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椽真:美规车直通台湾 | 台积电泄密案重判 韩国业界感叹
在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进行7年来首次面对面会晤。
莫迪则表示近期两国关系已重回积极轨道,边界状况保持稳定,且即将恢复中印直航,莫迪强调中印共识远大于分歧,愿从长远角度看待关系发展,并呼吁公平合理解决边界议题。
本次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不仅中印领袖重申合作与和平,也凸显印度在美国川普政府(Trump administration)关税压力下展现的战略转变。面对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徵高达50%关税及在俄罗斯能源、印巴冲突等议题上的外交摩擦,莫迪选择积极修补并强化与中国的互动,将中印改善视为国家利益的策略性突破。
以下是今日5则科技供应链重点新闻摘要:
美国与欧盟(EU)、日本等国贸易谈判、试图推动的「规格换税」协议,旨在让美国制造车辆,免于因在地法规需求而重新设计生产,进而降低成本。
若该协议落地实施,外界关注是否将造成汽车检测产业,业务量大幅缩减,甚至面临产能闲置的困境。
不过,以台湾汽车检测产业现况来看,变革影响或不如外界想像那麽剧烈。业者指出,台湾每年汽车检验需求约为40万辆,其中进口车约占一半,较全球每年高达8,000万~9,000万辆的汽车需求而言,市场规模有限。
亿光2025年上半营收呈现小幅衰退,毛利率持稳,展望未来,第3季客户下单持保守态度,原先预期全年小幅成长的目标恐落空。
然而近期随着主要客户的AR/VR智能眼镜新品推出,亿光搭上AI智能眼镜商机,未来将导入更多功能搭载,包括环境光传感、生理监测、投影显示等,看好不可见光及消费型电子产品毛利较佳,2025年下半~2026年毛利率表现将进一步成长。
中国近期频频展示AI产业实力,从芯片算力到大模型能力,虽尚难超越美国一线业者,仍力图在美国科技封锁下逆袭成长。不过,在官方宣传之外,中国AI产业实力究竟有多少底?
🔎NVIDIA客户集中度更甚去年 2大神秘厂商包办近4成营收
大型云端服务供应商(CSP)为NVIDIA AI芯片销售营收主力来源,占NVIDIA数据中心营收约5成,而NVIDIA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2026会计年度第2季(2QFY26)文件中,提到NVIDIA大量收入来自有限数量客户,这种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
但也透露,仅两家客户就贡献NVIDIA 2QFY26总营收近4成,达到39%的占比,这引发了外界对NVIDIA客户过度集中的担忧。
台积电2纳米制程技术泄密事件,随着检方正式起诉,也开始引发国际半导体业界高度关注。
韩媒指出,台湾将技术外泄视为国安事件,并请求从重量刑14年;韩国却常常在发生相似事件时,将其视为企业间争议,并以缓刑收场。这样的差别,也许正反映出两国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竞争力差距。
责任编辑:张兴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