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病历业者争鸣 获利模式是胜出关键
医疗院所推动信息化已行之有年,以医疗应用为主的科技软硬件业者,多如繁星,许多大型医疗院所正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但由于建置成本高,想要推到中小型医疗院所市场,仍有一定程度的阻力。以美国医疗市场为例,SK&A谘询公司调查发现,截至2014年1月,社区内独立开诊的医生电子病历系统使用率大约只有61%。
为了加速推动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服务,许多国家政府开始透过补贴、奖励甚至罚款等方式的引导下,如美国总统欧巴马在2009年签署的「美国复苏与重新投资法案(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就将电子病历系统的推广列入法案的重要内容,医生必须证明电子病历能够满足老年保险和救助保险中心(Center for 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s;CMS)的10个核心指标,以及在10个「选择性指标」中的5个,除此之外,诊所还需要汇报3个核心临床品质指标以及3个额外的临床指标,若能达标,就会得到适当的奖励,反之就会遭致处罚。
CMS具体的激励和惩罚方式,包括从2011年开始,医生如果能够连续5年证明电子病历已经达标,就可获得最高4.4万美元的激励奖金。反之,从2015年开始,对于没有使用电子病历,或是虽有导入电子病历,绩效却没有达标的医生,CMS将会从每年的报销中,减少1%?5%的报销金额作为罚款。
由于CMS掌握美国政府医疗支出的金额相当庞大,除了管理老年及救助保险外,还包括各州的儿童健康保险专案,同时还负责医疗机构的品质和患者满意度数据的收集和监管,2015年全年总预算高达8,973.5亿美元,光是电子病历建置的预算,保守估计可达60?100亿美元,CMS推动电子病历的态度,可说是动见观瞻,对于电子病历在全球能否普及,有着相当关键性的影响,美国电子病历业者的商业模式,也就成为电子病历市场的重要指标。
电子病历系统各有特色
为了能够抢食美国中小型医疗院所的电子病历市场,许多科技业者纷纷提出各种策略,其中又以「免费」成为敲开社区内独立执业医生大门的利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业者就是Practice Fusion。
2005年成立的Practice Fusion,在2014年就已跻身门诊电子病历使用第6名,市场占有率达到2.9%,超过很多传统厂商,成为成长速度最快的门诊电子病历系统。
Practice Fusion系统其实只有家庭医生诊疗的基本功能,其成功秘诀在于「免费」,有效降低许多医生的疑虑,大幅降低进入市场的障碍。至于Practice Fusion的获利模式,除了依靠药商广告外,Practice Fusion还和全美7万家药店及300多家实验室和影像中心连接,从中抽取的加盟费,也是其收入来源之一。
尽管Practice Fusion的免费模式,获得巨大的成功,但还是有业者相信,产品特色及功能才是王道。如DrChrono的电子病历系统,最大特色在于可同时在iPad和电脑之间同步更新,医生可以直接使用iPad和患者交流,在诊疗时记录患者体徵、诊断、病史、用药等信息后,这些信息就会透过云端服务平台同步到电脑上。
此外,患者在诊间等待时,就可以利用前台提供的iPad填写个人信息、病史等信息,可节省时间和重复输入记录的情况。诊间的工作人员还可利用电脑操作挂号、报帐及转诊等功能,相较于Practice Fusion,DrChrono功能显然更加强大和全面,操作也更为简便和舒适。
电子病历的重要性,其实不仅仅只是数据纪录而已,更是整个诊疗流程的关键,同时也是许多医疗服务如保险保障的重要依据,因此就有业者致力于将电子病历整合至诊疗流程及保险报帐的流程中,而不只是强调功能而已。
如AthenaHealth的系统从挂号开始,就可以针对患者的保险及需要支付的金额进行确认;Carecloud的系统则是更加重视患者在医生诊室的诊疗流程,除了为医生提供移动终端装置的工作管理界面外,在患者诊疗、记录病历的过程中,还可透过选择关键字或是已经设置好的范本,完成快速记录。
ElationEMR的系统则是强调强大的搜索功能,尽可能的显示患者的个人信息和以往诊疗结果,医生可以透过搜索关键字的方式,搜索患者体徵或症状,搜索的结果还会用不同的颜色提示医生患者的状况,还可进一步排序,让医生更容易掌握患者的病史和就医历史。
Modernizing Medicine则是致力于定制化服务,包括皮肤科、眼科、骨科、整形科、耳鼻喉科、消化科、泌尿科、风湿科和美容科,不同科别的使用界面都各不相同,同时也提供类似DrChrono可以在iPad直接记录诊疗情况,同时也可直接和PC同步的服务。Eclinialworks则是强调患者也可以透过终端装置及时查看核对医疗费用诊疗结果,并和医生实时沟通。
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将是关键
虽然不同的业者都有各自强调的特色,但电子病历系统基本上需要提供的核心功能,不外乎挂号、处理患者个人数据、病史、和诊疗记录、开立电子处方、连接实验室和影像中心、与保险公司连接报帐、与患者沟通等功能,产品差异性其实有限,能否有效打进医疗市场,端视业者能否提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方便性,提高医疗品质,让医疗信息在患者和医生之间,以及医生与医生之间沟通更加顺畅,更加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