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物联网平台促进影像应用升级 智能应用 影音
Smiths Connectors
DForum0808

云端物联网平台促进影像应用升级

  • DIGITIMES企划

物联智能(ThroughTek)资深业务经理吴泓维(Kenny Wu)。
物联智能(ThroughTek)资深业务经理吴泓维(Kenny Wu)。

物联智能(ThroughTek)资深业务经理吴泓维(Kenny Wu)先生,于6月2日的物联网技术暨云端应用论坛针对如何利用物联网平台促进影像应用升级进行演说。首先他引用了来自爱立信消费者行为研究室的「2016十大热门消费者趋势报告」数据,说明网络正在改变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在线串流媒体兴起更是重要趋势之一,而未来影像应用将成为移动网络主要流量来源。根据统计青少年是串流媒体的原生代,其透过移动设备观看影音时间占总观看时间的59%,且目前约46%的青少年每日平均花费1小时以上时间观看YouTube,相较于2011成长近1.5倍。

此外,藉由分析物联智能Kalay平台运行的一千万台智能装置使用流量,吴泓维也分享了全球各区不同的使用习惯。举例来说,欧洲地区如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家,因用餐时间较晚,透过手机观看影像约于傍晚6点至8点用餐前时间;美国地区使用者因通勤时间长等原因,偏好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观看;大陆地区则因移动网络费率较高,使用者也倾向利用午休时间使用Wi-Fi进行联网;至于台湾地区因移动上网吃到饱方案盛行,所以几乎每个时段都有使用者观看设备实时影像,并未出现特别显着的使用高峰。吴泓维进一步说明透过类似这样的云端大数据分析,将有助于电信营运商或云端平台商了解各地区使用习惯,进而设计更适合的尖离峰费率或进行带宽调整。

智能应用由室内延伸至户外  低功耗装置成未来趋势

物联智能深耕IoT影像应用多年,现已由初期制造消费型影像监控产品转型为纯软件公司,并以Kalay云端服务平台协助OEM/ODM厂、品牌商、系统整合商等客户快速将产品智能化。目前,物联智能全球已服务超过1,000万个联网装置,且每月连线次数高达1.5亿,凭藉着业界累积多年丰富整合经验,吴泓维归纳出几点近期IoT产品趋势。

首先,物联网应用逐渐由室内延伸至户外,现在市面上IoT消费产品多数使用于室内如监控摄影机、家庭自动化系统等,但近期发现越来越多应用采用低功耗、轻薄短小的设计,像是行车记录器、运动摄影机、智能眼镜、无人机等应用,透过逐渐成熟的物联网技术,将拉长设备使用时间并加强联网稳定度。

此外,影像应用装置的画质要求将越来越高,从目前的720或1080P分辨率,未来可能提升至4K;至于功能方面,双向影音沟通和信息的实时性将是发展重点之一,以智能门铃为例,当门铃响起时,设备必须立即送出信息通知,并让用户透过手机App进行实时影音对话沟通,确认访客身份,如何透过云端传递实时数据,便成为物联网平台的重头戏。

吴泓维表示,物联智能长期观察市场发现IoT产业不能只靠单打独斗,而是需要一个庞大的生态系,凭藉着产业上下游合作,共同将完整Turnkey方案推向运营商、品牌商或消费者,而Kalay平台凭藉在市场上串接多样应用产品解决方案的经验,扮演着在品牌商与硬件制造商之间穿针引线的角色。

品牌客户可透过Kalay平台寻找适合的应用,而设备制造商除可合作单一产品外,也可以透过物联智能与其他厂商如智能门铃、行车记录器、智能冷气、空气清净机、照护机器人等合作,以建立完整且便利的IoT方案;对硬件制造商而言,Kalay平台可协助装置快速智能化,并提升其产品价值,进而将设备渗透到更多品牌商或代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