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汇与未来连结,虎门科技第32届技术大会引领产业新趋势
2024年12月4日,虎门科技(6791)于板桥希尔顿酒店成功举办第32届技术大会暨应用科技博览会。本次年度大会吸引了超过600位来自CAE领域的工程师、产业专家及业界领袖出席,涵盖了GPU与AI技术、先进封装、电动车、国防航太、半导体设计以及ESG永续发展等多样化议题。这场活动不仅展示了最新技术成果,也成为专业人士分享经验、启发创新以及促进合作的重要平台。本届技术大会所规划的花絮影片,完美呈现了会议中的精彩瞬间,包括技术展示、专题研讨及参与者的互动交流。
活动当天,上午主题演讲环节由多位业界翘楚带来关于前瞻技术应用的深刻洞见。东元电机特助何昆耀详细介绍了CoWoS(Chip-on-Wafer-on-Substrate)封装技术在高效能运算中的应用,并以两相散热技术为例,分析其如何通过液体相变有效解决AI服务器的热管理问题。他指出,这些技术的结合不仅提升了计算密度,还将台湾推向了先进封装市场的重要地位。
随后,国家太空中心副主任余宪政分享了台湾在低轨卫星通讯及火箭回收技术领域的发展现况,并探讨了当地太空计划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他表示,太空经济是下一个全球产业竞争的重点,台湾需要加强技术与资源的整合,以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此外,安永谘询专家曾于哲则从企业永续发展的角度,介绍如何结合碳管理蓝图与国际标准,帮助企业实现净零转型的长远目标。
在下午的分厅研讨中,技术议题被进一步细化为多个领域,让参与者能根据自身需求深入了解相关内容。在半导体与光电应用的分厅,工研院介绍了面板级封装技术,特别是透过模拟减少翘曲现象的方法,以提高良率并降低生产成本。同时,ANSYS Lumerical模拟技术的展示,则聚焦于CPO光电路元件的设计,满足未来高速光通讯对高效能元件的需求。在新能源与储能技术方面,专家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在能源管理中的应用,并展示如何利用AI技术延长电池寿命、优化储能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预测设备故障。此外,锂电池与氢能电池设计的相关讨论则着重于热管理与续航能力的提升,为新能源产业带来更多可能性。
电动车与低电压动力系统的分厅则集中于微型车市场的发展趋势,专家提出解决续航里程提升、热分布优化及功率密度改进等问题的创新方法。在国防与航太技术的分厅,参与者深入探讨了CAE模拟在无人机螺旋桨设计及高精度惯性测量单元隔振系统开发中的应用,展示模拟技术如何帮助提升产品性能与开发效率。同时,海事卫星相控阵天线的案例也让人们看到了模拟技术在通讯系统设计中的潜力。在声学与结构设计领域,NB键盘敲击音的分析案例为工程师提供了结构设计与声学响应结合的最佳实践,双音编钟设计则展示了如何透过有限元素分析优化模态设计,实现声学品质与结构稳定的平衡。
其他分厅还展示了多个创新研究成果,包括外骨骼机器人结构设计、车用嵌入式系统的安全性分析以及高频电源模块设计的关键技术等,这些议题均从不同维度探讨了如何透过技术创新应对产业挑战。此外,OCTOPUZ机器人离线编程技术与MES+IoT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分享,则让参与者看到了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更多可能性。
2楼博览厅内,来自德国原厂Polytec的高端白光干涉仪(White Light Interferometer;WLI)首次在台湾亮相。该仪器以其微米至纳米级的高精度测量能力,成为现场讨论的焦点。白光干涉仪具备非接触式3D表面量测功能,能够快速进行表面轮廓、粗糙度与薄膜厚度的分析,尤其适合半导体与光学元件的高科技制程需求。这项技术的亮相,不仅为参与者展示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前景,也强调了虎门科技与Polytec的长期合作关系。此外,展示区还有SIGMASOFT模流分析与VibroFlex Qtec量测仪等尖端设备的操作演示,让与会者更直观地理解这些工具如何帮助提升产品设计效率与制造品质。
除了上述亮点,活动中还展示了多项引人注目的技术应用。例如,燃烧器热流模拟技术探讨MW级燃烧器在运行过程中的热流行为,并通过模拟分析提供维护参考依据。金属3D打印技术则以其在航太、医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展示了数码化制造的潜力与未来发展方向。而在新能源与储能系统设计上,讲师介绍了如何利用有限元素分析确保电池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并减少设计与测试过程中的资源耗费。此外,利用Ansys CFD评估氢能锅炉混氢燃烧可行性的技术,也为再生能源的未来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实验数据支持。
虎门科技第32届技术大会的成功举办,再次彰显其作为技术创新领导者的地位,并为业界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开放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活动的精彩影片纪录了这场技术盛宴的高光时刻,为那些未能到场的技术爱好者提供了一窥全貌的机会。未来,虎门科技将继续以技术为核心,结合市场需求与产业趋势,推动更多元的应用场景与创新解决方案,携手业界合作夥伴,共创技术与产业的辉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