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芯片降价压力山大 台IC设计:2026仍需晶圆厂共体时艰 智能应用 影音
D Book
236
太阳诱电microsite
DForum1021

成熟芯片降价压力山大 台IC设计:2026仍需晶圆厂共体时艰

  • 刘宪杰台北

成熟制程产品降价压力大,台IC设计估2026仍需上游供应商共体时艰。李建梁摄
成熟制程产品降价压力大,台IC设计估2026仍需上游供应商共体时艰。李建梁摄

晶圆代工大厂联电一封发给供应商要求要降价15%的通知信,引起市场与业界一番讨论。虽然不少市场人士强调,这应是联电的议价策略,最终未必所有供应商都要做出价格退让,但这也能看出,联电确实有进一步压低生产成本的压力。

IC设计业者直言,其实很大一部分压力,就是来自下游整体对于「成熟制程芯片」的需求并不理想,导致稼动率一直提升到足够高的水准,降价压力自然浮现。另一方面,中国晶圆厂的低价竞争,对于台系晶圆厂来说,压力也是愈来愈大。

IC设计业者老实说 成熟芯片价格调整频繁

IC设计业者表示,其实多数的成熟芯片,基本上都是每半年,甚至每一季,就会重新调整一次价格,尤其在疫情后的库存调节期间,客户杀价力道愈来愈大,都希望把之前芯片缺货带来的涨价给收回来。芯片业者在需求没有那麽绝对强劲的情况下,自然得尽量配合,而配合方式除了寻找更便宜的中国供应商来替代之外,也都会要求晶圆代工业者「共体时艰」,一起分摊成本压力。

而从现在的市况来看,2026年应该也会转嫁一部分压力给晶圆代工夥伴,初估台系供应商在稼动率提升幅度有限的情况下,应该能够继续给出更多价格优惠。

关键在哪里? 消费市场需求不振成主因

熟悉芯片业界人士认为,尚且不提中国晶圆代工厂所带来的价格竞争,其实像联电这样具备关键高压制程的业者,仍然有一定的技术护城河存在,针对关键的22/28/40纳米等节点,台系IC设计业者多半还是更倾向使用台系供应商的产能。

但现在面对到的问题,是整个消费市场需求都陷入平淡,尤其中国市场已经在过去大半年的时间,以补贴的方式提前实现了不少换机需求,今年整个下半年的传统旺季,甚或到2026上半年,需求状况都不乐观,投片备货的动能自然也会跟着减少。

中系晶圆厂与台厂竞争的两条路径

而中国晶圆代工厂现在是以两种路径在和台系业者竞争,其中一种是「成本路径」。

部分台系IC设计厂商,针对一些本来价格就特别竞争的芯片,早已决定全面改采更便宜的中国晶圆代工产能,来确保订单不会被中国IC设计同业以低价抢走。

另外一种则是「产地路径」。

中国的官方政策迫使许多客户开始要求台系IC设计业者,针对中国本土市场的需求,一定要采用中国本土的供应链。两个面向同时发酵,便使得台系晶圆代工厂不得不进一步追求更低的成本,来维持住台系IC设计厂商的投片订单。

IC设计相关业者表示,其实论合作的经验以及信赖度,台系供应商还是最让人放心的,但真的是来自客户的降价压力持续不断,高单价新产品的放量速度也有趋缓,大家也只能把成本压力向上释放。

由于2025年初业界普遍都有取得一定的价格优惠,在市况更加诡谲,下游砍价要求更大的2026年,应该能继续向供应商争取到更多价格空间。如果2026下游客户的急单动能有回流迹象,IC设计业者更可以在备货上做出更积极的承诺,来换取更多的折扣。

责任编辑:何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