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帆软助力企业搭建经营、数据、管理三位一体架构 迈向BI驱动 智能应用 影音
Smiths Connectors
DForum0808

台湾帆软助力企业搭建经营、数据、管理三位一体架构 迈向BI驱动

  • 尤嘉禾台北

帆软商业智能(BI)产品FineReport以及FineBI拥有更便捷的移动端报表及分析结果查看。帆软
帆软商业智能(BI)产品FineReport以及FineBI拥有更便捷的移动端报表及分析结果查看。帆软

数码转型已经是不可逆的潮流,也是企业当前的头号任务,但许多企业虽然意识到转型的重要性,也开始有所移动,却因为认知不足、缺乏战略性的规划与资源投入,导致数码转型只能停留在表面,亦即虽然导入不少新的软件系统或技术,但这些数码工具却无法真正提升经营效益。

为协助企业突破挑战,台湾帆软于日前举办「数码转型|经营管理与数码工具融合的最佳实践」在线论坛,聚焦数码转型、商业智能及数码架构三大领域,重新探讨企业的数码转型之路。

帆软商业智能(BI)产品FineReport以及FineBI皆适用于企业多样需求的各类报表。帆软

帆软商业智能(BI)产品FineReport以及FineBI皆适用于企业多样需求的各类报表。帆软

数码转型发展3阶段

台湾帆软客户成功经理朱郁文表示,数码转型可以为企业带来提高决策效率、降低成本、优化流程、优化客户体验、提升产品品质等效益,而在数码转型过程中,IT的角色通常出现追随、协同和引领三阶段变化。

在第一个追随阶段,IT部门扮演支持性角色,根据各部门所提出的具体需求提供技术解决方案。而第二个协同阶段,IT部门和业务单位合更紧密地合作,IT人员甚至会直接嵌入到各个部门中,参与生产流程、报表制作和流程优化。到了第三个引领阶段,IT部门开始通过数据和技术引导业务发展,他们不再只是资源提供者,而是主动引入新技术和创新应用,帮助企业透过生产、经营等数据,做出更周全、智能的决策,让企业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以商业智能为引擎,实践用数据驱动业务变革的目标

从第三阶段来看,数据不再只是提供给单一部门使用的工具,更是用来驱动公司业务变革的因子,而商业智能(BI)则是达成此目标的关键策略。

商业智能(BI)的核心功能包括数据清洗、整合、可视化分析和报表生成,透过BI报表可视化呈现公司营运状况,帮助高层管理者快速了解目前现况及正面临哪些问题,进而加快决策效率与精准度。

过去在Excel报表年代,通常是召开例行性会议之前,或是老板主动提出要求时,员工才会手动汇整数据并使用Excel制作成报表,不仅数据有时间差、不易阅读,也相当耗费时间,制作过程也及易出现数据错误,而且管理者只能被动等待员工提供报表。但BI可以自动蒐集各个系统的数据并制作成仪表板(Dashboard)、分析报表和明细表,不仅避免了手工报表可能出现的人为失误,管理者也可以主动且多角度的浏览公司实时经营数据,不需要等待他人汇整报告,对于员工及主管来说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在企业中,智能的报表系统可以适用于多种需求及不同人群,朱郁文说明,仪表板主要用于展示核心数据和指标,如:年度营收达成率、客户成长率等,提供给最高层的决策管理者掌握公司营运绩效。分析报表则是按照部门别做分析或比较,提供部门管理者了解造成绩效好或不好的原因。明细表则可进一步点出哪个时间点或哪个人身上发生问题,让位在第一线或现场的主管可以去找到问题并加以改善。

打造经营、数据、管理三位一体的数码化架构

企业若希望将BI导入的成效发挥到极致,除了选择一个好的工具外,如:台湾帆软的企业战情室报表软件FineReport、自助式分析BI工具FineBI等,更要打造经营、数据、管理三位一体的数码化架构,让经营数据化、再由数据驱动管理,形成一个可以推动营运成长的循环。

朱郁文指出,企业运作仰仗CRM、ERP、WMS、PLM、MES等各种不同系统,这些系统每天都会产生很多数据,这些数据都要进到BI系统中才能做完整分析,但对IT人员而言,异质系统的数据汇整与整合却是一个极大挑战,经常遇到数据不乾净、数据无法比对等问题。

对此,台湾帆软于近年来推出一站式数据整合平台FineDataLink,其作为一款高效的数据整合工具,可以不断把数据从源系统中抽取出来,再传送至数据仓储中进行各类数据应用。值得一提的是,在数据库管理上,早期很多企业会省略数据仓储的建置,将源头数据直接传到应用端,但随着数据量成长到一定规模后,应用端的绩效表现就会渐渐受到影响、报表生成时间越拉越长。

因此站在长远角度来看,企业还是需要一座数据仓储,用来存放清洗、整顿过的源数据,这也有助于日后导入人工智能应用,因为品质差、没有清理过的数据,无法做为AI模型的训练数据集,即便喂给AI模型,所产出的结果也无法为企业营运带来助益。

从导入案例看BI成效:提升报表效率、及早预警风险并找出原因

朱郁文进一步分享制造业导入台湾帆软解决方案的应用案例,展示企业导入商业智能后的3大效益。

第一是提升报表效率与实时性。某制造业因为MES数据量非常庞大,使得员工每次遇到公司要召开例行性会议时,就会提前一天开始蒐集与处理数据,导致报表数据不够实时,但是透过FineDataLink进行全量更新与数据汇总,不仅可以实时取得最新数据,也不必提前作业,大幅提升报表产出效率。

第二是及早预警风险。某制造业在导入台湾帆软解决方案后,线上就能看到数据并掌握工厂目前运作状况,一旦发现问题时也能直接打电话给相关负责人并要求其加以处理。「不是只有管理决策时才需要使用BI,透过BI数据洞察也能及早预警工厂或产线设备的运作风险,」朱郁文强调,BI是一个全方位的企业管理工具,可以支持公司内部从市场洞察、行销、生产与品质管控等各个环节。

第三为协助企业一层层抽丝剥茧找出问题背后的原因。举例来说,某公司发现销售毛利下滑,但迟迟找不出原因,透过BI分析才发现某一项产品已经调整售价,但业务单位并不知晓,仍使用旧价格贩售给客户,导致毛利下滑。

迎向数码转型浪潮,企业唯有清楚数码转型的核心目标,善用好的BI工具进行数据统一管理和共享,提升数据分析和决策能力,才能在未来市场上持续保有竞争力并实现创新。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