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车队管理 数码物流再进化 智能应用 影音
DTR0626
ADI

智能化车队管理 数码物流再进化

  • DIGITIMES企划

研华 资深经理 林威佐
研华 资深经理 林威佐

智能城市的应用非常多样,如物流业从港口或机场开始,所进行的运送及仓储管理,甚至在货品进入仓库之后,都需要透过IT设备进行更精细的数据管理。研华资深经理林威佐指出,除了货品本身外,负责将货品运送离开港口或机场的车辆,也需要更为智能的管理,事实上,车辆管理正是数码物流应用中,非常需要中央控管的领域。

林威佐指出,所谓的数码物流,是指从货品运输起点开始,整个物流配送过程都能够处于完全监控的过程。因此,任何处于移动中的物流因素,包括货品、人及车辆,都需要管理。

数码物流所面临的挑战,主要为具体且有感的提升营运效率,其包括降低事故率(维修费用/保险费用)、减少燃油成本、符合相关法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车辆重置成本、雇用和留住合格的驾驶、确保司机安全驾驶及改善维护费用等,也因此衍生出不少商机。

如为了增进车队的安全,不但需要各式各样的传感器及监控设备,行车电脑能否及早提出警告,也是关键之一,甚至还包括驾驶行为侦测,如酒精、超速等,才能充分发挥数码物流所要达成的效益。

林威佐指出,除了物流车队外,类似的需求也存在需要许多车辆的环境,如机场服务其实也有很多车子,不管是运送行李、乘客、油料,一个机场往往就有三、四百台以上的车子,一定要做好管理动作,能够实时调度,而且还可以做到自动化,才能提升机场运作效率。

智能城市的巴士运输(e-Bus),也是相当重要,林威佐表示,在欧美等先进国家,可能是因为私人运输系统发展较早,也较为发达,加上私人汽车购买力很高,e-Bus系统的需求反而没有那麽高。目前台湾已经能做到的,包括GPS位置侦测,及到站时间预估,林威佐认为,其实还有很多服务可做,如在e-Bus可以提供实时娱乐服务。但若想要在巴士上播影片,为了避免打扰乘客,往往无法播放声音,影响影片播放效果。林威佐指出,其实只要让乘客下载App,透过手机就可以传输声音,不但能完善播放影片的效果,同时也藉由促成巴士业者使用及下载App,进而蒐集足够的信息,有利于推动巴士广告业务。

公用运输系统对于安全的要求,又较数码物流车队,来得更加严格,也让识别司机是否有作出不利于安全驾驶的监控技术,显得格外重要。此外,林威佐指出,透过数码监控,还可将上车人数及收入的误差差距,控制到1%以内,不但可以减少帐务整理时间,更可减少人为疏失或甚至监守自盗的可能。

此外,维护市民安全的警车、消防车及救护车,更是需要中央智能管理。林威佐指出,透过数码监控技术,不但可以尽早协助这些特殊用途的车子到达目的地,而且透过现场的信息蒐集,后台顾问还可立即提供建议给现场指挥官,指挥调度现场事宜,以达到救援资源利用的极大化。

即使是看似并不紧急的事情,其实也可以透过数码监控技术,带来极大的方便。如垃圾车队若能做好车队管理,提供民众最恰当的到达时间,想要达到「垃圾不落地」目标的难度,相对会减少许多。此外,林威佐指出,许多国家的垃圾收费方式已经改用重量检测,而非使用垃圾袋,而利用垃圾车,即可执行重量侦测,更容易达到垃圾减量的目标。

汽油、瓦斯及食物运送车辆的管理,还需要注意温度控制方面的问题,林威佐指出,这类车辆虽然在出发前,都会先做温度检测,并确保空调设备运作正常,但如果能在运送过程中,持续进行温度控制,会更能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性。

至于在货运运输业方面,林威佐指出,欧美地区或国内大陆的货运业,因为地区广大,许多卡车一出门,往往都是一两个礼拜不会回来,目前多数业者都只能用GPS来控制,持续记录车子所在的位置及速度,然后在月底印出报表,作为主要的管理模式。但林威佐指出,只是知道车子在哪里,是不够的,完整的车队管理,要连驾驶一起管理,尤其是货运驾驶,更是很难管理。但透过研华的解决方案,可以结合不同的传感器,侦测各种驾驶行为,甚至可以侦测油门的踩踏次数、力量及档位,司机的驾驶行为一旦不当,如低档高速耗油、转弯不打方向灯等,系统就会自动实时警告,有助于解决车队管理碰到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数码物流应用不但商机无穷,更有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台湾资通讯硬件强、软件有潜力、服务更能融合多元文化创新应用,技术结合服务可望成为台湾独特的优势竞争力。因此,经济部目前正全力支持促成厂商间携手合作并扩散产业的效能,台湾深厚且前瞻先进的资通讯技术作后盾,跨足第4C(Car),希望能成功抢占国际市场。林威佐表示,研华目前也与TTIA和业界合作定义出(台湾车载资通讯产业协会信息交流平台)智能公车产业标准,并且推广至全球,提供产业交流、异业整合与跨业合作的平台,希望能让数码物流的世界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