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使用传统压合设备?智能力道监控将开启制造新契机!
在制造技术越趋成熟的现今,人们很难将创新与硬件制造联想在一块。但来自德国的SCHMIDT Technology带着独家的「实时智能力道监控」技术,提供崭新的制程思维,帮助无数品牌于关键组装技术上获得重要创新与突破。
取代AOI光学识别
AOI自动光学识别是现今普遍用以管控品质的方式。但在许多制程里,AOI无法提供关键参数(譬如:拉拔力)的监测能力;同时因为先天限制,在视觉可及之外的范围,AOI也无法提供相关监测信息,或者必须利用多种不同面向的识别方式交叉比对,才能得到较具参考性的数据。
相较之下,实时力道监控提供一种更直接的监控方式,利用力道(force)、行程(stroke)、时间(time)三个维度信息实时建构出更完整的制程状态,将制造与监测合而为一,使监测站的良率损耗与成本降到最低,也不再受到视觉范围之限制。对于常有物件直接受力、硬加工组装的制程而言,实时力道监控无疑是更有效可靠、也更简易方便的监控模式。
精准力道控制突破制造常识架构
「折弯0.6mm不锈钢板至少需超过5吨力道」、「一模只能做4穴再多品质会不稳定」,诸如此类的「制造常识」充斥在人们周遭,却鲜少有人追根究柢这些常识的真实性。一方面固然受先入为主的思考架构局限,另一方面也受限于既有制造技术无法做到100%实时精准控制力道,当然也就无从验证这些制造常识的可信度。
如今透过实时力道监控技术的出现,技术人员可真正了解真实状态下的实时数据,再根据既有数据最佳化相关制造参数如力道行程等,进而提升制程效率,实现硬件制程上的全新创新。
举例而言,原先以为需超过5吨才能完成折弯的不锈钢板,运用实时力道监控后,却发现1.5吨之力道即可达成成品标准。则上至产品设计、模治具设计,下至设备、制程选择以及品质验证,都可根据1.5吨的制造条件做出相对应的调整,进而在人力、设备、能源成本上将效益最大化。
试想,如果原先认定只能做4穴的模具,利用实时力道监控的精准控制与数据反馈,发现其实可以做到6穴、8穴甚至更多,届时又会是一番什麽样的光景?
SCHMIDT Technology作为全世界最专业的压合组装设备制造商,运用德国诸多工业尖端概念,与完全符合未来4.0趋势的「实时智能力道监控」技术,协助台湾诸多业界朋友实现跨越新技术的里程碑。于2017年8月开始由浩阳工业代理进入台湾市场,2018年8月1~4日台北国际自动化工业大展将于南港展览馆1楼I1027展出。
- 博世力士乐展出工业4.0最新应用
- 洛克威尔自动化深耕在地 助台湾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 影像识别技术整合 成就高端自动驾驶技术基础
- 研华携手Nippon RAD 强化日本工业物联网市场布局
- 自动化风潮方兴未艾 注入智能化发展更添效益
- 奠定自动化基础 艾讯推出AI工厂解决方案
- 无人工厂时机未成熟 人机协作正主导制造未来
- 台北国际自动化工业大展 所罗门展出高精度掌上型机器人
- 参展规模历届之最 台北自动化展8/1-8/4隆重登场
- 由底层打造工业物联网 逐步实现智能制造系统效益
- 物联网刺激技术成长 打造传感器全新面貌
- 东佑达机械手追求「更完整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 igus耐弯曲电缆用于Fanuc机器人
- 小模块大学问 捷拓微型创新设计大幅提升产品性能
- 颠覆传统HMI架构 北尔电子Box2弹性与效能十足
- 施耐德电机EcoStruxure三层架构落实智能愿景
- 雷射导引AGV 以高弹性满足智能制造需求
- 善用专业分析软件 加速打造「智能制造」营运流程
- ABB Ability:提升数码能力,写下数码未来
- 8/10携手星展银行翻转制造 颠覆过往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