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网通需满足稳定与实时性需求 智能应用 影音
Microchip Computex
Event

工业网通需满足稳定与实时性需求

  • DIGITIMES企划

自动化现场要能确实运作,工业通讯扮演控制、沟通与信息传递的重要角色。SIEMENS
自动化现场要能确实运作,工业通讯扮演控制、沟通与信息传递的重要角色。SIEMENS

随着网络普及化发展,传统应用在现场的生产设备,渐渐产生串联网络的需求,连带促成工业通讯市场的高成长,也由于现代工厂的设备整合需求日益庞大,「通讯」成为系统自动化及智能化的重要项目。

传统工业网络多为封闭架构,在1990年代,透过控制技术功能性提升,以及满足分散式控制的需求,工业通讯因而快速发展,各种通讯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像是Profibus、DeviceNet、CANopen、FieldbusFundation或HSE等界面,技术相互竞逐的态势也愈发明显。

EtherNet成为工业通讯的主流,稳定性是主因,但实时性与开放性则成为工业通讯必须处理的挑战。SIEMENS

EtherNet成为工业通讯的主流,稳定性是主因,但实时性与开放性则成为工业通讯必须处理的挑战。SIEMENS

但这些界面彼此间无法兼容也提升了整合难度,因此原本用于商业环境中的以太网络,在解决设备对设备间通讯问题后,挟开放、兼容优势进军工用市场,同时带动了相关联网设备的需求兴起,包括主动式I/O服务器、嵌入式工业通讯电脑、交换器、串行设备联网服务器等,都是工业用以太网络通讯里的热门产品。

对整合的需求日殷,让以太网络成为工业领域的重要通讯技术,除了共通性的要求之外,连线企业后台信息系统如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规划(ERP)、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及客户关系管理(CRM)等的整合性需求,透过系统的整合规划,灵活调整资源,迅速进行生产作业,达到生产IT化,降低人工作业,催生工业「智能化」的崛起。

在现在工业以太网络的应用上,硬件或软件的整合是最基本的条件。在生产现场可以看到愈来愈多的工业以太网络接口的HMI、PLC或其他的I/O设备;随着视频技术、M2M技术的的逐步深入,系统用户对工业以太网络技术也愈来愈注意,甚至各类专业的应用领域如轨道、ITS及电力等其他垂直应用中,也看得到工业以太网络的出现。而最近IoT的重要性提升,也让无线通讯与工业级通讯架构整合,形成一个更完整的网络。

这也造成工业智能化的新一波热潮。德国2012年在汉诺威自动化展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为题,启动「工业4.0(Industry 4.0)」计划,提倡物与服务串连(Internet of Things and Services),旨在M2M的运作架构下,建构生产自动化与IT化,并透过这些技术让生产模式由批次量产转向接单后生产,落实智能生产(Smart Production)、绿色生产(Green Production)、都市生产(Urban Production)。这的确对自动化系统产生相当重大的影响。

规格标准百家争鸣

当然,这样的趋势也不是近期才有的。随着产业装备及流程工业之诸多需求的变化,由于设备层控制需要实时控制,以太网络会有封包碰撞的问题,实时性不如传统汇流排技术,但汇流排技术在快速生产上已逐渐不符需求,在2001年贝加莱推出的POWERLINK之后,目前工业以太网络藉由特殊实时技术,整合运动控制等相关控制应用。

接着如SIEMENS的PROFINET技术,Rockwell则在原有的DeviceNet和ControlNet技术上发展了Ethernet/IP技术,而Bosch Rexroth则继续沿用SERCOS应用层和标准以太网络的SERCOSIII,除此之外尚有EtherCAT、SyqNet及CC-Link IE等不同工业以太网络技术百家齐鸣。

就通讯的发展观察,工业级正式以太网络导入工业环境,至今的快速发展的确相当惊人,但高带宽的应用主要仍在影像传输部分,工业以太网络导入系统的最大好处,还是在系统「稳定」上,有相当大的助力。

在工业通讯面向上,实时通讯的确占据主导地位,但以短期内来看,以以太网络为架构的实时通讯,仍然不会存在某项技术能够一统天下的局面。毕竟传统的汇流排技术仍占据主流,因此这项技术在目前状况下,未来几年继续存在的可能性仍相当高,整合以太网络与现场汇流排的技术仍是主要的模式。

目前以太网络在工业领域多建置在管理层,底层如传感器、仪表,还是使用汇流排技术,不过也有厂商将以太网络延伸到控制层,例如加大带宽,降低封包的碰撞机率,或者提供不同的实时技术来满足实时通讯的需求,像POWERLINK、PROFINET、Ethernet/IP均采用了独立帧技术,即每个主站和从站均发送标准的以太网数据包来进行实时沟通,而SERCOSIII和EtherCAT则采用了称之为集束帧的传输机制。

这两者并无孰优孰劣的问题,选择实时以太网络技术必须通盘考虑,不仅考量技术的性能与功能设计,也要基于自身市场的定位来选择合适的技术,这必须考虑市场的未来动态发展,以及实现的难易、成本、技术的持续创新、以及可以提供的技术支撑。

下一波重点?

但从以太网络进展到工业以太网络,最必须解决的困境就是「实时性」的问题。前面说过,市场针对实时性的通讯系统发展,也建构了一些可以符合实时性需求的通讯协定,但实时性的问题解决了,延伸出的却是共通性的问题。

由于前述高规格的工业以太网络协定,必须使用专属的芯片组与硬件,对于自动化系统的创新与发展将造成阻碍,如果在规划时就将系统限定在一定范围,工业以太网络的实时性与稳定性即可兼顾。

由于现阶段的应用环境,有线环境并非随时一定都存在,透过无线系统交换信息,也是必然的选项,这也是无线通讯进入应用系统的机会。在几种状况下,系统整合业者会建议厂商采用无线通信技术,第一是布线不易,有些地方并非不可布线,而是无法布线;第二种是环境问题,由于线路本身就是有形的物体,在容易损坏的场所中,线路的维护往往会是一大问题;第三则是距离,在完全开放的空间内,其实无线的距离会比有线来得长,一般的有线线路传输距离大约是70米,但在直线距离,无线传输可以到400米,若加上天线可以达到2公里以上。

至于工厂,设备多为固定设备,加上直接与生产过程相关,因此稳定是工业通讯的第一考量,目前工厂机台设备的线路型态以有线为主,相较于无线技术的方便、低成本优势,有线架构在现场布线虽然成本高、作业麻烦,不过信号传输稳定度却远优于无线技术,因此在固定设备上,多半采有线方式架构。

此外,在各垂直应用上,不同环境有不同的标准及法规必须克服,像是电厂等环境,包括抵抗EMI、EMS、ESD及RFI等干扰问题,及环境上的温湿度与其他的严苛考验,均需要设备厂商多加着墨。像这类不同应用环境的专业机种,可以针对不同应用的定制化,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在不同应用层面上的技术改善,如何达到这个领域的最高要求,才能让设备商产生更大的竞争力。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