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器「缺货之路」明确 模块厂:电子业高层不再谈价、跪求要货 智能应用 影音
D Book
236
蓝牙-年约
TechForum

存储器「缺货之路」明确 模块厂:电子业高层不再谈价、跪求要货

  • 韩青秀台北

威刚董事长陈立白(左三)出席电影《冠军之路》记者会,分享近日观察存储器市况。李建梁摄
威刚董事长陈立白(左三)出席电影《冠军之路》记者会,分享近日观察存储器市况。李建梁摄

存储器疯狂缺货涨价,模块厂威刚董事长陈立白表示,第4季DDR5涨幅超过DDR4,且DRAM毛利率优异,上游原厂将部分NAND Flash产能转为生产DRAM,导致NAND更缺。陈立白也证实,多家电子大厂已出动「老大」带队「跪求」要货,包括云端服务(CSP)厂也只拿到原先需求量的3成,手机、PC品牌新机种可能延后上市,即便降规也难以完全解决缺料。

另外,工控存储器模块厂宜鼎董事长简川胜也说,现在市场需求是供货数的「N倍大」,宜鼎每日首要任务就是「要把货分配给哪些客户」,内部优先策略就是让供应夥伴「不会停线」,尤其是系统厂受伤较大,缺货严峻,如今已没有客户再来谈价,真正稀缺的是货源。 
 

DDR5、DDR4 DRAM缺货 暂无缓解迹象

尽管近期外界对存储器缺货传出不同看法,陈立白表示,目前无论是DRAM还是NAND Flash,至少在2026年上半都将持续缺货。

其中,DDR5跟DDR4均没有缓解迹象,2025年第4季DDR5涨幅就会超过DDR4,DRAM缺口在短期内缺乏新增产能救急,仅能透过制程微缩提升位元,预估2026年下半DRAM仍将严重缺货。

由于DRAM毛利较高,原厂开始将NAND产能转移至DRAM,势必推升原厂2026年获利比起今年更加亮眼,但也压抑NAND产能,加上传统硬盘(HDD)产能缺口也加速采用固态硬盘(SSD)做填补,NAND缺货较先前预估更严重。

宜鼎简川胜则说,Flash第4季起明显涨价,「起手式」与2季度前的DRAM模式相似,都受到缺货牵动价格以及供应配置变化,存储器成为AI基础建设的战略性物资。

上游原厂优先顺序是,云端AI作为2026年决胜点,AI推论的产业应用需求加速成长。简川胜预计,2026年是「双缺一落地」:DRAM、NAND双双大缺、边缘AI应用将会落地。

中国业者能救急? 台厂估短期救不了近火

虽外界预期中国存储器厂将扩产,但陈立白认为,目前中国在全球存储器市占率仅约10%,难以弥补全球性缺货缺口。且增产短期并无助益,从经营角度来看,中国业者只会朝向DDR5和高带宽存储器(HBM)发展,未听说要重新回来扩产DDR4。

陈立白也证实,近期观察到,多家电子大厂纷纷派出公司最高层或二把手主管抢料,率领采购团队出马向原厂「跪求」货源,需求强度多年未见。

陈立白强调,不只台湾电子大厂抢货,CSP大厂也派出前二大主管出面,若能拿到原先需求量的3成已属幸运,多数客户甚至连不到3成;至于手机、PC 等传统大户的优先顺序已被挤到后段,多数品牌2026年只能拿到原本的5~7成货量。

幸好HBM后段产能仍不足,原厂必须保留部分产能给传统DRAM业者,反而避免了手机、PC出货全面断链。

电子业采购主管头痛 没烧香也要抱佛脚

陈立白坦言,过去存储器价格一旦急涨,就引发需求降温,但这波AI导致缺货涨价非常猛烈,各家采购主管为避免断货、要保住自己乌纱帽,甚至「跪求」抢货,预计2026年CES势必掀起各家抢着拜会存储器大厂,「平时有烧香是最好,平时没烧香也要临时抱佛脚」。

随着存储器原厂安全库存已见底,陈立白表示,如今「做多少、卖多少」,市场也不可能出现双重下单(double booking),因为根本没有多的货可订,未来2~3季合约价也将一路往上,现货价更是涨翻天,原厂连1个月后的供货都不敢承诺。

威刚2025第4季毛利率估显着高于第3季,但2026年将保留给主力客户或策略客户,整体出货量难以再创高峰,但全年业绩仍可望成长逾2成,且ASP将大增,预估2026年3月以前将达到库存金额新台币200亿元的目标。

宜鼎则认为,未来几个季度~未来1年都「不会有订单的问题」,AI驱动下,存储器产业将形成更长期、更深的结构性紧俏

 
责任编辑:何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