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能企业 提昇营运竞争力
受到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不仅外贸产业出口受阻,内需产业也面临消费意愿低落的问题,企业若想要提升营运绩效,经营决策的过程必须更具智能,快速反应市场需求,才能提升营运效率。
什麽样的企业,才算是智能企业呢?虽然目前管理学界并没有统一的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智能企业至少要透过建构学习性组织,以提升自我学习及自我完善的能力。
因为现今的市场是动态,而非静态,无论企业的战略、人员和流程,都必须随着市场和客户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此外,一旦组织或人员产生适当的作法或决策,也必须能够透过管理流程快速复制,让成功经验得以迅速分享。
建立学习性组织 让企业拥有智能
为了建构出智能企业,包括人员意识、IT工具和企业制度与文化,都需要同时因应。在人员意识方面,员工应该要有更全面的管理思维,不能存在本位主义,才能够从公司整体角度思考,提出好的建议。员工更必须有协作意识,企业的策略和制度,才能够得到完整的贯彻实施。此外,员工更需要具有学习意识,企业的能力才能够不断成长。
但在人员能力不断成长的同时,许多信息也会因此快速累积,IBM全球副总裁兼IBM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王阳指出,企业早已拥有大量数据,但必须要投入财力、人力等资源来管理这些海量数据,才能避免形成企业内的信息孤岛。
因此,要建构一个智能的企业,企业应该拥有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才能具备新锐的洞察力。而在管理信息的过程中,需要抽取、分析数据,甚至要从数据信息当中提炼创新技术,才能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巨大帮助。
另一个智能企业不可或缺的能力,就是互动及分享。虽然通讯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让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企业之间可以轻易的相互连接,相互的传送及共享数据。但在面对崭新的业务类型和模式的需求时,能否实时应对,灵活调整业务流程,保证企业正常健康的运行,数据在分享的过程,必须能更灵活的运作,才能让企业能够满足现代人生活及工作的需求。
王阳指出,智能企业的业务流程必须是动态的,而这个动态架构必须是智能的、安全的,同时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才能让企业在面对当下经济、市场环境瞬息万变的情况下,能让企业内部的所有流程都能够快速回应。
因此,在企业在部署和运移动态IT架构时,更需要考虑如何针对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采取什麽样的移动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快速回应市场和需求变化,才能兼顾控制营运成本及提升回应速度这两大智能企业的目标,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兼顾降低营运成本及敏捷回应能力
但微软(Microsoft)指出,控制成本与增加回应度,通常是彼此矛盾的。尤其是已经有一定规模的企业,IT预算的成长幅度通常非常缓慢,但新的期望却往往以倍数成长,此外,企业既有的IT环境往往会持续占用大多数的预算,真正能用在企业需求殷切的重要成长范围,其实相当有限。
为了提升企业敏捷度,并且结合IT与业务的共同目标,CIO必须要在不牺牲IT部门生产力的前提下,制定业务生产力的策略。CIO主要面临的挑战,是必须要做得更多,包括安全与管理需求增加,延伸既有系统的需求增加,执行策略业务活动并简化日趋复杂的基础建设系统等,但IT预算却可能不增反减。
因此,智能企业的IT部门,应该是能藉由适当地提升业务生产力,同时增加IT生产力。微软认为,CIO要达成前述目标,必须要考虑四个方向:降低采购与建置成本、改善安全与管理、延伸企业既有资产及为策略业务活动重新定位IT资源。这四个方向也正符合凯捷管理顾问所提出的三大目标。因此,智能企业的IT基础建设,自然也必须考虑能够有助于发想和创造新业务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建立制度 推广文化
智能企业的智能来源,一方面是来自于企业内部知识,这部分知识主要存在于员工的大脑中。另外一个就是企业外部知识,主要来自于行业组织和竞争对手。因此,知识管理中的知识采集和知识共享,往往是智能企业建构的必备项目。知识采集可将企业外部知识,转化为企业内部知识,知识共享的过程,则可将企业内员工的知识,转化为企业本身的组织知识。
智能企业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高效的协同,这就取决于协同工作流的能力,我们如果把我们日常制定的流程电子化就会大大提高企业内部流程的运行效率。同时能够提高员工之间的协作水准。
除了建立学习性组织及善用IT工具外,企业文化的推广,更是智能企业建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点。企业文化的推广,除了靠人的宣传以外,还要营造一种氛围,让这种氛围每天萦绕在员工周围。企业IT部门应该肩负起这个使命。如建立企业入口网站,承载企业文化的传播,让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就能感受到企业文化。
智能企业强调的文化,主要有执行力、快乐工作、学习与创造等。除了透过宣导、教育训练和IT工具进行传播和保护外,智能企业同时还需要通过制度不断的进行强化,才能在企业员工中快速内化,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