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记忆革命医疗版-情绪状态侦测与移动照护
成功大学(NCKU)信息工程学系兼医学信息研究所特聘教授蒋荣先博士,针对「数码记忆革命之医疗版-情绪状态侦测与移动照护」做专题演说,他说明人类很难摆脱「记的少、忘的多」的宿命,还好现在有信息科技的帮助,让我们不需要去记住那麽多东西。
然由于现代人的文明病也多,因此有关心理状态、情绪状态、忧虑与压力等照护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联合国WTO也预测到了2020年因为压力所造成的忧郁与其他相关疾病,将会攀升到第二位,仅次于心血管相关疾病。因此他从情绪状态侦测的角度,来分享其在智能医疗的重要性。
数码记忆电子化 有助于健康管理
以前人类的记忆,是透过日记(手写日记?书信)、照片(拍立得、傻瓜镜头)来记录生活点滴。拜数码记忆时代来临,我们能用数码的方式(Facebook、Google、Flickr、YouTube、网志、行车记录、活动记录、饮食日志),来达到完全记忆。让人类不需要靠生物记忆,只要透过数码记忆技术,便可记录一生中的所有点点滴滴,并可轻易的回溯多年前的回忆。
那麽个人健康方面的记忆,是否也可以随时被忠实地记录下来呢?答案是可以的。因为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移动载具?穿戴式或植入式装置,都可协助记录个人许多隐密的健康信息,包含生理数据(如体温、心率)的量测,以及饮食(卡路里)和运动量的记录。
这已跟传统健康管理模式不同,因为传统的模式,常常有以下状况,例如个案主述状况模糊(好像、应该、很多等等)、量测信息过于武断(就医时,进行血压量测或其它项目量测,往往不够全面性)、医师或个管师无法掌握足够信息。
相较于现今的健康管理模式,透过手机端与在线平台,就可以把一个人的活动记录、健康状态,很清楚且量化的呈现出来。因此,未来的健康管理模式,将让个人可以更清楚查看每天每刻的健康与情绪状态,透过这些健康信息,来了解自己在各种情绪状态所下的决定或决策,是否得当。除健康以外,也可以做为「追踪」与「预测」之用,让病人在与医师讨论病情时,也能提供更精确的数据来正确「配药」。
移动结合穿戴技术 培养健康情绪管理
蒋荣先引述国外报告,说明到智能移动设备的传感应用领域,除了购物交易、社群互动、交通监控之外,更可提供环境监控、健康监测、人类行为监测、特殊目的应用等功能。而市面上7大穿戴式产品中,也将各种医疗?健康的传感?量测应用都涵盖进去,因此移动设备与穿戴式设备可作完美的结合。
而成大医学院与医资所在2008年就开始这类研究,并与其他医疗院所合作,从最早的人体动能感知装置在健康体适能运动处方之应用开发计划、Android人体动能感知识别与记录技术之演算法开发,到2010年利用数据探勘技术来建立气象因子与心肌梗塞发病就医关联性。2012年开始有结合血氧测量设备与移动设备之无缝式运动照护系统设计,并于2014年在移动设备开发一个焦虑情绪早期侦测系统、并进行长者社群平台建立与使用对提高长者社交与社会参与之研究。
目前的研发成果,像是LifeRecorder(生活记录器),就是「日常活动监测系统」,可记录个人的日常活动,以视觉化生活记录,提供使用者检视自我的活动习惯与行为,藉以提升使用者对自我活动程度之认识;而iHOPE(情绪管理App),则具提醒通知与情绪纾压练习和反应游戏;至于EmoRecorder (情绪纪录器) 则是基于手机操作行为的负面情绪前侦测系统,透过14天的训练数据收集,将过去2小时内的手机行为特徵侦测负面情绪,让使用者在负面情绪发生前有所自觉。
科技新贵长期工作压力所造成的忧郁症,使得公司管理者必须经常聘请心理谘商师来协助员工纾压情绪。因此使用生活记录器App,除可记录历史轨迹,且透过负面情绪管理App,就可分析个人的操作手机行为,在发生不寻常活动时(例如狂发简讯、马上又收信),App分析到使用者的负面情绪即将产生,此时就会跳出一个警示信息,提醒使用者该休息一下,或到户外走走,藉由纾压方式来赶走负面情绪,达到「提前侦测」的目的,这也是心理医师建议的最好自觉方法。该系统已开放中,并已技转给新加坡与美国厂商。
- 整合创新医疗照护、拓展智能医疗商机
- 新兴科技与创新医材研发
- 以VMware虚拟化技术打造安全稳定的移动医疗云
- 迈向智能化的未来
- 以移动资通讯科技,打造沟通无距离智能医院
- 数码记忆革命医疗版-情绪状态侦测与移动照护
- 物联网的医疗应用
- 智能医院及云医疗解决方案
- 银发族的线上健康照护
- 智能医疗面临的大课题-电子干扰
- 临床数据库管理与应用
- 心血管疾病同步实时线上照护之成本效益
- 通讯科技如何提升电子病历的适应速率
- 临床照护需求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 医疗病历文件数码化解决方案
- 建构巨量数据分析基础 创造高价值医疗信息中心
- 将保护数据视为和保护病患一样重要的使命
- 智能医疗服务中的电子病历
- 移动心电图及其在临床的应用
- SDN为关键性任务医疗业带来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