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推出全新车用芯片 提升车辆自动化和安全性
德州仪器(TI)(纳斯达克股票代码:TXN)日前推出全新车用激光雷达、时脉及雷达芯片,藉由将更多自动化功能整合至更广泛的车型,协助汽车制造商提升车辆安全性。TI的新款LMH13000为业界首款整合式高速激光雷达雷射驱动器,可提供超高速上升时间,以提升实时决策力。
业界首度推出的车用BAW时脉元件 – CDC6C-Q1振荡器,以及LMK3H0102-Q1和LMK3C0105-Q1时脉产生器,可提高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可靠性。
为满足ADAS发展需求,TI的新款AWR2944P mmWave雷达传感器提供先进前方与转角的雷达功能。详细信息请参阅ti.com/LMH13000、ti.com/CDC6C-Q1、ti.com/LMK3H0102-Q1、ti.com/LMK3C0105-Q1及ti.com/AWR2944P。
德州仪器ADAS与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部门总经理Andreas Schaefer表示,「TI最新的车用类比与嵌入式处理产品,不仅能协助汽车制造商满足当前安全标准,还能助其加速迈向零碰撞的未来。半导体创新可实现汽车制造商所需的可靠性、精准度、整合性与成本优势,以利提高全车系的自动化功能。」
实现实时决策 测距距离提升30%
激光雷达是确保未来自动车辆安全性的关键技术,可为驾驶提供周围环境的详细3D地图。此技术可让车辆准确侦测,并迅速应对障碍物、交通及路况,以强化实时驾驶决策。TI的新款LMH13000为业界首款整合式高速雷射驱动器,其超高速800ps超快速上升时间,测距距离比离散式解决方案长达30%。
该元件整合式低电压差动信号(LVDS)、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与晶体管 – 晶体管逻辑(TTL)控制信号,无需使用大型电容或额外的外部电路,进而简化设计流程。此整合还可降低平均30%的系统成本,同时将解决方案尺寸缩小4倍,让设计工程师能够在更多领域和车款上,灵活安装精巧且经济实惠的激光雷达模块。
随着激光雷达技术走向更高输出电流,其脉冲宽度于温度变化下的巨大差异,使得达到眼部安全标准成为一大挑战。TI的LMH13000雷射驱动器可提供高达5A的可调输出电流,在-40C至125C的环境温度范围内仅有2%的变化率,相较之下,分离式解决方案的变异幅度可高达30%。其短脉冲产生与电流控制功能,使系统能够达到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Class 1眼部安全标准。
透过业界首款车用BAW时脉元件 设计可靠的ADAS系统
面对温度波动、振动和电磁干扰时,ADAS与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电子元件必须可靠运作。凭藉TI的BAW技术优势,全新CDC6C-Q1振荡器和LMK3H0102-Q1与LMK3C0105-Q1时脉产生器,与传统石英时钟相比,可靠性提高了100倍,其失效率(FIT)低至0.3。
提升时脉精准度与其在严苛环境条件下的韧性,可让次时代车辆子系统实现更安全的操作、更清晰的数据通讯以及更高速的数据处理。
此外,TI以自家广泛采用的AWR2944平台为基础,推出了全新前方与转角雷达传感器AWR2944P。新款雷达传感器可透过扩大侦测范围、提升角度准确度和启用更精密处理演算法,改善车辆安全性。
关键增强功能包括:1.更佳的信号杂讯比。2.更强大的运算能力。3.更大的存储器容量。4.整合式雷达硬件加速器,可让微控制器和数码信号处理器执行机器学习,用于边缘AI应用。
TI全新推出的车用激光雷达、时脉与雷达解决方案,落实协助工程师打造灵活ADAS系统的承诺,为驾驶提供更安全、更自动的驾驶体验。若要了解更多信息,请参阅TI.com/ad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