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iper多项方案助企业快步挺进Spine&Leaf 智能应用 影音
Hackthon
ST Microsite

Juniper多项方案助企业快步挺进Spine&Leaf

  • 吴冠仪台北

Juniper资深技术经理杨正言表示,运用虚拟机箱概念,可将众多Spine或Leaf交换器,视为一座机箱内的不同I/O卡,并以机箱背板自动管理与设定分流、备援及避避免循环,可大幅减轻网管人员负担。
Juniper资深技术经理杨正言表示,运用虚拟机箱概念,可将众多Spine或Leaf交换器,视为一座机箱内的不同I/O卡,并以机箱背板自动管理与设定分流、备援及避避免循环,可大幅减轻网管人员负担。

伴随云端运算兴起,愈来愈企业开始推动网络功能虚拟化(NFV),使路由器、防火墙摇身变为虚拟机,在不同实体主机移动,彻底改变数据流动路径,迫使树状网络结构无力支持;因此企业如何将网络架构改造成为扁平式Ethernet Fabric,实为重大课题。

综观企业网络领域,近两年最热门的技术辞汇,无疑正是「Spine & Leaf」,其为一种两层式枝叶主干式网络架构;藉由此一扁平式架构,有助企业减少网络设备的布建需求,同时缩短延迟、增进应用效能,乃是朝向Ethernet Fabric云端网络结构的最佳进取之道。

针对这个趋势潮流,Juniper资深技术经理杨正言认为,因传统树状架构(Spanning Tree)已难有效支撑云端应用需求,企业拥抱Spine & Leaf,自然合情合理,但从树状架构走向Spine & Leaf,绝非一蹴可几,其间仍有诸多难题亟待克服。

有监于此,Juniper巧妙运用多年前问世的进阶式堆叠技术-「虚拟机箱阵列(Virtual Chassis Fabric;VCF)」,诉求让Spine与Leaf在机箱共处一室,彷若一片片I/O卡,藉以为管理者提供单一视野,能将众多Spine与Leaf节点通通视为一台多埠交换器,且系统分忧解劳,自动处理分流、备援及避免循环等繁琐设定,轻易化解众多难题,让企业在无后顾之忧下,大步迈向Ethernet Fabric目标。

传统树状架构  无法有效支撑东西向流量

杨正言先针对「企业为何需要改造网络架构」开始说起。传统树状架构,不管含有核心(Core)、汇集(Aggregation)及存取(Access)等完整三个层次,或是部分小型数据中心省略中间汇集层,简化为两层结构,通常在每一层次,皆有两台设备相互备援;在此架构下,任何前端使用者都须透过层层交换,一路穿越路由器、防火墙、负载平衡等环节,才能将请求传递给应用服务器。

明显可见,树状架构的数据流动路径大多侧重于垂直式的南北向,意即上下层之间的数据交换,虽然同一层设备间,可能也有连线需求,但比重相对轻微,也不会对Client/Server应用效能形成大碍。

反观当今云端运算时代,企业进入虚拟化、软件定义新局面,数据中心里头的服务器,彼此间需要透过协同合作来分散运算负荷,亦需频频调配或挪移资源,导致大量数据需要在同一层网络之间横向流动,造成东西向流量涌现。

更麻烦的是,企业在实施NFV后,包括防火墙等诸多网络功能,都变成一个个虚拟机,在不同实体服务器穿梭移动,当前端使用者意欲对应用服务器发出请求,其行进路径即使看似与过去相同,但实质内涵已远远跳脱传统南北向路径,意即同一个Session,极可能需要在企业网络内外进进出出,等于让整条服务链所涵盖的站点数量,较以往数倍增长,造成不可逆料的变量,使企业应用服务无可避免陷于「非固定的延迟」窘境。

而层层交换的流量,到了最上层还必须迁就集缩比,因而塞车排队,更形同雪上加霜,使延迟效应大幅激增,也让使用者体验(UX)趋于恶化。

善用VCF或Junos Fusion  化解Spine & Leaf管理难题

诸如Google、Facebook等大型服务供应商,由于看到传统网络的盲点,因而推出Spine & Leaf,希冀藉由上层4个核心交换器、下层数十个不等TOR(Top-of-Rack)交换器,两层Full Mesh组合成为全新的Fabric拓朴架构,使企业数据中心内部所有服务器,欲与其他任一台服务器互连,不管相隔几个机柜,沟通距离都保持一致,可消弭非固定的延迟疑虑。

同时也让Spine与Leaf之间的带宽顺势扩大,更挥别恼人的集缩比限制,进而有效避免UX陷入不佳。显见Spine & Leaf之所以备受瞩目,绝非用户盲目追逐,而真的深具导入诱因。

「但企业走向Spine与Leaf,可能为管理者带来一场巨大恶梦,」杨正言解释,早期网络架构走Active-Standby模式,直至5~6年前逐渐演进至Active-Active,从此刻开始,管理者不管为了实现分流、备援或者防止循环(LOOP),所需承担的管理负担较从前飙升数倍,主要症结在于Active-Active不但仍有「带头者」,且带头者一次变成两个,迫使管理者必须动用多项技术,好让双头马车得以各司其职、和平共存,确保彼此间无任何冲撞,难度当然很高,更何况Spine & Leaf带头者又骤增为4个,更让难度节节高涨,尤其一般企业不比电信营运商,难以采用BGP协定来化解僵局,更增添此事复杂性。

有监于此,Juniper善用多年前即已问世的VCF技术,让不仅Spine与Leaf上下变为一台逻辑交换器,大幅简化管理视图,更重要的,企业网络管理者可藉助其间自动管理机制,省略人工设定的庞大负担。杨正言说明,以分流为例,Juniper提供Shaped Deficit Weighted Round Robin(SDWRR)权重分配式技术,确保所有流量平均分布至每一条线路,有效避免失衡现象,故而能使网络壅塞机率降至最低。

凭藉CAE分析工具  大幅增进网络除错效能

另针对备援与防止循环事项,Spine & Leaf架构可能出现的疑虑在于,假设Spine层有SW1、2、3与4等四台核心交换器,则Leaf层编号SW5的TOR交换器,很难掌控线上4条连线状态,万一有线路失效而不自知,恐形成「黑洞」效应而掉落封包;杨正言表示,为此Juniper在VCF系统之内,特别增添专为Spine & Leaf而设计的RD(Remote Destination)技术,管理者仅需告知系统,将哪4台交换器设为Spine,设定工作即告结束,接着便由系统自动定义Spine与Leaf最多达32台交换器(为VCF能够支持的最大节点数)的ID编号,并将上下层之间来回路径一并定义妥善。

值得一提的,继VCF后,Juniper另推出Junos Fusion解决方案,将交换器支持数量推进到64台,意即扣除4台Spine交换器,用户还可配置60台Leaf交换器。

此外,Junos Fusion相较于VCF尚有一大差异,VCF需以QFX系列交换器带头,底下TOR可以是QFX或EX等系列设备,但这些节点内含的Junos OS版本必须一致,个别节点不能独自升级,反观需以MX系列产品带头的Junos Fusion,容许新旧版OS并存,因此拥有更大弹性。

另外如前所述,当企业数据中心走向云端化、虚拟化,东西向流量大增,导致大批流量在同一线路或同一群交换器流动,以往管理者缺乏单一视图来驾驭网管事宜,且障碍除排难度极高。

为解决此难题,Juniper在Junos Space网管平台中悉心纳入Cloud Analytics Engine(CAE)分析工具,它可被装载在VMware或KVM等Hypervisor,借此掌握Hypervisor或协同(Orchestration)层次的应用数据流,继而串联底层实体网络流量,形成End-to-End完整路径图,好让系统或网络管理当中的任何一方,皆能快速洞悉逻辑及实体两层流量的关联性,从而在双方沟通无碍的共识基础上,利用最短时间查修疑难杂症,借此维持企业网络恒常畅通无虞。

杨正言归纳,Juniper基于Ethernet Fabric所提供的各项解决方案,可望为企业3项强而有力的利基。其一,多家专业机构均已提出,高达50%的网络失效,都肇因于设定错误,足见设定错误恐酿成应用服务停顿憾事,致令企业背负巨大损失,因此面对复杂度更高的Spine & Leaf,企业实应用善用诸如VCF或Junos Fusion等技术方案,透过系统发挥自动设定机能,消弭潜在人为疏失。

第二,同样援引VCF或Junos Fusion,可让管理者看待众多Spine或Leaf节点,就好比操控一座机箱内的I/O卡或背板,完全无需烦恼机箱内究竟该怎麽做分流、备援或防止LOOP,因而大幅减少人力工时消耗。再者,透过Junos Space网管平台的CAE工具,企业即可轻易横跨多个Layer,明确分析不同数据流量之间彼此关联性,藉以强化网络除错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