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部举办首届「智能创新大赏」 鼓励AI技术发展与人才培育
为了号召更多企业及学子投入人工智能(AI)应用技术的研发,并培育更多AI专业人才,经济部举办了首届「智能创新大赏」,并于2025年5月3日在世贸一馆举行决赛暨颁奖典礼 。
此竞赛超过100家新创及中小企业、上市柜公司的参赛,反映出AI技术在台湾各产业的导入正在加速,AI应用也正以惊人的速度推动台湾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为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 。
本届竞赛吸引了来自36个国家、共1,253个团队参赛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从233个队伍中遴选出93个奖项,竞赛类别有「AI应用」与「IC设计」两类,并分为学生、新创及中小企业、企业公开与国际四大组别。
8个金牌奖项分别由「网威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钰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悠由数据应用股份有限公司」、「振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台湾大学」以及英国、菲律宾等团队获得 。
「智能创新大赏」的目标是成为台湾AI的奥斯卡奖,具备多元、国际、未来三特性,希望激发年轻时代的创造力、鼓励学界与产业界更加紧密合作,孕育出更多懂AI,会创新应用的人才及企业,并进一步实现AI产业化、产业AI化,为台湾的AI产业奠定更坚实的基础。本次竞赛学生组最高奖金30万元,企业公开组、新创及中小企业组、国际组的最高奖金则高达100万元。
经济部政务次长何晋沧于颁奖典礼中指出,AI正快速改变全球产业结构,其影响力遍及制造、医疗、金融乃至日常生活服务等各领域 。他强调,「智能创新大赏」透过竞赛平台,更紧密地结合人才培育、技术应用及产业需求 。
面对各界对AI技术的高度期待,经济部希望以实作导向的方式,鼓励更多创新构想与产业需求接轨,借此在台湾发展AI的过程中,持续培育新人才、产出新解方 。何政务次长也表示,本次竞赛的参赛作品,皆为AI技术结合真实需求与创意实践的成果,展现了将创意转化为解决方案的无限可能,未来经济部将持续透过政策资源与产业合作,协助更多创新成果落地,实现在地价值 。
经济部产业技术司司长郭肇中表示,首届智能大赏不仅吸引国内企业及学校踊跃参与,更吸引了来自印度、菲律宾、美国、英国等36国共353位国际人才组队参赛,使这项竞赛成为台湾与全球AI创意交流的重要平台 。为了协助产业快速强化AI人才及应用能力,经济部除了举办智能创新大赏,也将结合学校及法人研究机构的试产线能量,协助企业进行设计、新产品研发与打样,并与相关单位如中小企业署、产业发展署合作,协助产业AI转型,培养AI实作专业人才 。
产业发展署署长邱求慧指出,人工智能科技基金会的调查报告显示,「缺乏相关技术人才」是台湾发展AI的主要挑战,全球人工智能指标也显示,台湾在基础建设方面虽名列前茅(排名第4),但在人才(38名)、研究(27名)及商业化(39名)等方面仍有待加强 。
因此,举办智能创新大赏的目的,即在于透过竞赛加速AI应用落地及相关人才的培育 。邱署长强调,智能创新大赏是台湾规模最大、奖项最高、水准最高的AI竞赛(获奖率仅7.4%),期盼各界共同努力,将AI扩散至各行各业,以AI驱动产业创新 。
「智能创新大赏」的参赛作品应用领域涵盖资通讯(18.4%)、制造(16.2%)、医疗(15.9%)、批发零售(10.2%)、教育(8.6%)和金融(7.8%)等,不仅展现了尖端科技的应用,更体现了AI技术在各产业成功落地的潜力 。
归纳金牌得主所涵盖的领域以及要解决的问题如下:
「智能创新大赏」的得奖作品呈现出AI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多元应用趋势,特别是在医疗、制造等领域,以及AIoT和边缘AI的整合应用方面,都展现出强劲的创新动能。经济部指出,展望未来,将持续与产、学、研各界携手合作,期盼「智能创新大赏」能成为每年举办的重要平台,推动台湾AI技术发展、人才培育与创新应用,并持续发掘更多潜力新秀 。
此外,每年5月「COMPUTEX」展会期间,也将同步举办媒合活动,预计邀请超过20家国内外创投与买家参与,促进参赛团队与业界的深度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AI创新应用的商业化机会 。经济部表示,期盼透过一系列活动,加速催生AI创新应用、培育跨领域AI人才,引领台湾迈向「人工智能岛」的愿景 。
图标:经济部举办首届「智能创新大赏」 鼓励AI技术发展与人才培育。经济部
图标:竞赛得奖作品。经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