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通讯技术让城市更具智能 智能应用 影音
ADI
Event

资通讯技术让城市更具智能

  • DigiTimes企划

中华电信台湾北区电信分公司 总经理 涂元光
中华电信台湾北区电信分公司 总经理 涂元光

环顾20项全球大趋势,位居榜首的「城市化」,将是人类无可回避的重大课题。以台湾来说,城市是60%人口的家,它集结了文教、商业、政治、公共设施等多元机能,是经济的动力,充满了无穷机会。

然而中华电信北区电信分公司总经理涂元光认为,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生活水平的提升,如今的城市,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环境与社会问题,譬如噪音、治安、道路壅塞、废弃物等等。

涂元光指出,包含个人、政府、产业等三大角色,对于智能城市的需求与认知,往往不尽相同。如个人(或居民)为「生产消费者」,总是期望获得更好的服务、便宜的费用,终至带来更佳的生活品质;至于政府是智能城市的「价值创造者」,其目的在于提升市民生活品质、降低服务成本,及永续发展;而在产业方面,则藉由服务与应用的推出,藉以呈现价值、增裕营收、提高生产力。

在此前提下,理想的智能城市,即是在上述三大角色的中间,透过合作、创新与商业模式形塑出一个好的体系,使得各项智能化机能得以持续不断地运转。而构成智能城市的8大要素,即分别为政府、商业、建筑物、能源、IT、交通、都市规划,以及居民。

涂元光指出,藉由ICT技术的应用,无疑是触动创新、商机、市场、产品等活水,打造永续发展模式之重要关键。他进一步解释,以物联网为例,其透过众多传感元件的建立,辅以愈趋便利的移动设备,再结合车辆探侦设备、移动基站,便可撷取到诸如通信型态、服务种类、行车速度、乘客数量、通话时间、环境数据、使用型态、图资、路由等大量的实时数据,而这些细微的数据,一旦经过分析与萃取,就能从数据昇华成为信息,终至演化成为智能,藉着诸如规划基础建设、改善交通服务、降低政府服务成本、加速事件反应速率等目标的实践,适切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所谓智能应用服务,范围其实相当之广,举凡交通、饮食、天气、观光、文化等项目,抑或诸如2017世大运等赛事,通通皆可被纳入其间。以交通而论,透过探侦车数据、GPS数据之汇集,接着采用智能服务平台的路段对应、路径选择、时速演算等功能模块,便可产出速度数据,从而以交通信息图台的呈现方式,好让用路人一目了然,藉以推估当下从一地走向另一地所需花费的时间,或者预计乘坐的公车,将会在何时过后抵达站牌。

而在饮食部分,透过例如智能手机AR导航软件之智能服务平台,当使用者拿起智能手机,对着街景按下特定APP,旋即获得实境导航、店家信息、店家方位等丰富信息或功能。至于观光,类似像MOTA趣游台北地图、数码商城(数码商品)等智能服务平台,都是很典型的例子。

涂元光表示,由ICT技术所孕育的智能应用服务,其实还有更为宽广的运用空间,与民众生命或财产安全至为相关的防灾,即为一例;一个完整的防灾应用价值链,从前端到后台,依序可能是汛洪监视器(或土石流监视器)、监测中心、智能防灾应用平台、防灾通报系统,再加上赖以执行防灾通报的宽频网络,在在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这些元素的组合,以往即在凡那比台风(2010年9月)等案例,发挥莫大效益。

在凡那比台风来袭前夕,便是借助智能服务平台,分析出位在当时高雄县的灾害危险区,进而主动传简讯给用路人,主动语音通知当地民众、并劝导居民疏散撤离之必要;影响所及,2小时内成功传送警示简讯达1,530万笔,并于台20线拨出1,900通市话(接通率50%)、21线拨出1,500通市话(接通率54%),最终很幸运的,该区并无人伤亡。

由此观之,藉由智能应用服务的整合运用,必将使得上述所指的不同角色-个人、政府产业,皆能够因为参与而受惠,撷取到不同的价值。譬如政府,一方面可如愿提升运作效率,借此带出社会利益及高品质服务,另一方面,也可凭藉足以让产业、民众听得懂的语言,描绘出令人向往的智能生活愿景。

总括而论,善用资通讯技术,可让数据转换成为有用的信息,亦可让信息加上智能化,终至使得生活更加美好;涂元光同时认为,不妨可从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再结合产业与政府的发展前景,将可望使城市更有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