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风潮抢进家庭娱乐市场 裸眼3D后势看好 智能应用 影音
D Book
236
SEMI
Event

3D风潮抢进家庭娱乐市场 裸眼3D后势看好

  • 韩青秀台北

研华最新65寸裸眼3D看板于电脑展亮相,采用友达面板。韩青秀摄
研华最新65寸裸眼3D看板于电脑展亮相,采用友达面板。韩青秀摄

在3D电影热潮与全球品牌厂的力拱下,3D应用技术成为2010年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的重头戏,大厂相继展示最新技术应用并打造产业供应链,从上游光学膜、面板技术到终端品牌厂精锐尽出,奇美、华映展示最新3D显示应用,预计下半年量产,华硕、宏碁、微星等3D炫目产品也一字排开,预告3D立体影像时代来临。

从2010年CES大展上,3D影音娱乐蔚为风潮,全球TV品牌大厂将3D TV作为年度最新秘密武器,力图开发家庭3D娱乐商机,相较于3D大尺寸应用蓬勃展开,PC产业动作似乎较为缓慢,不过NVIDIA在此次COMPUTEX上将PC产品视为切入3D产业最具看好的应用,预期5年内,3D PC将在全球独立式绘图解决方案约1.5亿销售量的规模中,抢下一半的比重。NVIDIA总裁暨CEO黄仁勳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PC将成为家中最强的3D立体显示平台,可透过家用服务器控制所有多媒体使用,包括3D立体影像的播放。

华硕推出首款3D AIO机种,搭配23.6寸的3D的屏幕及NVIDIA 3D眼镜。韩青秀摄

华硕推出首款3D AIO机种,搭配23.6寸的3D的屏幕及NVIDIA 3D眼镜。韩青秀摄

家庭3D娱乐商机成长潜力看好, PC应用搭配3D电玩游戏抢攻高端玩家市场。韩青秀摄

家庭3D娱乐商机成长潜力看好, PC应用搭配3D电玩游戏抢攻高端玩家市场。韩青秀摄

NVIDIA于电脑展其间集结多家PC、消费性电子及游戏业厂商,推出具备3D功能的显示器产品,包括宏碁、华硕、戴尔(Dell)、乐金电子(LG Electronics)、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与优派均参与盛事,据指出,目前3D PC价位较一般产品贵了约300美元,其中的100美元在于120HZ的3D屏幕,而200美元用于主动式快门眼镜,NVIDIA已表示,将与所有相关硬件业者合作降低成本,使价差持续缩小。

在品牌厂部分,华硕推出首款内建整合发射器的3D笔记本电脑(NB)与多款All IN One(AIO)机种,尺寸,从23~27寸均到齐,其中,23.6寸AIO产品预计价格将从699美元起跳,搭配一副3D眼镜,至于3D监视器较一般同尺寸的传统监视器的价位约高出新台币1万元,售价约在新台币1.6万元左右。

业者认为,尽管3D价位偏高,不过若相较于PC与液晶电视(LCD TV)的售价,3D TV价格约高达3,000美元,至于3D PC约1,500美元,价格仍具有竞争优势。此外,由于3D内容疲乏对市场普及造成阻碍,但PC平台在3D游戏与网络内容上较为丰富,目前已有超过400款PC游戏加入支持NVIDIA立体3D系统。

在上游供应部分,面板厂华映主推15.6寸和21.5寸的3D监视器,预计将在下半年商品化,成为推升营收成长的动力,目前包括华硕、宏碁、蓝天、微星等也均有导入华映3D NB面板。

奇美电于电脑展上也展出46寸3D TV,预计将与55寸面板于第3季同步量产,以抢攻高端的家庭剧院市场,此外,15.6寸及23.6寸的3D监视品已完成量产准备。至于友达集团的达信科技展出裸眼外挂式3D立体光学膜,可以从手机用的3.5寸到电视用的65寸,主3D广告机与数码相框等应用,下半年将供应友达商品化产品上市。

相较于3D眼镜搭配显示器的消费性电子产品如火如荼推出,3D裸眼应用也开始抢攻利基市场的商机,工研院表示,据统计3D显示器将在2015年达到全球市场约9%的比重,裸眼3D应用起步较慢,估计将从3D数码相框、数码看板等市场先发酵,预计2~3年内市场接受度将打开,至于裸眼3D TV等家庭娱乐应用受到法律、各国广播系统及技术影响,可能要等到3~5年后逐渐打入市场。

目前裸眼3D光学膜分为柱状、光栅式2大技术,前者运用折射原理,亮度表现较佳,但制程较为复杂,达信展是的3D立体光学膜便采用柱状技术,而工研院在电脑展上展示的3D数码电子看板则采用光栅技术,尽管成本较便宜,但亦造成亮度损失。

东元电机最新研发的3D数码相框及裸眼电子看板也在2010年台北电脑展亮相,其中,透过Analogue 3D软件在电脑处理后输出的3D数码相框将于7~8月量产上市,将打入日本、美国、欧洲等市场,而直接在数码相框上进行2D转换3D的产品,则是东元与IC半导体业者瑞萨电子合作开发,预计年底推出,至于东元展示的46寸裸眼3D电子看板可望将与合作客户抢进日本市场,具有8views的多视角设计。

目前裸眼3D电子看板在日本逐渐打开商用市场,据指出,46寸3D裸眼电子看板目前价格约在100万日圆,不过随着应用厂商增加,台厂具有成本竞争优势,预料2010年下半市场价格竞争将对半砍,可望降至50万日圆。

关键字
议题精选-COMPUTEXT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