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iPhone供应链启动! 苹果拼2026年下半上市
苹果(Apple)供应链透露,6月已开始折叠iPhone的P1(Prototype 1),预计2025年底有机会走完Prototype的开发流程,再进入EVT(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Test),按照此流程,2026年下半折叠iPhone可望上市。
供应链业者同时表示,原本苹果规划新产品当中,除了iPhone,亦包括较大尺寸的折叠iPad。
如今确定,将率先推出折叠iPhone,折叠iPad暂且不发,揣测暂缓原因包括面板等零组件生产更困难,且售价太高,市场接受度偏低等。
苹果折叠iPhone盛传多时,然都处于「只闻楼梯响」阶段,在Android手机几乎所有品牌都推出折叠机款后,苹果供应链终于启动。
业界人士透露,该产品已经开发超过5年,改版次数超过双位数,然而供应链业者仍不敢松口,仅说,现在终于「有机会」见天日。
相关人士分析,苹果开发新机时间远超过同业,且即使已经开模,只要产品开发或市场状况不如预期,也不在乎临时喊卡,过去在多款产品都有先例。
也因此,供应链都是且战且走,在完成P1后,接下来还有P2、P3,到进入EVT,才较能确定会量产。
供应链人士指出,苹果iPhone通常会在前一年展开P1~P3阶段,隔年开始进入EVT、DVT及MP,以赶上秋季发表会,比如预计2025年秋季要发表的iPhone 17(暂名),已经在第2季初完成EVT。
在P1到P3阶段,将由供应链开始小量试产,再交由iPhone主力组装厂富士康、和硕进行组装,从中检视生产与产品良率等状况,若无问题,就再进入下个阶段,上述P1到P3,每一阶段约历经2个月。
业界传出,苹果初步规划折叠iPhone出货量约700万台,然供应链自行预估,届时可能调降,需视整体市场状况而定。
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2024年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为800万台,在2011年高峰时,曾达到1,100万~1,200万台,主因更多竞争者,且市场有退烧迹象。
三星目前为折叠屏手机龙头,其次为华为。DIGITIMES Research统计,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在2023年到高峰,达到2,120万台,然隔年下滑到1,880万台,年减11.3%,2025年预估将回升,然年增幅度为3.7%,出货规模估约1,950万台。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17年到顶后,逐年走下坡,DIGITIMES统计,2021年到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规模从13.17亿台,降至11.93亿台,三星、苹果出货也都随之下滑,
然若以市占率来看,苹果相对稳健。三星2021年市占率为20.6%,到2024年降到18.8%,苹果2021年市占率为18.2%,2024年为18.3%。
反观中系品牌厂,市占率多数是持续向上,比如小米、传音、荣耀、华为与联想。
在市场萎缩下,苹果iPhone仍能力守18%市占率,实属不易,苹果2025年预计推出超薄iPhone,期望逆势走高,然近期三星S25 Edge超薄手机销售不佳,并非好万亿头,如今三星2025年下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是否也会影响苹果折叠屏手机备货量,值得后续关注。
责任编辑:何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