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附医导入移动工作站 快速升级服务质量
提升医疗照护服务的效率与质量,不仅是大陆近年来的目标,也是全球趋势,因此近年来大陆越来越多医院走向信息化,导入电子病历及医疗管理系统,运用数字科技提供优质护理服务,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便是其中之一。
青岛附医始建于1898 年, 是青岛市最大的综合性教学医院,也是山东省东部区域医疗中心, 目前共设有3个院区, 开放床位2,640张,为跟上数字医疗的趋势,青岛附医决定建构移动医疗照护与床边信息终端设备,于2013年导入研华移动医疗推车AMiS50,为病患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目前院内共有450台移动医疗推车,其中300台为护理人员使用、150台供住院医师使用。
研华中国区数字医疗行业开发经理林钦裕指出,青岛附医将AMiS50定位为医护人员的移动工作站,护理人员在执行医疗照护作业时,经由推车上的电脑存取医疗信息系统(HIS)和用药软件,除了确保用药安全,还能直接记录病患当下的生理信息(如:体温、血压),不需要回到护理工作站再重新输入,自然也就不必在病房与护理工作站间来回奔波,可以花较多时间关注病患的身体状况或回应其需求,而当病患经常看到护士在病房照护,满意度也会跟着提升。
至于住院医师在查房时,也可经由移动医疗推车开立医嘱、调阅数据、向病患解说病情等,或是做为主治医师的临床教学工具。林钦裕指出,现今有部分医院使用平板电脑取代移动医疗推车,供医师查房时使用,其中又以iPad使用比例最高,这种做法看似方便,背后却潜藏着风险,首先一般平板电脑为商用电子产品,在使用安全与稳定性上难免有疑虑;再者很多医疗行为需要双手同时进行,此时原本拿在手上的平板电脑该放在哪里?
专为医疗应用设计AMiS-50 品质稳定又安全
反观AMiS50乃是针对医疗应用而开发,不仅没有这样的问题,而且质量佳又稳定,符合IEC606011、EN60601及UL606011等电气医疗设备的安规标准,在使用上不会有安全疑虑。
研华数字医疗事业处产品经理王智晖表示,AMiS50使用研华既有主机板进行改造,电脑本体为一体成形设计,体积小,散热快,没有风扇、连接线与缝隙,不容易累积灰尘,可以有效做好感染控制,且研华也提供智能管理平台,可同时监控255台移动医疗推车,降低管理成本。
不过,在导入移动医疗推车时,青岛附医却遇到两个问题,第一是无线AP的切换,移动医疗推车在正常状况下行进时会自动切换无线AP,确保能随时连上网络,但若无线AP 布建的位置不够完善,会发生无法自动切换、推到某个区域却不能联网的状况,因此在实际导入时必须严谨地测试与调校,才能避免发生无法联网的情形。
第二是护理配件定制化,将AMiS50标准配备1U高度的药盒,改成2U抽屉并设计点滴架,满足青岛附医必须在推车上置放点滴的需求。
王智晖强调,研华在开发智能医疗解决方案前,做过深入的市场研究,透过经销商意见回馈、业务员亲自拜访终端使用者、产学合作等各种方式来掌握市场需求,因此AMiS50与其他竞争者有显着差异,其中最主要的差异就是电池与整车技术。
先就电池技术来看,一般推车超过80%使用的是铅酸电池,推车总重量达15公斤,且电池寿命大约只有半年左右,研华AMiS50改用磷酸锂铁电池,在电池轻量化的同时,也减轻推车重量变成只有8公斤,几乎是传统做法的一半,续航力同样可到8?10个小时。
再者,其他厂商没有从电脑到整车的技术,可能电脑、车体、零件各自向不同厂商采购,而研华却是整车自行开发,包括电脑与车体本身,都是由研华设计生产与整合,不仅整合问题少,维修也快速方便,遇到任何问题只要找单一窗口也就是研华服务即可,林钦裕进一步指出,目前研华在大陆有62个服务站,相当于各省都有保修据点,服务的质量与效率都在水准之上。
最后,由于每家医院每个门诊科别对移动医疗推车的需求,为此,研华特别将AMiS50上的护理配件改成模块化设计,满足不同科室的不同需求。研华投入数字医疗领域已行之有年,挟着了解使用者需求与丰富经验的优势,不仅成为青岛附医的最佳选择,也是其他医院打造优质医护服务最佳的合作夥伴。(本文由研华科技提供,林稼弘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