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材市场潜力大 智能应用 影音
Microchip
ADI

移动医材市场潜力大

  • DIGITIMES企划

医院有许多医疗器材都需要提升移动性,以提升医疗品质。(Wikipedia)
医院有许多医疗器材都需要提升移动性,以提升医疗品质。(Wikipedia)

随着移动设备的逐渐普及,以及App容易取得及使用便捷性大幅提升,不但愈来愈多的使用者,已经开始将移动设备视为健康工具(Health Tools),并用来进行健康数据追踪、记录及管理,更逐渐养成透过移动设备联网,纪录或分享健康信息的习惯,比重更呈现逐年成长的趋势。

但由于以消费市场为主的移动医疗产品,若要符合各国法规规定,功能将会大为受限,信息蒐集准确性也会受到影响,许多涉及敏感个资的信息,更是无法存取,导致产品技术进入门槛因此降低,产品差异性也相当有限,如果没有强大的品牌魅力及行销预算,台湾厂商很难与国际大厂竞争。

生理检测器材产品如血压计,过去曾是台湾优势产品,如今优势不再,需透过资通讯科技提升产品附加价值,才能提升竞争力。(freestockphotos)

生理检测器材产品如血压计,过去曾是台湾优势产品,如今优势不再,需透过资通讯科技提升产品附加价值,才能提升竞争力。(freestockphotos)

但另一方面,移动医疗产品领域还有临床医疗端可以发展,而且相对于药品从研发到上市,大约需要10年的时间,医疗器材的研发及核准周期要短许多,一般而言只要三到五年左右,如果属于创新类器材,核准速度还可能更快,研发失败的风险,也比药品研发来得小。

更重要的是,药品进入人体后所可能出现的反应难以预期,即使临床实验做的再仔细,都很难避免医疗纠纷,移动医疗装置的应用,多半是以蒐集及检测医疗信息为主,造成病患健康风险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也有助于不熟悉医疗领域的业者投入。

医疗器材的分类及管理

医療器材产业是一个产品种類多样、技术領域且产品范围广泛的特殊产业,世界各国对此产业并未有一致的定义,我国则大致參照美国之定义,在药事法第十三条规定医療器材为:包括诊断、治療、减轻或直接预防人類疾病,或足以影响人類身体结构及机能之仪器、器械、用具及其附件、配件、零件。

目前台湾医療器材产业共分诊断与监测用医療器材、手术与治療用医療器材、辅助/修补用医療器材、体外诊断器材和其他類医療器材五大類。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地区,对于医疗器材的定义也有所不同,以国内大陆为例,根据 2014年6月1日生效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只要是以医疗为目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的各种物品,都可归类为医疗器材。

根据国内大陆的定义,穿戴产品如果只是记录运动数据,就不属于医疗器材,但如果有蒐集血压、心率、血糖等指标,就算是医疗器材;至于App的功能,如果储存和处理输入的数据(非直接从人体或人体样本获得),就不属于医疗器材;但如果处理的数据,是直接来自于人体或人体样本,就会被视为医疗器材。

至于医疗器材的管理,各国规定也有所不同,但一般而言,主要是依据风险程度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ClassⅠ)为轻度风险,由于器材本身的特性便已具备安全之可靠性,只要进行常规管理(如台湾就有GMP规范)即可;第二等级(ClassⅡ)为中度风险;常规规范已不足以确保医療器材本身的安全、功效及性能品质之可靠性,因此必须透过特殊的性能标准(Performance standard)检验;第三等级(ClassⅢ)为高度风险,医療器材本身之性能与可靠度,都尚待审慎观察,产品必须另外做实际的科学性评估,经常需要临床试验的数据来支持才能上市。

参考目前厂商的研发进度,移动医疗产品多半是以诊断与监测用医疗器材为主。根据工研院IEK统计数据显示,2015 年第一季我国医材产业产值为新台币219 亿元,其中诊断与监测类医材产值为15.7 亿元,受到生理检测器材与医学影像装置产品出口减少影响,再加上淡季影响下,产值较上季大幅减少29%,而使得产值较去年同期减少7%。

IEK指出,生理检测器材产品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等为主,过去为台湾优势产品,由于后进入厂商技术提升后的价格竞争策略,再加上台湾厂商多将生产基地移至国内大陆,出口金额下滑,较去年同期呈现双位数的衰退。

另一个与移动医疗装置关系较为密切的领域,则是体外诊断医材产业。体外诊断类医材2015年第一季产值为新台币41.6亿元,较2014第四季产值新台币41.2亿元,呈现1%的成长,更较2014年同期呈现16.7%的大幅成长,产品则是以血糖机与血糖试片等血糖监测产品为主,占此类别比重约75%,是主要出口品项。

展望2015年,IEK认为,在欧美市场经济不确定性降低,全球高龄化加剧带动相关产品需求,加上血糖监测产品在美国市场回温以及新市场拓展有成下逐渐回温,台湾医疗器材在2015年的表现,可望比2014还好,预估年产值可达新台币923.3亿元,年成长率为6.8%。

国内大陆市场有利新创企业表现

台湾医疗器材产值目前虽仍未达新台币千亿元,但善用半导体、云端运算、物联网等移动科技,将有助于突破过去较为保守,产品变化有限的医疗器材市场。

事实上,医疗器材市场正因为导入许多科技而正在快速成长。以国内大陆市场为例,根据「2013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状况蓝皮书」,自2001年至2012年,国内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由人民币179亿元,成长到1,700亿元,剔除物价因素影响,12年间成长了近9.4倍。

由于在全球市场,器材和药品的消费额比例大约为1:1,而大陆的医疗器械消费,目前仅占到药品约14%,显示国内的医疗器材市场,仍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加上大陆目前的医疗器材,尚未取得绝对的领先地位,在市场尚未被垄断之前,有至于发展医疗器材的企业,也有更大的表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