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划2050净零碳排愿景 氢能技术扮演重要关键 智能应用 影音
DForum0705
ST Microsite

擘划2050净零碳排愿景 氢能技术扮演重要关键

  • 林佩莹台北

主办单位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暨GESA绿能暨永续发展联盟台湾区副总裁苏贞萍;共同协办单位 台湾氢能与燃料电池夥伴联盟、台湾氢能与燃料电池学会、氢能社会促进协会 及演讲贵宾合影。GESA
主办单位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暨GESA绿能暨永续发展联盟台湾区副总裁苏贞萍;共同协办单位 台湾氢能与燃料电池夥伴联盟、台湾氢能与燃料电池学会、氢能社会促进协会 及演讲贵宾合影。GESA

在减缓温室效应的共识下,各国政府纷纷公布推动2050年净零碳排时程,期盼透过发展再生能源、减少石化能源使用、禁售燃油车等多元政策,逐步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台湾也透过积极发展能源转型的做法,为全球永续发展尽一份心力。

为协助台湾产业因应能源转型的挑战,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旗下GESA绿能暨永续发展联盟,于2024年4月30日举办「前瞻能源视野:氢能驱动净零未来」国际论坛。本次活动由行政院国家永续发展委员会指导;台湾氢能与燃料电池夥伴联盟、台湾氢能与燃料电池学会、氢能社会促进协会共同协办;并邀请到国内外能源产业重要单位共襄盛举,包括国发会、Bloom Energy、工研院、中兴电工、台达电子、台湾经济研究院、台湾大众、亚东工业气体、勤业众信永续转型服务团队、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等,集结国际净零与氢能专家、政府代表与国内产业领袖,共同讨论和探索净零应用与氢能技术的创新。

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旗下GESA绿能暨永续发展联盟举办「前瞻能源视野:氢能驱动净零未来」国际论坛,现场座无虚席。GESA

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旗下GESA绿能暨永续发展联盟举办「前瞻能源视野:氢能驱动净零未来」国际论坛,现场座无虚席。GESA

「前瞻能源视野:氢能驱动净零未来」国际论坛下午的综合座谈,以「氢能发展应用与国际趋势」以及「能源产业转型与净零技术的合作解方」为题进行精彩交流。GESA

「前瞻能源视野:氢能驱动净零未来」国际论坛下午的综合座谈,以「氢能发展应用与国际趋势」以及「能源产业转型与净零技术的合作解方」为题进行精彩交流。GESA

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暨GESA绿能暨永续发展联盟台湾区副总裁苏贞萍指出,在2050净零碳排的浪潮下,再生能源是全球最受关注议题,在多元政策期进下,台湾2023年绿电发电量达到267亿度,相较于2016年127亿度呈现翻倍成长。台湾再生能源产业链非常完整,应该要争取更多国际合作机会,创造更多长期商机外,也可为地球永续发展尽一份心力。

氢能发展多元化 落实2050净零重要关键

在呼应全球净零趋势趋势下,台湾亦正式公布2050净零排放白皮书,将以能源转型、产业转型、生活转型、社会转型等四大转型,制定移动计划、落实净零转型目标,其中氢能属重点项目之一,预计应用于发电、产业应用及载具等面向。

以「国家永续与氢能政策发展策略」为演讲主题的国家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游建华说,在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23全球风险报告中,气候变迁被列为未来十年环境风险之一。为实现2050净零排放目标,从2022~2030年将投入再生能源及氢能等下一时代技术,期盼2050年氢能发电占比可达9~12%。

「根据研究报告指出,2050年氢能发电将为全球市场提供高达22%发电量,是减少碳排量的重要关键技术。目前台湾现行发电过程中每度电会产生495克碳,若改用Bloom Energy的天然气转化氢能发电技术,可立即减少25%以上碳排放量。」Bloom Energy亚太区副总Adam Bacon解释:「我们也能提供用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基础负载电力、微电网独立供电等方案,有助于提高电网韧性,维持关键基础设备、生产安全电力等持续运作。」

勤业众信永续转型服务团队林孟衞合夥律师表示,台湾高度仰赖能源进口,氢能具高度战略意义,可惜氢能源政策仍着重于技术面向。因此,政府应建立更清晰且具针对性的商业及法律政策,才能顺利引导资金投入台湾氢能产业,让氢能的发展与应用实现商业可能性,成为台湾下一阶段的重要再生能源。

氢能源车辆后市看好 满足中大型商务载具运用

全球净零碳风潮升起,刺激各类应用对洁净氢的需求,也带动氢燃料电池于载具市场的发展。工研院产科国际所研究经理石蕙菱指出,为了与其他新能源载具竞争,氢燃料电池载具技术主要以电堆尺寸小型化、输出功率大型化,以及新型关键材料或零组件等方向发展。可惜现阶段在电堆制造与基础设施建置等成本仍缺乏市场竞争力,各地市场发展速度取决于政府的推动与补助力道。

另外,虽然国际氢燃料电池载具的商业化案例以小型乘用车为主,但长途巴士与重型卡车等高碳排高耗能的中大型商务载具,具有高里程、电池轻量化,和基础设施(加氢站)需求量较低等优势,在载具市场拥有长远发展潜力,也促使各领导厂商纷纷以联盟或整合产业链的方式推动商业化与加速产品化,借此抓住现今运输转型的热潮。

「2008年中兴电工即投入电堆、重组器与电力转换器等燃料电池次系统开发,先后参与多项能源署的燃料电池示范运行案,目前新推出的ME2Power甲醇重组型燃料电池系统,更已通过TUV的多项认证。」中兴电工暨恒星氢能技术长郑钦献解释:「2022年成立的恒星氢能科技,聚焦车辆用燃料电池系统设计开发,并于2023年完成第一批样车车队打造,预计2024年开始陆续交付第一批量产车辆。」

台达电子氢能源事业部行销业务经理赖俊吉说,氢能有高热值、低污染特性,被视为潜在洁净能源替代方案,将于全球净零排放转型中扮演关键角色,预期未来能广泛应用于微电网发电、化工、制氨、能源、交通载具、钢铁等领域。台达于2024年1月正式宣布与英国Ceres Power 签订长期合作及技术移转合约以加速固态氧化物氢燃料电池(SOFC)及水电解制氢系统解决方案(SOEC)研发,结合台达集团研发及生产技术,整合台湾产业链的力量,于台湾建构氢能研发生产基地,全力加速氢能产业发展、抢攻全球净零碳排商机。

亚东工业气体总裁 Olivier LETESSIER表示,液空集团在氢的制造、储存与运输有超过60 年的经验,业务范围几乎遍布整个氢供应链。在全球,液空集团与许多夥伴合作打造低碳氢价值链,包含氢能运输与产业去碳等面向。液空也在台湾设立全球首座超高纯度水电解设备,未来透过再生能源导入,将水电解后产生氢与氧,将能为产业提供更低碳的氢供应。

台湾发展氢能刻不容缓 经济发展重要新动能

在本场活动的综合座谈会中,聚焦在氢能发展应用与国际趋势、能源产业转型与净零技术的合作解方,期盼透过专家之间的技术分享与建议,带动台湾氢能源与燃料电池的发展。

台湾经济研究院研究一所副所长暨台湾氢能与燃料电池夥伴联盟CEO林若蓁指出,台湾的资通讯、半导体等产业,在全球市场有非常亮眼表现,甚至扮演引导新科技发展的重要关键。在现今ESG浪潮下,我们应积极发展绿能产业,除能为爱护地球尽一份心力外,也可扮演支撑台湾经济成长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