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椽真:童子贤解读川普关税算盘 | 戴正吴亲吐:未告退隐老友郭董
早安。
川普上任首日就大刀阔斧签署一连串行政命令,从人口到产业政策皆被横扫一轮,对此和硕董事长童子贤22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却认为,从结论来看,没有与原来预期偏差太多,且反而有些是往好的地方稍微修正,非但没提到对中国加徵关税,针对加拿大与墨西哥的关税政策则是给予缓冲时间,显然第一天并没有摆出马上要对抗贸易夥伴的姿态。
经济学人评论川普就职演说则提到,川普希望透过关税减少美国贸易赤字、重建制造业并创造政府收入。然而,这些做法存在误判,关税未能有效实现这些目标。关税会使美元升值,这反而会损害美国的出口,且未能解决根本的经济问题。
另外,DIGITIMES日前分析了戴正吴状告富士康的背后可能原因。今日戴正吴则在Facebook向DIGITIMES表达:「本案与富士康三次调解庭未果(非郭董),结论移付法院审理。在此澄清没告郭董。」
最后,NVIDIA黄仁勳日前来台,1/18日与30多位供应链高层用餐,有许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但经过DIGITIMES深入追查,也有许多低调鲜少接受采访的大咖,您是否认得出这些董事长们吗?欢迎留言。
以下是今日5则科技供应链重点新闻摘要:
近年来,中国IC产业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寒武纪,随着市场神话的包装,寒武纪创始人暨董事长陈天石,不仅成了出身江西的首富,也超越中国第一大IC设计公司韦尔的创始人虞仁荣,晋身新一代中国芯片业首富。
根据彭博(Bloomberg)亿万富翁指数,截至1月20日,陈天石以97.8亿美元(约人民币715亿元)身家位居第279名,略高于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
川普虽在21日就任首日并未立即向墨西哥、加拿大等贸易夥伴徵收25%关税,但这把大刀迟早会落下。台厂近年进行全球化布局为的就是分散风险,而川普时不时的关税宣言也难免影响台厂的下一步计划,对于川普的关税经济学,业界如何解读?对此和硕董事长童子贤则用移动回答,强调墨西哥厂原订4月投产的计划,不会因此改变。
童子贤22日受邀出席三三企业交流会担任演讲嘉宾,针对产业局势发展与世界新局提出见解。而时机点刚好恰逢美国总统川普新官上任,因此川普的一举一动将如何影响全球局势,自然也成为在场企业家相当关切的议题,而童子贤也针对川普迄今所提出的政策提出个人看法。
全球电动车(EV)渗透率持续攀升,其中台湾市场受惠各大汽车品牌陆续引进纯电动车(BEV)款销售,正快速成长。2024全年电动小客车年成长率突破5成,充电营运商业者看好,快充充电桩将会是未来布建主力,解决车主的里程焦虑。
2024全年电动小客车领牌数达3万8,033辆,年成长为53.5%,历年累计领牌数则达到9.7万辆,显示台湾小客车市场的电动车渗透率正式超过1%。电动车供应链业者认为,2025年纯电车款市占率更有望突破1成。
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近期挑战Tesla,宣布小米SU7在2024年12月交车量已超越Tesla Model 3,成功跻身中国电动车(EV)轿车销量榜Top5。
在此之前,比亚迪的统计也显示,其纯电动车(BEV)产量亦首次超越Tesla,成为全球电动车产量的领导品牌。
中国与美国在许多方面都是彼此的头号对手,在电动车竞赛这条路上当然也不例外。客观来说,中国电动车在政策的鞭策与补助的奖励下,虽然各品牌之间水准难免有落差,但是以渗透率来说,中国还是明显取胜;更有甚者,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以来,包含比亚迪在内的中国品牌车厂,更是不遗余力地想要将中高端车款出口至海外。
反观美国,根据Cox Automotive发布的数据,美国前十大电动车销售榜当上,除了第一名的Tesla、第二名的通用(GM)、第三名的福特(Ford)、第六名的Rivian,其余都不是美国本土车厂,可见如要在排除外来厂商的前提下,讨论两国本身的电动车实力的话,中国恐怕还是略胜一筹。
责任编辑:陈奭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