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C市占版图恐有上限 NVIDIA「五大战略」阻绝反抗 智能应用 影音
D Book
236
TI
Event

ASIC市占版图恐有上限 NVIDIA「五大战略」阻绝反抗

  • 陈玉娟评析

NVIDIA CEO黄仁勳仍有五大战略在手,阻绝ASIC阵营反抗军抢夺市占率。李建梁摄
NVIDIA CEO黄仁勳仍有五大战略在手,阻绝ASIC阵营反抗军抢夺市占率。李建梁摄

Google、AWS、Meta与微软(Microsoft)等全球云端服务(CSP)大厂持续采购NVIDIA AI GPU的同时,也积极加速自研特用芯片(ASIC)研发与量能,力图降低NVIDIA影响力。不过供应链业者也坦言,观察NVIDIA策略,仍有五大面向,足以巩固现行AI霸主地位。

GPU与ASIC互补而非取代 然ASIC市占版图恐有上限

近期市场热议,Google TPU已获更多客户订单,2026年起成长动能可期,与其合作的博通(Broadcom)、联发科受惠,ASIC业者将侵蚀NVIDIA版图。供应链业者表示,AI GPU与ASIC成本价格差距相当大,两者设计与应用场景不同,「是互补而非取代」,代表两种不同的运算架构思维。

业者也说明,产业界目前大多也开始导入「GPU负责训练、ASIC执行推理」的混合模式,也因此,CSP大厂加速自研ASIC,希望能削弱NVIDIA主导权、降低成本。

尽管如此,ASIC虽在特定场景可提升效能与能效,但最大限制是缺乏弹性,一旦演算法或应用需求改变,整体设计即报废,导致风险极高,未来ASIC能取得1~2成市占率,已属极大成功。对CSP业者而言,ASIC与NVIDIA AI GPU的采用比例,也估计「4比6」已到顶,NVIDIA在整体AI芯片领域,估计仍占有多数利润。

供应链业者也表示,由于价差较明显,所以ASIC跟AI GPU之间,若以出货量比较成长率高低,意义不大。

不过,可由台积电最新CoWoS产能分配显见,NVIDIA仍占有过半产能,同时已首度与苹果(Apple)并列台积电第一大客户,NVIDIA的AI GPU量能规模,仍相当可观。

与此同时,NVIDIA也设下多重防线,希望藉由技术优势、商业策略与资本规模拉大门槛,防止竞争者快速追赶,可以进一步再从「五大战略」方向分析。

迭代更新 惟快不破

供应链业者表示,NVIDIA面对ASIC反抗军挑战,已提前展开部署,首先是NVIDIA产品迭代速度已形成高竞争障碍门槛。

AI芯片为NVIDIA每年带来数百亿美元利润,挑战者不断涌现,NVIDIA也全面改变产品蓝图,产品周期大改为「每年」都会设计一代全新的AI芯片,保持一年一次的更新步调。

如从B200迅速转向B300,VR200也正在进行测试,预计2026年第3季开始生产,此不仅迫使供应链加速生产,也让竞争对手无法轻易跟进,「快速换代」策略,让NVIDIA能持续维持市场领先。

NVLink Fusion、拉拢英特尔、投资OpenAI 结盟战略更力拱「美国优先」 

再来则是发布「NVLink Fusion」策略,接着与英特尔(Intel)合作,将NVLink拓展至x86 CPU,近期还重金投资OpenAI,倾力形成「AI永动机」闭锁循环,将双方关系深度绑定。

以上的三方结盟,再加上最重要的,支持「美国优先」大方向。

NVIDIA原本承受美国总统川普施压的巨大危机,然而,CEO黄仁勳以高智能情商化解,即将登场的GTC DC,除了展示NVIDIA的AI实力,不外乎被解读为向川普政府释出「心连心」善意,认同其上任以来的AI政策法令,全力助攻「美国优先」。

AI瓶颈恐非「算力不足」 而是「电力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GPU与ASIC阵营如何竞合,可以确定的是,AI应用正全面起飞,但仍不时传来泡沫声浪,主系CSP大厂砸下钜额资本支出,但似与实际获利脱节。

部分供应链业者分析,AI发展最大阻力,应是驱动一切所需的庞大电力需求,AI服务器功耗远高于传统服务器,1台搭载8颗GPU的AI机柜耗电量恐超过10kW,一座超大型数据中心整体负载,动辄达数百MW,甚至逼近核电厂等级。

已可预见,全球多国在大力投入AI基础建设后,将面临「电力不足」问题,也就是说,AI发展关键不只是比拼芯片效能,核心限制从「算力不足」转向「电力不足」,这可能成为整个AI产业链能否持续扩张的关键变量之一。

责任编辑:何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