力较不是那麽明显,但这个现象在信息科技持续发展、与指标型业者大手笔导入服务型机器人至生产流程中逐渐出现改观,不仅是人工智能、智能服务、智能语音等进阶技术得以持续发展商业化应用,具体将几种不同领域的机器人应用服务机会推演出更趋实用价值的应用架构。

Amazon针对智能仓储开发的机器人,像是放大版的扫地机器人,可将货架自动针对订单移动到包装集货处便于拣货。Amazon

Amazon针对智能仓储开发的机器人,像是放大版的扫地机器人,可将货架自动针对订单移动到包装集货处便于拣货。Amazon

Pepper机器人类似人类外型与可爱设计,可增加用户亲切感,甚至达到情感交流互动的陪伴目的。SoftBank

Pepper机器人类似人类外型与可爱设计,可增加用户亲切感,甚至达到情感交流互动的陪伴目的。SoftBank

韩国研究单位、产业界主导的SilBot机器人,为针对痴呆病症患者设计的陪伴型机器人,预计2020年投入商业运转。KIST

韩国研究单位、产业界主导的SilBot机器人,为针对痴呆病症患者设计的陪伴型机器人,预计2020年投入商业运转。KIST

从近期几个大型机器人导入案例观察,可以发现服务型机器人发展趋势,例如,Amazon投入7亿购置多达一万组仓储机器人,补完智能化电商仓储管理的最后一里路,建构全智能化的电子商务平台整合架构。

美国联合通讯社(Associated Press)尝试导入智能撰稿机器人,自动化产生各种公司的财报简讯;日本软件银行(SoftBank)发表由富士康科技代工的Pepper机器人,透过智能化机器人开发平台整合IBM发展的Watson自然语言识别与回应机制,创造可应用于金融、电信或是多业种的服务型机器人;甚至韩国科学技术院KIST也开发了SilBot医疗辅助机器人,欲抢食日益扩大的服务型机器人市场商机。

自动化拣货还不够 智能化整合仓储机器人效率大幅提升

Amazon 2012年收购Kiva Robotics公司后,即将该公司改名为Amazon Robotics并持续优化Amazon自动化仓储中心管理架构。在旧电商仓储环境的工作流程中,仓储人员需依订单进行拣货,员工得自一个区域移动多个区域完成拣货,移动过程即便改用电动车或Segway,但员工仍花过多时间在不同货架、区域移动依据订单进行拣货,然而Amazon Robotics则完全颠覆传统工序,改用设置于仓库的大量仓储机器人、直接将订单所需货品自动移动至拣货人员面前,让在仓库中的拣货效能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守候仓库并处于在线连线的仓管员工,实时运用类似智能手机的设备进行货件扫描与追踪,已确认订单拣货的执行进程装,透过Amazon Robotics的高效整合,原本或货品人力拣货、包装时间为超过小时计,但改透过Amazon Robotics订单的拣货与包装时间可缩短至以分钟计算。

另外,透过可移动设计的货架、高弹性、小巧的仓储机器人,货仓空间得以扩张更多货件置放空间,新旧仓库设计的货品容量可有多达50%以上的储物空间增,以Amazon导入的仓储机器人为例,其实Amazon仓储机器人Amazonrobotics团队,发展之初目的为优化自动化仓储系统,为了提高电商后端的物流仓管效率,开始尝试导入机器人协助移动货架,借此让物流人员可以用更高效、低失误的方式分拣、包装货件,但旧的自动化系统优化仓储效能的程度有限,因为仍需末端人力协助分拣与包装货件,尚无法达到极致的效能优化。

而Amazon透过透过如Pick Task、Stow Task等逐步提高难度的挑战竞赛,持续优化仓储机器人的能耐,目前参与仓储机器人竞赛的队伍已可在大小不一、材质各异的货件清单中,快速完成货件分拣、拾取、识别、处理等繁复手续,期间机器人开发则需要导入相当深度的技术整合,例如3D机器视觉、深度传感、物件夹取与置放(透过机械爪或是吸取器)取物等进阶机器人开发技术支持与整合,系统整合与协调的复杂度相当高,随着机器人技术持续优化,目前机器人与人工拣货的错误率双方正逐步近逼,即便机器人的机器手臂控制精准度与识别物品能力尚待优化,但新的设计方案已渐能接近人工拣货的速度水准,甚至还有机会可超越人类拣货速度。

Pepper智能机器人  企业抢招募

观察另一个源自日本机器人公司SBRH(SoftBank Robotics Holdings)研发、富士康科技生产制造的Pepper机器人,则有完全不同的架构与服务型态。以Pepper设定的产品定位原本是用以替代家庭的生活劳动力为主,因此,在机构设计上会较顷向类人的外观造型设计为主,先检视Pepper的功能架构,主要是由胸口屏幕搭配类人型的身材,与提供类人造型的手臂?手掌设计,结合相对较低成本的轮式移动设计。

Pepper产品诉求主要为面向企业主需求的硬件租赁机制,采长期绑约、每月支付机器人使用价款来提供服务,同时,Pepper也提供完整的企业整合开发平台,让企业主可将客户服务、CRM、ERP甚至是多国自然语言识别功能结合企业既有的信息系统,提供接近真人的自动化服务应用,如部分导入Pepper机器人的金控、银行公司,就打算运用Pepper作为多语客服与金融商品销售服务。

有趣的是Pepper首度由富士康科技旗下的沛博科技引进,与日本地区的Pepper导入方案同样采B2B、长期租赁的方式导入企业应用,台湾业者月租费为每部、每月26,888元,目前已有亚太电信、家乐福、国泰人寿、台新银行、第一银行等业者计划采用Pepper机器人。

SoftBank打造的Pepper机器人,号称具备学习能力与类似人类的情感表达,胸前配备10.1寸触控屏幕,机体具连接无线网络功能,主要为因应高龄化社会、劳动力短缺的日本市场,Pepper未来将以替代家庭劳动力或是深入医疗照护应用,或是善用其类人类情感表达功能,提供陪伴角色的功能定位。

韩国开发SilBot机器人  对应照顾老人应用

有别于日本开发的Pepper产品定位与应用较广泛,韩国由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开发SilBot机器人定位更精准,主要看准针对照顾痴呆老人应用目的开发的照护型机器人。由KIST、三星首尔医院、梨花女大等三个跨产业与学界整合的专案小组,共同开发SilBot机器人,同时SilBot机器人也已应用于支持医疗中心机构应用场域。

SilBot机器人身高约1.4m,机器人本身可自主唱歌、能随演唱自主晃动身体,机器手臂亦可跟着歌唱节奏舞动,SilBot机器人本身可为患有痴呆病症的老人提供娱乐功能,透过歌唱与动作让老人们得以开怀大笑,同时达到陪伴功能,而且SilBot机器人专案项目已被评选成为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重点机器人产业发展项目,争取到4年、59亿韩元研究经费。

除1.4m高的标准版SilBot机器人外,该专案另提出仅三分之一高的迷你版SilBot机器人,迷你设计版本更重视移动通讯整合,透过移动通讯模块、机器人上的摄影机、传感器与对应病患身上配戴的对应智能手环配件,迷你SilBot机器人可实时掌握患者情感、动态、脉搏?血压生理信息、藉由大数据分析获得患者情绪现况,除可针对患者状态提供对应音乐或解决方案外,若发现患者情绪急遽极端变化,也可实时透过移动通讯网络实时通报照护人或是医疗院所。

SilBot机器人研究团队目标是设定2020年结束相关开发工作,并于一年后将研发成果投入商业运转,以精简版的迷你SilBot机器人缺省价格设定为每部200万韩元以内,研究初期以针对老人痴呆患者之临床试验辅助为主,未来将扩展更多应用方向。

机器人取代人类仍有段距离 大型机器人开发专案成果值得期待

观察这几个知名重点案例可以发现,目前导入服务型机器人的业者多半仍以大型企业为主,而相关应用也只有大型企业可以支应庞大的机器人基础科技开发成本,尤其是像Amazon这类大型仓储机器人智能化的发展专案,没有特定的业种、工作流程得以透过机器人取代优化,同时有企业庞大资金奥援,是不可能让相关应用进行对应发展的,较有趣的地方是SoftBank的Pepper机器人,运用建构一标准化的机器人智能平台,再将开发成本透过大企业的长期租赁获取收益转入Pepper机器人的持续开发与优化,让类人型的服务机器人进阶资金开发门槛获得解决,相对是值得期待的服务型机器人开发专案。

至于韩国研究单位、产业界主导的SilBot机器人,瞄准痴呆老人照护重点应用进行功能开发与优化,有国家政策与大型财团注资投入,同时将开发平台采精准的未来商转化目标,进行产品简化与功能优化,也是相当值得期待的重点服务型机器人开发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