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币暴力升值 IC代理2Q25成压力显现关键季
近期新台币强势升值,日前新台币兑美元汇率创下央行统计以来最大单日升幅,让以美元计价为主的出口产业感受到强烈的汇率压力。
尽管台系IC代理代理商文晔与大联大投控2025年第1季实际营收表现亮眼,优于财测高标,显示实体出货动能仍在,但新台币升值的影响未反映在第1季帐面数字中。随着汇率走势变化,第2季恐成为业者帐面营收受压、视觉成长反转的关键季度。
以2025年5月7日为例,台北外汇市场新台币兑美元开盘报30.26元后快速升值至30.138元,逼近「二字头」关卡。
与文晔、大联大在年初财测中所采用的32.6与32.8元汇率假设相比,新台币在短短数日内升值幅度超过7%,将对帐面营收产生可观的折减效果。
目前两家公司皆尚未公布第2季财测,但若汇率水准持续维持在30元附近,即使实际出货规模持平,换算后的新台币营收将出现明显下滑,年增与季增数据恐呈视觉衰退,导致产生市场对代理商营运力道的误判风险。因此第2季也被视为观察新台币升值压力,如何实际影响营收表现的关键时点。
以两大IC代理商文晔与大联大为例,2024年第4季双双交出强劲成绩,主因来自供应链拉货潮。而时序迈入2025年第1季,两家公司在2月的法说会中也公布财测,虽毛利率略见好转,但营收与成长预期转为保守。
不过,第1季实际营收数据已出炉。文晔2025年第1季累计合并营收约新台币2,474亿元,年增28%,高于法说会预估区间上缘(2,200亿~2,360亿元);大联大营收亦达2,488.3亿元,不仅突破预期,更创下单季历史次高,季增7.4%、年增36.8%。
但须留意的是,第1季财报数字仍是以高汇率(即32.6~32.8元)折算,尚未反映近期新台币强升的实际情况。若第2季汇率持续落在30元关卡附近,相同的美元销售额将换算出显着较低的新台币营收,帐面年增率与季增率将面临明显滑落。
相较之下,文晔与大联大皆尚未公布第2季财测数字,但从第1季营收优于预期来看,出货动能并未明显下滑。然而,若新台币汇率持续强势,帐面营收折减压力将于第2季开始浮现,后续是否能靠规模或产品组合优化来稳住获利表现,仍需观察。
大联大一向以高周转、低库存与严控费用见长,即使升值导致营收放缓,其毛利率与净利率仍具一定抗压性。然而,若升值趋势延续至第2季,公司若未实时调整定价策略与库存规划,后续出货节奏将面临挑战。
与品牌厂或ODM业者不同,IC代理商如文晔、大联大的营运模式以「美元进货、美元销售」为主,因此在新台币升值时,进货成本与销货收入同步下降,币别一致让毛利率基本不变。
除非业者持有大量未避险的美元资产或负债,否则汇兑对损益表主要影响集中于其他损益项下的汇损,而非营业毛利或核心获利。
然而,此结构也导致一个现象,即使实体销售稳健,台币计算的营收与净利表现看起来依然「变差」。对市场而言,解读财报时需留意背后的汇率与交易币别,否则易误判营运趋势。
若新台币持续站稳30元关卡以下,甚至挑战「二字头」,第2季将成为真正考验代理商财务调整能力的时刻。
尽管营运基本面尚称稳定,但若未实时反映汇率调整、启动避险机制,或重新规划美元资产部位,恐于第2季财报中见到更明显的汇损、资产缩水与营收骤减。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现今产业陆续召开2025年第1季法说会,IC代理商对于财务表现与第2季预估也将释出更多信息,其中文晔将于5月8日举行法说会,预期将对市场发展做出进一步说明。
责任编辑:何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