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市、不融资 帆软为什麽能快速成长为亚太地区BI领导品牌
- 尤嘉禾/台北
2006年,帆软的创业故事开始了。从咖啡厅楼上的小办公空间,至拥有全栋大楼的专属商办;从零星不到5人员工,至近2000人团队;从付不起租金,至年收2亿美元。帆软为什麽能够在短短18年快速成长为亚太地区的BI领导品牌?
公司成立之初,帆软的定位十分明确—「做一款专业的报表软件」,也就是现在的FineReport,来解决企业上下需要用到报表的环节,释放因报表制作而耽误的有效生产力及业务进度。
随着用户数及应用场景的累积,帆软发现报表产品不够满足企业对于客户数据应用的需求,帆软的业务版图也就此逐渐扩大。为了使报表的形式更多元以应对多种展现场景,FineReport战情室开发模块独立提出成为3D大屏战情室开发工具FineVis;为了让事业部门人员能进行自助分析,对原报表编辑器进行升级,形成人人皆可用的自助分析工具FineBI;为了更高效进行数据库数据抽取与分析,升级数据整合产品FineDataLink等。
帆软的每一次产品升级与孵化,始终围绕客户需求,也深得客户信任。当前帆软客户行业遍布制造、零售、金融、能源化工、营建工程、医疗保健等全行业应用领域。全球有超过3万家企业都在使用帆软产品进行数据展示和分析,帮助企业数码转型、赋予企业智能决策的能力。
十八年深耕 协助企业运用数据
2024年是帆软成立的第18年,同时也是台湾团队快速发展的一年。台湾帆软总经理王人贤自2016年开始带领在地团队,至今已协助超过450家台湾客户推动数码转型。
「以客户为中心」是帆软的经营理念,王人贤认为,帆软的职责是协助企业真正利用起数据,「数字这件事,并不仅止于帆软战情页面的酷炫亮丽,更应该被实际拿出来做应用,带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项环节持续成长与优化。」王人贤也强调,帆软的产品当初在设计的第一个要素,就是希望做一个轻量化的工具。它的价格不用太高,学习成本也能相对更低,对用户端而言,不会因为导入一个新的管理方式,造成太大而难以调适的异动。
借助专业的在地团队及丰富的经验,帆软可以帮助企业实时解决分析痛点,用数据辅助决策,带给企业由上到下的整合平台方案。从数据录入、数据清洗(ETL)至数据分析,最终实现经营管理、风险监控、智能物流分析等各业务场景。
不上市 为客户提供更专业的产品与服务
「我们唯一能依靠的,就是我们大脑创造出来的东西和我们为客户提供的服务。」帆软创始人Peter在《给帆软新进员工的一封信》里面这样说道。过去18年,帆软一直专注在数据领域,每次的拓新及开发新产品、功能,都是因为客户需要。同时,为确保提供给客户更高品质的服务,帆软高度重视服务团队的搭建和营运,希望用户的问题都能得到有效、实时的回馈。「这些不仅是帆软的责任,更是义务。」Peter相信唯有如此,公司才能走得更长远。
「帆软创始团队没有那麽高的物质欲望,共同富裕这个目标对我来说,远比个人物质收入更重要,过去一起穷,未来一同富。」这就是为什麽帆软坚持永不上市,一方面得以将精力全部用于服务客户、提升产品品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创始人远大却又朴实的理想。
帆软大数据整合平台 全链路助力企业数码转型
帆软大数据平台三大核心产品FineDataLink、 FineReport、FineBI虽然定位不同,但却同样拥有「简单上手、快速开发」的特性。一站式数据整合平台FineDataLink,拥有ETL、ELT两种数据处理模式,打造符合企业级数仓的功能模块,帮助企业快速实现数据通道。
FineReport作为企业级Web报表软件,面向IT开发人员,类Excel的界面设计,可以轻松制作复杂报表和个性化战情室,提高工作效率,亦可做到数据填报、排程管理、整合多源数据库等功能,有效解决企业在数码转型中面临的数据孤岛问题,让分散在各部门的业务数据可以整合清晰展现。
强大好用的自助分析平台FineBI,让零技术基础的业务人员也能快速上手,只要简单拖拉操作,便能专注于数据分析,适合数码转型中的企业,帮助数据业务化,减轻IT人员制作报表的负担,辅助企业长期策略决策。
透过从上到下的一站式服务与BI技术,帆软提供客户最优质的服务。面对AI热潮,帆软也持续酝酿BI与AI两大技术的整合,帮助企业加快数码转型的推动,提升企业竞争力,与客户携手打造数据驱动企业的最佳平台,共同实现「让数据成为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