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尺寸触控面板暨多点触控技术与应用
3M拥有多项触控技术,包括Dispersive Signal Technology (DST,扩散信号技术)、表面电容技术和投射电容多点触控技术。表面电容技术支持5寸到32寸涵盖大、中、小尺寸,DST支持大尺寸32寸到46寸,19寸宽屏幕可提供表面电容技术开发工具。
非扩散波和扩散波有何不同?非扩散波的每个波速为常数,例如人说话的声波就是。扩散波的每个波速都不同,高频波的速度快,低频波的速度慢,例如地震,就是先垂直晃动再水平晃动。
Dispersive Signal Technology所利用的原理类似地震震波扩散,当地震发生时,震央并不在地表而在某一个深度,随即往四面八方扩散;同样地,当手指触控屏幕时,震波也非表面地向四面八方扩散出去,而DST技术即利用此扩散,当震波扩散到面板4个角上的感压元件时,传感器将信号传到背后DSP计算震央,也就是手指的位置。
DST可以应用在超大尺寸触控屏幕,3M提供32寸到46寸的解决方案。DST也是由3M独家开发出来创新具专利的技术。它的特点包括:快速、正确且可重覆触控反应、因为计算非表面的波动,因此操作不会受到表面损伤的影响、输入是很弹性的、可以用静态物体或其他触控方式触控方式,还有一些优异的光学特性、适用于多种尺寸。
DST运作原理为,用指尖或笔尖触碰玻璃基板,造成波动,这个波动随即以幅射方式透过基板由接触点向边缘传出去。接着,在基板4个角的传感器将波动能量转换为电子信号,透过先进的数码信号处理器(DSP),可以用扩散修正演算法分析信号并纪录正确的触控点。
3M现在提供32寸、40寸、42寸和46寸DST技术,有极佳的光学表现(92%透光率)和化学性强化玻璃,防眩表面处理,双界面控制器。
另外,大尺寸屏幕在应用上常常需要平躺下来,躺平就会有脏东西,但许多触控技术很怕脏东西卡住,DST就没有这个问题。
表面电容技术
表面电容技术通常应用于像7-eleven类全年无休的公共场所,因此需要高靠度、高耐用度和高性能。表面电容技术如何运作呢?ITO玻璃的4角放电,在表面形成一个均匀的现场,当一导电物体,例如手指接触面板时,会吸走小量电流,EXII控制器接着就依被吸走的比例计算出触控点的X、Y座标,并将此结果传到PC。
ClearTekⅡ透光度为91.5%,其表面并有抗眩抗反射处理,目前各类型触控技术还没有哪一种透光度较此为高。且表层有防刮、防污处理,又容易擦拭,ClearTekII触控屏幕结合EXII控制器能够提供最大的正确性。
投射电容多点触控
有别于业界大部分提供的2点触控,3M在2009年发表了10点触控技术,现在就看软件是不是能够跟进。
能够提供多点触控的技术包括投射电容、CCD光学、利用全反射方式的FTIR,关键在速度,20毫秒内的反应时间是业界标准。
投射电容触控技术的传感器以矩阵排列,控制器可以同时侦测出各个触控点的XY座标位置。现在的问题是,什麽应用有必要用到10点?这是技术开发出来是否能实现的最关键问题。
- 德州仪器为业界最低功耗 16 位元 DSP 平台新增两款元件 提供可擕式装置更高的整合度 并使效能锐增 20%
- CEVA和Gennum旗下Snowbush IP部门联手 为嵌入式存储应用提供完整的SAS 2.0 IP解决方案
- ZIILABS 与 ARM 展示新一代 1080P 蓝光等级 HDTV 家庭娱乐产品
- ZIILABS 与 ARM 展示新一代 1080P 蓝光等级 HDTV 家庭娱乐产品
- MCU发展亦不可忽视平台标准化与高度整合化趋势
- 预约2010 NI 免费实机课程 提升职场技术能力
- 虹晶科技捐赠成大芯片系统研发中心SoC验证发展系统
- 中大尺寸触控面板暨多点触控技术与应用
- DIGITIMES Research专栏:次时代PSoC产品功能跃进 可望分食FPGA市场
- 博通(Broadcom)发表具突破性移动功率与效能的 1080p 多媒体处理器
- 台湾万亿宏电子获MIPS处理器IP授权开发先进多媒体应用
- 德州仪器超低功耗 MSP430 MCU 协助 Swimovate 推出突破性的运动手表 重新定义游泳训练
- 慧荣科技NB Cam芯片2009奏凯歌 深耕Scale-Up及Zoom-In/Out硬件效能 成功开疆辟土
- 满足多媒体应用需求 移动设备多处理器整合趋势
- Microchip推出可在高达150° C环境下操作 业界最广泛的半导体产品组合
- 应用于移动多媒体装置影像芯片技术新趋势
- INVENSENSE推出低于3美元的全球首例单一芯片三轴数码陀螺仪
- Silicon Labs 高整合度8位元微控制器 大幅降低汽车电子的系统成本
- 让每个屏幕都能看电视 Hybrid TV为今后电视发展必然方向
- NI 针对杂讯频率响应分析作业 进一步强化声音与振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