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台积」看台积电扩大赴美 蒋尚义、林本坚直言不讳 智能应用 影音
优立测
Touch Taiwan

「老台积」看台积电扩大赴美 蒋尚义、林本坚直言不讳

  • 陈玉娟新竹

「台积研发六骑士」两大将林本坚、蒋尚义久违同框,替退休教授施惠新书站台。陈玉娟摄
「台积研发六骑士」两大将林本坚、蒋尚义久违同框,替退休教授施惠新书站台。陈玉娟摄

「老台积」怎麽看现在台积电成为地缘政治兵家必争之地的现实?

台积前共同营运长「蒋爸」蒋尚义、台积前研发副总「浸润式微影之父」林本坚难得同框,他们两位都是当初名闻遐迩的「台积研发六骑士」。

时光物换星移,蒋尚义目前担任富士康半导体策略长,林本坚则是现任清大半导体学院院长。

针对半导体人才培育、台积电赴美投资、昔日强敌英特尔(Intel)处境,以及美中冲突下的中国半导体发展,蒋尚义与林本坚都分享了独特看法。

台积赴美大投资 两人同感不意外

日前台积电宣布增加1,000亿美元扩大投资美国,新建3座晶圆厂、2座先进封装设施及1间研发中心。

对于这个消息,蒋尚义表示:「其实并不惊讶,因为此情势是在预期中,迟早会发生。」

蒋尚义说,其实之前就有人开玩笑地说,美国半导体花那麽多钱做不起来,不如直接拿下台湾还比较有效率,省事多了,这背后显见台湾所背负的巨大地缘政治压力。美国、中国都是这麽想的,也是这样想,对方会如此做,因此台湾成为两大国的主要标的,处于此辛苦的处境下。

林本坚也同感不意外,笑着说:「1,000亿美元只要万分之一给台湾半导体学院,就可以做好多事了。」

研发赴美相对棘手 个中甘苦台积最知

那麽,各界关心的是,台积电在美国设立首座千人研发中心,是否会助力美国研发能量提升呢?

林本坚则回应:「这问题很棘手,台积电应有一些拿捏。」

一直以来,台积电创立以来遇到很多挑战,但都一一克服,每关都看起来很艰难,蒋尚义和团队就度过很多关卡。现在就看魏哲家,而创始人张忠谋也是会贡献一些意见。「台积电现在并不是没有希望。」

近日科技研究机构TechInsights认为,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厂「Fab 21」的晶圆制造成本,其实只比台湾同级晶圆厂贵10%。

蒋尚义则说明:「台积电在美国厂投入的心血超乎想像。」

为了美国厂的建置,台积电派出精锐部队前往。其实3月初时,蒋尚义就在美国机场遇到王英郎等,他们连饭都来不及吃,就赶着上飞机,台积电美国厂有多辛苦,外界很难体会了解,只有台积自己最清楚。

晶圆代工成本策略 台湾生产仍最划算

再来谈谈成本问题。

蒋尚义表示,半导体晶圆代工厂在最基本竞争力上,有一个最清楚的条件,就是规模越大,才能把成本降低。

至少要先做到这个,而其他还有比重相当高的设备折旧、工作文化与效率等,当中所涵盖的成本计算是非常复杂的。

简单来看,台湾竹科、中科与南科等各据点都可以互相支持,人力坐高铁很快就到,设备材料等有车子在各厂穿梭支持。

且若是竹科厂区的设备当掉了,相关工程师与供应链协力厂商都是「24小时On Call」,打个电话马上就迅速前往厂区,基本上也都不会住太远,因为产线一停下来,就是庞大损失。

但未来在美国厂区,恐怕看不到这样的景况。按法规与工作文化,厂区设备有事,等人来修要花不少时间,若是晚上半夜,更可能是「隔日再来」。长期损失是难以想像的。

蒋尚义直言:
 


也就是说,晶圆厂营运,最好就是半导体产业链集中度高,目前成本上还是台湾最划算。

当年,创始人张忠谋交付蒋尚义评估在美国设厂的成本,当时去了纽约、德州及亚利桑那州。

蒋尚义说,纽约当然是最贵的,完全不列入考虑,当时是另两州好些,但成本还是很高,因此也就不了了之。

而多年后,台积电终究还是到美国扩厂了,未来6座厂产能即使全开出来,虽有了规模,但成本能不能压低,很难说。蒋尚义仍强调,至今仍认为台湾生产最划算。

 
责任编辑:何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