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化社会衍生智能社区照护需求 居家监测技术重要性日增 智能应用 影音
台达-半导体论坛
DForum0227

高龄化社会衍生智能社区照护需求 居家监测技术重要性日增

  • 魏淑芳

副总统陈建仁参访社区照顾咖啡馆「有本生活坊」,并实地参观,了解「有本生活坊」为社区银发族所提供的照护设施与服务。Wikimedia
副总统陈建仁参访社区照顾咖啡馆「有本生活坊」,并实地参观,了解「有本生活坊」为社区银发族所提供的照护设施与服务。Wikimedia

由于医疗技术发展快速,公共卫生环境不断改善,人类的预期寿命不断提高,连带也造成人口持续成长与人口结构变迁的结果。依据联合国估计,世界人口于2010年已达70亿,预计在2050年就会突破90亿大关。

除人口增加外,世界人口结构也正产生区域性急剧变化,联合国「2011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指出,从1950至2010年的60年间,已开发国家人口预期寿命增加11岁;中度开发国家增加26岁,低度开发国家增加19.5岁,人口老化及少子女化,不但导致下一代的抚养比提高、家计负担变重,也进一步地影响医疗与社会福利支出。

智能穿戴装置未来在智能社区照护可望扮演重要角色。Wikimedia

智能穿戴装置未来在智能社区照护可望扮演重要角色。Wikimedia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65岁以上人口达全国总人口数7%以上,称为「高龄化社会」。台湾虽非高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但却是高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国发会推估台湾在2019年将会跨入「高龄社会」,甚至预估到2026年,台湾的老年人口将突破20%门槛,走向超高龄社会。

为了应付高龄化浪潮,长期照顾服务法(简称长照服务法)已于2017年上路,也明确定义了长照服务的发展方向,如照顾服务向前延伸至预防阶段,向后延伸至安宁服务。除了长照1.0就已经提供的照顾服务、居家护理、复健服务、喘息服务、交通接送、辅具服务、营养餐饮、机构服务外,长照2.0还增加了失智照顾、原民社区整合、小规模多机能的照顾者服务据点。更重要的是,长照2.0在社区三级整合服务上,有更多的着力,包括社区预防照顾、预防/延缓失能、延伸出院准备及居家医疗。

换言之,长照2.0的重点就在于系统化建立社区整体照顾模式,使ABC各等级互相技术支持,使长照、医疗体系彼此串联。如需要日间照顾、居家服务等多样服务时,可以找A级的长照旗舰店;需要长照服务或日间托老时,A可以帮忙找B级的长照专卖店;需要预防失能、几小时的短暂照顾,A就会帮忙找C级的长照柑仔店帮忙;而且还会有社区巡回车在A、B、C之间来回穿梭。

为了让民众能在熟悉的社区与居家环境中获得健康照护与预防保健服务,线上健康照护(Telecare)、居家监测(Home Monitoring)等结合医疗照护、资通讯技术、电子化医疗器材等跨领域专业的医疗科技与服务产业,也就应运而生。

工研院IEK ITIS研究报告指出,近年来,全球健康照护产业型态发生变化,健康照护服务方式已从传统医院床边服务,转而以慢性病的居家照护或机构生活服务为主轴,关注的焦点也从急症治疗转而以预防保健的角度来思考健康照护体系的发展。

目前健康照护领域创新的服务模式,是利用居家监测之类的智能医疗科技,目标是要建立兼具科技含量与医材设备的完整生态系统(Ecosystem),可透过患者生理监测设备、穿戴设备、传感器和移动医疗(mHealth)等应用程序,使患者能在家中完整记录生理及日常监测数据,再透过科技介入与监控技术连结数据至医疗机构或家人,甚至是保险公司之间来进行数据交换与运用,同时埋入许多创价与定制化的服务能量。

如Vivify health结合设备厂商三星电子、电信厂商AT&T,以及医学顾问匹兹堡医学中心(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Medical Center)的投资合作照护模式(Investment in Collaborative Care Model),可透过云端数据库或平台储存来自病患的移动、日常以及医疗生理数据,还可以提供相关疾病的卫教影片,以及定制化的自动或互动功能,来增加病患参与度与使用率,进而提高疾病的治癒率或降低再住院率。

ITIS研究报告更指出,智能照护模式正从传统病床周边照护,转向自行携带设备(Bring Your Own Device;BYOD)于社区或居住环境中进行监测。意即对病患除了要做到生理监测之外,同时也必须对于环境、行为等状态进行监测,保险公司更期待透过客户自主性、完整性的量测与监控,促进病患健康外,更能达到有效降低医疗保险给付费用的目标。

如在亚洲乐龄智能生活展(Elder Care Asia)的日照中心展示馆中,就可看到现实打造的客厅、厨房、寝室、卫浴等居家生活共同场域,包括银发族自立生活辅具整合、居家照顾环境规划及改造、音乐照顾课程、助眠商品最新科技、趋势的银发乐龄商品等,都是智能社区照护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宅医疗学会赖晓虹医师表示,对于需要长期照护的病人来说,「家是最好的病房」,在台湾长照的个案中多以失能与失智为主,以失智症照护为例,如何透过非药物体验及照顾者资源整合,提供银发益智游戏,预防及延缓失智失能,甚至可能成为电玩业者可以思考的发展商机。

但即使将医疗照护资源转移到社区,仍然需要医院资源的配合,台北科技大学电子所特聘教授李仁贵指出,在医疗照护的发展上,医生与病患两端都有问题需要被解决。在医生的部分,主要是在医生接触不到病患(家中情况)时,要怎麽收集必要的信息?而医生平时看诊从病患收集到的数据,又要如何快速、方便的呈现给病患?

李仁贵认为,智能穿戴装置(如健康手环)可能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好选择,因为穿戴装置轻巧携带方便的特性,同时具有连续测量的功能,只要结合云端以及大数据的分析,就可让复杂的照护服务能更加完善。

未来如果能将量测仪器放进衣服中,让居住环境的传感器和身体结合成一个完整指标,不仅可以让病患可以更容易地掌握自己的生理状态,还可让病患并不会因为戴了手环而感觉被标签化,但这样的技术需要跨界合作,需要更多材料与电子、医工及纺织专家共同投入,穿戴式医材法规认证,也将成为智能社区照护未来发展的重要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