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之星迎战5G新局 创新资费、优质网络 形塑独特品牌价值
2021年8月,正好是台湾之星开台满七周年、5G开台满一周年的特别时期。回首这段历程,台湾之星凭藉高CP值诉求、多元的创新资费方案,辅以稳定的网络品质,成功翻转了台湾电信市场消费者的观念,让消费者可藉由公平且合理的支出、换取良好网络品质,从而借助移动通讯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另一方面,台湾之星与其他业者最大的不同,在于从来不以应用服务的开创者自居,也不透过影音、购物等自有品牌加值服务来黏住顾客。一路走来,台湾之星坚持专注做好电信本业,凡事从消费者的角度思考,努力建构一个高品质的移动上网环境,辅以亲民的资费订价,让消费者无负担的串接所需应用、获取最高的体验价值,连带推升台湾之星的品牌形象。
晋升电信第四 树立产业重大里程碑
台湾之星电信总经理赖弦五表示,该公司成立迄今届满七年,确实缔造一些难能可贵的营运成就,主要来自于几个方面。首先,七年前台湾之星是最小的运营商,但从2017年开始,不论在移动服务营收或是总用户数方面,都已从原本的电信第五跃升为第四,这在台湾电信市场来说相当不容易,堪称是品牌的重大里程碑;若以用户数而论,从不到百万提升到至今已超过272余万,不仅成长幅度可观,更是业界移动用户数唯一正成长的业者。
其次,一般来讲,小业者收费较低似乎是必然的,但能否吸引顾客转移阵地、且成功留住顾客,最大关键其实不完全是价格,其实消费者最在乎的还是网络品质是否够好;台湾之星不仅在价格上拥有竞争力,亦凭藉稳定的网络品质,成功形塑「高CP值」的品牌形象。影响所及,近年消费者越来越重视CP值,也对其他业者形成压力,以致资费价格逐年趋于平价化,对整体市场带来深远影响,现今鲜少有消费者视电信价格为进入障碍。
「我们不管在4G竞标、5G竞标都积极参与,因而在市场上造就良性的竞争环境,」赖弦五说,从前看三大业者的竞争,好像永远在同一个等级,个个都标榜是「五星级旅馆」,反观台湾之星则像是「四星级旅馆」,并不断面对消费者的需求及问题,提供多元的创新资费设计与资费选择,让现在想尝试5G的人也可以平顺转移,使得今天所有消费者、不分阶级,都能透过负担得起的价钱,使用到高品质的移动通讯服务,真正达到用移动科技丰富生活的目的。
串联各领域领导品牌/企业合作夥伴 丰富用户的生活
至于为何坚持不推出自己的应用,只专注做好电信本业?赖弦五重申,台湾之星坚持提供高品质、高可靠度的移动上网,而Internet本身就是最大的Application;换言之消费者使用移动上网、且越用越多,关键不在于运营商是否自行推出应用。持平而论,电信公司根本不需要提供任何应用,因为放眼Internet世界,类似的服务早已多不胜数。
譬如iPhone手耭,之所以获得广大消费者青睐,根本不在于Apple是否自己跳下来做App,也从来不会有人把它视为「Dump Phone」;相反的,Apple做出友善的平台,串接广大夥伴的Killer Application,反倒更加丰富了消费者的生活。而台湾之星所采取的策略,其实与Apple甚或Google如出一辙,致力扮演称职的平台提供者角色,且不管面对4G或5G、B2C或B2B,都坚守相同立场。
以B2B为例,截至目前台湾之星已跨足智能场域、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能源、智能制造、智能家庭、智能教育与办公等超过24个多元产业领域,广纳各方企业合作夥伴,期望透过台湾之星稳定可靠的5G网络架构,并结合5G高网速、低延迟与大连结三大特性,加速各式智能方案的落地,帮助不同垂直领域的大中小微型企业打造定制化的5G企业联网解决方案。
掌握用户规模与频谱资源 奠立扎实的经营优势
赖弦五指出,当前台湾之星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台湾的5G推得太快」,所以运营商付出庞大资金竞标频谱与投入网络建设,但在可预见的3或4年内,都将碍于5G应用市场气候未成,导致难以回收与获益。
他认为,除非现在AR/VR是每天都会用到的,或大家再也无法容忍2K或4K品质,非得看8K电视不可;否则以当前处境来看,几乎没有任何应用可驱使人们加速转换5G。当然也有人说,5G的关键市场并非B2C、而在于B2B,但坦白说现今有哪一个产业或企业雷厉风行建置5G专网?其实并不多见。
不过毕竟5G执照具20年效力,纵使一开头沈寂3、4年或5、6年,但尔后仍有10多年的发展光景,长期来看,对于5G的发展仍是非常乐观的;况且5G是「唯一的技术」,肯定就是未来移动通讯的趋势。因此台湾之星就长远的经营布局考量,投入5G仍属势在必行。
且值得一提的,台湾之星不只做好独立经营,与同业或跨业间的整合或合作也采取开放的态度,系因拥有3.5GHz这个5G当中重要的主流频谱资源,加上目前超过272万的用户规模,都是我们未来发展上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凸显台湾之星未来的发展格局至为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