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外商为何逆势抢进台湾? 五大优势盖过地缘政治风险 智能应用 影音
TCA-新创徵件
ST Microsite

半导体外商为何逆势抢进台湾? 五大优势盖过地缘政治风险

  • 陈玉娟新竹

超微有意来台设立研发中心,经济部产业技术司近日证实超微已送件审查,补助细节则需再研议。李建梁摄(数据照)
超微有意来台设立研发中心,经济部产业技术司近日证实超微已送件审查,补助细节则需再研议。李建梁摄(数据照)

针对超微(AMD)有意来台设立研发中心,经济部产业技术司近日证实超微已送件审查,补助细节则需再研议,目前仍未批准申请。

台半导体供应链表示,不只是超微看上台湾,近年来台设立研发据点或建置新厂的外商不少,弹丸之地且又遭外媒与国际大厂认为是危险区域的台湾,魅力却不减反增,这可归功于五大优势。

其中,除了台积电大单磁吸吸效应外,随着AI大势快速来临,原本就与NVIDIA、超微及英特尔(Intel)等大厂合作关系紧密的台PC、服务器等供应链,地位扶摇直上。

如黄仁勳先前所说:「在这场AI革命中,台湾的角色多麽重要,NVDIAI与台湾一起成长,台湾拯救了NVIDIA。」

近年受到美中冲突加剧、3年疫情冲击,国内经济发展转弱,供应链全面开始重组,在法令、经营投资环境与生产成本大幅提升,国内全力扶植本土产业,以及ESG议题也开始发酵下,不少台厂与外商也都开始分散风险转移阵地,研发或生产重心转向东南亚、台韩等地。

以台厂为例,代工方面,在苹果(Apple)策略下,纬创、和硕纷淡化国内制造业务比重,另于半导体封测产业,继日月光投控退出国内,加速启动台湾、韩国与东南亚等全球多点布局后,后段测试大厂京元电也出售国内苏州厂。

此外,台积电则受到美中禁令限制,在国内制程技术与产能推进已到此为止。

另在外商部分,更是显见出走潮,半导体首当其冲,除了受管制的业者外,如高通(Qualcomm)也面临华为再起等挑战,先前在国内也进行裁员,环环相扣进而影响金融等众多产业。

面对全球政经环境动荡不安,国际大厂也积极另寻国内以外生产或研发等据点,除了东南亚外,遭遇外媒与大厂公开点明台湾是危机区域的台湾,来台投资设点的大厂不减反增,多方评估下,五大优势盖过地缘政治风险。

供应链直言,台湾背负台海危机压力,但优点却远远高于劣势,此由近年台商回流与国际大厂加码来台投资显见,台湾的吸引力包括:政府提供多方补助、法令完备、人才多元、整体成本相对低廉,以及拥有半导体与电子科技产业上下游完整供应链。

在半导体领域,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拥有过半市占,一举一动牵动全球半导体市供需与技术发展,按最新规划来看,先进制程与先进封装技术根留台湾不变,在台扩产计划持续,大单完全发挥磁吸效应。

除ASML进驻新北国际AI+智能园区后,2023年底科林研发(Lam Research)宣布在台设立先进节点及高端制程技术研发中心,加上应材持续加码台湾,全球前三大半导体设备厂全数到齐。

据估算,三大厂来台设立高端研发中心,可望新增对台采购新台币133亿元,并带动4,337亿元在台投资,后续除能带动50家台厂参与外商研发及切入国际供应链外,亦让台湾成为全球半导体设备研发密度最高的地方。

另外,英特格(Entegris)也于高雄投资5亿美元设厂且已启用;日本富士电子材料(Fujifilm Electronic Materials)除将在新竹新设1座先进半导体材料厂,预计2026年春季启用外,也会在台南厂启动扩产计划,总投资金额将达150亿日圆。

而随着AI大势来临,NVIDIA大厂动向也备受关注。先前经济部技术处启动「领航企业研发深耕计划」,最终获得补助的业者为美光(Micron)与NVIDIA,美光的计划名称为DRAM先进技术暨高带宽存储器研发领航计划,NVIDIA则是AI创新研发中心计划,补助款分别达47.22亿元、67亿元。

其中,NVIDIA补助计划内容包括在台湾成立AI研发中心,新聘1,000人的研发团队,投入前瞻技术研发,运用先进GPU技术,与台厂共同进行AI应用的开发,助力台厂走向国际市场。

近期NVIDIA也将免费提供 AI 算力给产官学研与新创进行研发使用,鼓励台湾产学界投入生成式 AI、大型语言模型、数码孪生等前瞻技术研发,厚植台湾 AI 核心技术,

而同样也与台供应链关系紧密的超微,也有意来台设立研发中心,已送件经济部审查,但补助细节则需再研议,由此显见超微也看见台湾优势,跟进NVIDIA来台扩大投资。

供应链也透露,接下来淡出国内的外企更多,也都考虑在台设立据点或加码投资,黄仁勳如此重视台湾,也给了众多外企来台投资信心。

 

责任编辑:陈奭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