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新制要点上路 车厂、供应链忙昏头
经济部产业发展署于14日公布「中国大陆车款在地化供应链合作价值比率认定作业要点」,依车款上市时间不同,而有不同的在地化比率要求,并分为3年调整,最高将要求在地化比率达到35%以上,且在发布当日即日生效。
国产车供应链业者提到,8月1日禁令一出,便传出自中国进口之汽车零组件受到严加审查的情势,随后由海关要求进口商、报关行说明零件用途、中文与英文名称说明,并检附整车零件一览表(以下简称BOM表)以及零件照片以供比对与审查。9月中时,供应链也传出,产发署要求所有车厂缴交车辆在地化产率相关报告等。
业者表示,众多国产车厂都因为中国进口件被「卡住」而出现产能下修的情况。但棘手的不只一件,即便数据缴交完全,海关也需要得到产发署的确认方能放行,但车用零件不仅数量众多繁杂,厂商需要钜细靡遗说明、相关公部门也要细心逐一比对,一来一往消耗不少时间。
「基本上有用到中国零件的车型都会卡关」,再加上「溯及既往」的规定,不仅车厂焦头烂额,相关供应链也难以幸免于难。
以近期的车市动态,基本上包含裕隆、中华、南阳、六和或多或少受到影响,综观各厂反应,多半也是以尽力配合做回应。
但业者提到,本田(Honda)应采泰国进口件居多,所受影响应为最小。而针对其他引进中国品牌的业者,业者也透露,部分已上市的车型如要因为新制要点有更多的调整,恐怕不符效益,因此代理车厂已经开始放眼次期车款。
国产车自制率新制上路 实时生效、最高35%
该要点乃针对国产小客车、小客货两用车M1车种,且符合由中资与国际品牌业者合资之品牌业者生产、由中资购并之国际品牌业者生产、由国际品牌业者在中国生产、由中国品牌业者生产等任一情形者。
此次要点公布,也更加具体化如何计算「在地化」比率。据要点说明,BOM表零组件总金额扣除进口材料及零件金额后,占BOM表零组件金额的比率。
在比率要求方面,2023年之前取得交通部安全审验合格证的车款,在地化比率须在2025年7月31日达到20%以上;2026年7月31日要达到30%以上;2026年8月1日以后,则要达到35%以上。
此外,2024年1月1日~7月31日之前取得交通部安全审验合格证的车款,在地化比率须在2025年7月31日达到15%以上;2026年7月31日要达到25%以上;2026年8月1日以后,同样要达到35%以上。
至于2024年8月1日以后取得交通部安全审验合格证的车款,产发署表示,在地化比率须在1年内达到15%以上,第二年内要达成25%以上,满2年后则要达成35%以上。
而申请核发在地化比率认定文件中,除了公司与工厂登记证明文件,还有在地化供应链合作价值比率承诺书、最近3年度会计师财务签证查核报告书、BOM表零组件清单及相关凭证、在地化供应链合作价值比率说明及佐证数据等多项。
责任编辑:许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