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DForum0925
DForum0925
不只见证科技业历史 我们更是造浪者
不只见证科技业历史,我们更是造浪者。6月5日美股收盘NVIDIA市值正式超越苹果(Apple),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值公司,全球媒体要请黄仁勳评论此事时,都不得不提到他正在台湾参与COMPUTEX。除了NVIDIA自己的活动外,他站台、观展、四处吃饭逛夜市,用国台语跟产业与民众搏感情。除了情感上因有这麽一位出生于台湾、又高度参与台湾社会的科技领袖而与有荣焉外,更可贵的是,我们不只见证这历史转折的关键一刻,更深度参与其中!若回顾全球前十大市值业者的转变,从2009年年末市值来看,微软(Microsoft)与苹果这两家科技业者位居第二名与第六名,前者主宰着PC OS与生产力软件市场,后者于2007年推出iPhone正处于开创智能手机时代的上升期,此外拥有全球最大移动电话用户群的国内移动列名第七,但整体来说多数入榜者仍是属于石油、零售、金融、医疗保健、及食品等旧经济各领域的龙头业者。若观察2018年3月底、美中贸易战开打前的市值排名,仅有Berkshire Hathaway、JPMorgan Chase、与Johnson & Johnson这三家非科技公司入榜,其余七家均是美中BigTech业者,分居市值第1~5名及7~8名,依序是苹果、Alphabet、微软、亚马逊(Amazom)、腾讯、阿里巴巴、Facebook。这反应新经济的大幅扩张、2C端垄断性网络平台的市场地位(手机OS、查找、社群等)及2B端云端服务发展的方兴未艾。若就2022年底的市值来看,此时ChatGPT虽已于11月底推出,但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的颠覆性风潮仍未在资本市场充分反应,排名中腾讯与阿里巴巴跌出前十,反应外部美中霸权角力下美国对国内的抑制,及内部国内国进民退政策方针下,扩大监管网络巨擘的双重压力,而Tesla跻身第七名则意味着碳中和/ESG趋势下电动车的商机潜力及对创始人Elon Mask「火星人」般愿景下事业布局的期待。随着科技典范转移来到了当前的生成式AI浪潮,最新的市值排名中,科技业者分居1~5、7、9名,其中OpenAI最大股东及将GPT全方位导入己身各项服务的微软位居第一,而NVIDIA市值在相继超越Meta、亚马逊、Alphabet后,于6月5日收盘首次超越苹果,成为第二高市值公司。苹果曾多年维持全球市值龙头,2024年陆续为微软及NVIDIA所超越,这不仅反应谁是引领生成式AI浪潮的主导者,也正式宣告智能手机 / 移动联网时代的落幕。从2009年的微软与苹果,到最新市值前十大中的所有科技业者,多年来始终都需要以台积电为代表的台湾供应链。从AI加速器芯片到AI服务器,再到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再到AI PC,没有我们,加速运算没法加速、生成式AI应用没法落地。很高兴NVIDIA创造历史时正好恰逢COMPUTEX期间、正好黄仁勳人在台湾参与其中,我们是每个时代科技领袖身后的造浪者,过去我们往往不被看见,但如今,整个世界看到我们的贡献! 
2024/6/7
美输中缩水版AI芯片没人要,谁是最大获益者?
近期DIGITIMES有几则报导与评论,谈及NVIDIA推出特供国内的2度降规AI芯片H20,但国内客户意愿缺缺一事。值得探讨的是,商业潜力庞大的国内内需市场缺口,究竟会由哪家半导体业者得利呢?2023年10月,美国商务部BIS更新先进计算芯片和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管制规则,规范总算力及效能密度(总算力/晶粒面积)上限,受限制芯片包括NVIDIA的A100/A800/H100/H800/L40S系列、超微(AMD)的MI250/MI300系列,以及英特尔(Intel)的Gaudi2系列,之所以国内客户对采购H20意兴阑珊,是因为大语言/多模态基础模型,已然成为万亿级参数的军备竞赛,以H20组建的AI算力丛集,难以支持这般规模的训练任务。国内业者的因应之道有四,一是透过各种管道购买更多的A100等受限芯片/模块/板卡;二是透过各种管道购买更多的受限绘图芯片/板卡;三是自研AI芯片;四是购买国内国内业者的AI芯片。解法一是建制算力最理想的解方,解法二是没鱼虾也好的应对作法,但从日前图森未来被疑偷运NVIDIA A100芯片给国内遭美方阻止并调查,以及阿布达比人工智能/云端服务集团G42出脱所投资国内公司股份及切断国内供应链这两事例看来,美国的围堵力道只会愈来愈紧。解法一与解法二或早或晚会遭断粮,并非长远之计。解法三为云端业者自研芯片,国内AI公有云有阿里云、百度智能云、腾讯云与华为云等四大巨头,真正仅供自家云端服务使用而未对外商业贩售者,仅有腾讯采12纳米制程的紫霄,但其与阿里平头哥的含光800均为AI推论芯片,非供AI训练使用。归纳解法一、二、三后可发现,针对云端/互联网业者及服务器业者需求的商业AI训练芯片,才是国内AI算力产业链的发展关键,参与者包括云端业者旗下的华为海思、百度崑仑芯及腾讯持股21.37%的燧原科技,以及海光、寒武纪、沐曦、天数智芯、璧仞、摩尔线程、登临等业者。会脱颖而出接收这庞大市场缺口的业者,我认为有2个条件:一是在芯片层次,取得国内拥有先进技术的晶圆代工厂、封测厂与存储器厂的策略性支持;二是在硬件/软件/应用层次能建立完整的供应链/生态系。对独立的芯片业者来说,即便取巧推动「类CUDA平台」模式,我认为仍具有高度挑战性,而在大集团旗下,拥有云端/互联网龙头业者在后强力支持的业者会更有机会,这其中我最看好华为。华为与中芯的先进芯片合作,已然成为国内突破美国封锁的关键所系,海思昇腾910b采中芯7纳米N+2制程,下一代昇腾920则可望推进至5纳米,成为国内内部与NVIDIA H100算力落差最小的芯片。若从生态系角度来看,华为自己在服务器主机板上除了AI芯片外,也包括鲲鹏CPU、基板管理控制器(BMC)芯片、网通芯片、与SSD控制芯片等。在其上有对标NVIDIA CUDA+cuDNN的CANN(Compute Architecture for Neural Networks)混合式运算架构,支持主流的PyTorch及TensorFlow及华为自己的昇思MindSpore等多个AI架构,更上层也有完整的算法开发与应用开发的软件堆叠。华为服务器硬件合作夥伴包括华鲲振宇、神州数码、清华同方、宝德计算机等业者,以及多家应用软件与SI业者。观察其客户名单,已拿下包括百度、科大讯飞及360等指标性云端/互联网/AI公司及三大运营商。此外,国内各地都在积极建立AI计算中心,多数的标案均由华为昇腾方案得标,其中包括北京、天津、广州、杭州、重庆、成都等重点城市等。在外有美国管制难出海,内逢经济疲软影响筹资的大环境下,再加上建立软硬件生态系的高门槛让业绩拓展无法一蹴可几,国内新创AI芯片业者普遍面临营运上的挑战,2023年陆续传来寒武纪与摩尔线程裁员、壁仞科技2位创始人离职的消息。相较之下,作为国内事业范畴最广、掌握云端服务/电信网络到终端装置、软硬件垂直整合程度最高、公司也最赚钱的华为,看来是最有底气接收美国管制下所让出国内算力市场缺口的业者。若国内政府想要与NVIDIA CUDA脱勾,建立起全然自主可控的算力生态系,除华为外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2024/2/21
CES 2024展前了望:各类AI百花齐放、落地应用关键一年
2024年1月4日,CES主办单位美国消费者科技协会发布名为「What Not to Miss at CES 2024」的新闻稿,揭露CES 2024 四大科技主轴,列名首位的是人工智能(AI),若检视2023年年初同一时间的会前新闻稿,所列举的科技主轴分别是「Automotive and Mobility」、「Digital Health」、「Sustainability」、「Web3 and Metaverse」、「Human Security for All」,AI根本未列入其内。如此正好反应出由ChatGPT所点燃、突如其来的科技新浪潮,其势头是多麽的「凶猛」,该如何看待2024年的AI发展呢?叠加在过去AI基础上发展的生成式AI回头翻阅我过去的演讲简报档案,2017年就在谈「AI的下一步」,探讨从云端延伸到边缘的趋势,这是当时的热门研讨会主题,同样的议题在2023年又成为显学,预期也是2024年的发展热点,这6~7年的时间发生什麽样的改变?若就终端装置来看,在手机领域,高通(Qualcomm)在2015年发表的Snapdragon 820,芯片内部便配置Hexagon 680 DSP,能执行1,024位元的矢量运算,可作为AI推论引擎之用;在PC领域,英特尔(Intel)于2017年11月发布的Gemini Lake处理器,搭载第一代GNA(Gaussian & Neural Accelerator),作为语音处理与噪音抑制等背景工作负载的低功耗AI加速器。就边缘运算来看,在生成式AI这波热潮前,包括云端、服务器、网通、产业电脑等业者,都已提供边缘运算解决方案,用以收集与处理应用场域端的数据,尤其这几年5G的普及与2B通讯服务市场重要性的提升,更推波助澜边缘运算的发展。在演算法与应用方面,传统的机器学习如回归模型或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已普及多年,近10年主要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特徵萃取/物件识别技术兴起,从人脸识别、人员管理、瑕疵检测、医学影像判读、到自动驾驶与交通监控等各类应用均已逐步普及。在AI导入的效益上,根据McKinsey 2022年12月发布的AI Survey报告〈The state of AI in 2022—and a half decade in review〉,在其受访企业中,导入AI的比重从2017年的20%,提高到2022年的50%;在效益上,2021年调查结果显示,降低成本最明显的领域来自供应链管理,有52%的受访企业表示受惠,而促进业绩成长的最明显领域来自行销/销售领域及产品/服务开发领域,各有70%的受访者表示有实质效益。2024年的AI发展,并非建立全新的基础建设与生态系,而是在此已具备云端—边缘—终端协同发展及各类落地应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推动以大型语言模型(LLM)为主轴之生成式AI的应用落地。生成式AI发展新态势在AI发展上,有几个从2023年延续至今方兴未艾的趋势。从整体生态系来看,LLM软件与服务堆叠(stack)可分为3层,底层是各大模型及其集散平台(如GitHub与HuggingFace);其上一层是各类LLM开发工具,如prompt工程与管理工具;最上层是包括文章写作助理、程序撰写助理、内容与创意生成、查找助理等终端应用程序。ChatGPT带动基于LLM之生态系的蓬勃发展,接下来的发展应会类似iOS与Andorid生态系的发展般,Open AI/微软(Microsoft)与Google会各有其生态系,而现以Meta LLaMA系列为主力的开源社群也会有其生态系,从2023年11月Open AI开发者大会推出GPT Store及定制化GPT「GPTs」,及2023年12月Meta、IBM与英特尔、超微(AMD)及Linux等公司与机构合组开源AI联盟,已可窥见升温的生态系竞逐态势。从模型来看,可见快速走向多元分化的趋势,这包括针对泛用需求或特定工作任务、针对云端/边缘/终端不同场景的模型、或针对不同垂直领域或语系进一步强化等态势。接下来这些在基础模型上百花齐放的衍生模型,甚至可能如AppStore般发展出Model Store的商业模式。例子之一,是基于Meta 开源的LLaMA 2,已衍生出包括中研院、台智云及多个国内大陆业者与机构进行中文优化的版本。例子二是华为云2023年7月发布针对产业需求的盘古大模型三代,该系列模型包括「5+N+X」3层架构,最底的L0层包括自然语言、视觉、多模态、预测、科学计算等五个基础大模型;中间的L1层包括政务、金融、制造、制药、矿冶、铁路、气象等N个产业大模型;最上的L2层则是X个细化场景模型,例如输送带异物检测、台风路径预测等。另一趋势是生成式AI已逐渐从大语言模型朝向多模态模型发展。过去的多模态大模型作法是以既有的语言模型或是经预训练可提取语意特徵的图像模型为基础,再使用多模态训练数据增加新的网络层训练,建立多模态模型。例如GPT-4除文字外,也可接受图像输入便是采此作法。Google在2023年12月所发布的Gemini,则是从一开始便使用多模态数据进行联合训练所建立的大模型,可无缝理解与推论各种模态的输入内容并进行输出,无论是文字、程序码、声音、图像、或视讯内容。当大模型成为各家网络/云端巨擘及众多新创的主要战场时,可预见接下来会有更多原生多模态模型问世。科技硬件业最关心的则是模型小型化与AI on Device的趋势。Meta 于2023年7月公布的LLaMA 2除了70B版本外,也包括已可搭载到终端装置的13B与7B两版本。法国于2023年5月成立的独角兽新创Mistral AI,在2023年9月发布开源的Mistral 7B,主打仅7.3B的参数模型,宣称在所有基准测试结果优于Llama 2 13B,而Google的Gemini Nano版本则是先「蒸馏」大模型,然后进行4-bit 量化的微型模型,针对低存储器容量与高存储器容量终端装置,区分为1.8B与3.25B两个版本,且预告将首先搭载于Google的Pixel 8 Pro手机上。AI on Device的理想是走向AI Everywhere / AI on Every Device,2024年可说是生成式AI落地到各类终端的首年,全球智能手机销售的高峰在2017年,约达14.2亿支,而PC销售高峰在2011年,约有3.6亿台规模。近年除因疫情红利,在2020~2021年创下高成长销售佳绩外,其余时间都处于市场成熟几无成长的状况,AI PC与AI手机成为寄望所在。在物联网装置上,先前tinyML基金会定义tinyML规格,希望在MCU平台上,使用mW等级以下的超低功耗,在Always-on及电池供电的边缘装置执行边缘运算。如今包括像是智能音箱、汽车智能座舱,或是各类机器人等,也都因生成式AI带来功能与应用的提升,有机会进一步刺激市场需求。既有硬件产品外,也诞生一些基于生成式AI的新兴硬件产品,如由美国新创业者Humane所推出的无屏幕穿戴式AI装置AI Pin、另一家美国新创Rewind AI推出挂脖的Rewind Pendant装置。在台湾,募资平台上也有Plaud Note智能录音卡的项目,运用ChatGPT,将录音内容转成逐字稿并整理重点。总之,2024年将是生成式AI在过去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加成与汇流的一年,也是各种硬件、软件与服务大规模教育市场与测试市场水温的一年,着重在建立早期采用者的族群与市场规模,是生态系演化、业者高速竞合,期待、宣扬、亮点与失落交杂的精彩一年!
2024/1/9
2024年产业展望:从汽车市场变化看国内车业崛起
2023年是国内大陆汽车产业崛起的关键里程年。一方面在国内国内市场国产品牌市占率首次过半,一方面赶超德日,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2024年我们将见证其进一步扩大战果,全球各地市场的汽车/电动车品牌竞争,也将陆续出现洗牌的情况。国内市场首次市占过半国内轻型汽车市场占全球1/3规模,电动车市场占全球近6成,国内业者只要在国内国内拿下显着市占率,在全球就能取得规模市占率。从整体汽车市场势力变动来看,国内国产品牌2016年的市占率为40.7%,其后于2020年来到最低点的35.7%,其后便逐年提升,2021与2022年市占分别为41.2%与47.3%,2023年前11月合计市占率进一步提高至51.7%,11月单月市占率更已高达55.3%,预计2023全年可破52%市占。外资合资品牌长期以来以生产与销售为主,在研发与决策上多受制于海外母厂,而随国内国产品牌业者在电动车与ADAS、智能座舱功能与规格上推陈出新,且产品区隔上覆盖包括豪华车在内的各个价格区隔,而随品质与功能规格提升,国内消费者逐渐对国产品牌有更高的接受度时,市占率消长之势便一去不复返。在自主品牌崛起的过程中,德国除外的欧系品牌及韩系品牌是先被洗刷出局的业者,2022年便已各拿不到2%市占率,日系与德系业者则在2020年市占率分别拿下24.1与25.5%的近年新高,其后便逐年下滑,至2023年11月仅守住15.6%与18.7%市占率。2023年以日系业者的下滑最为明显。若检视2023年1~11月零售销量,广汽丰田年增率衰退5.3%,一汽丰田仅成长2.3%,低于整体市场成长;本田国内2022年销量已跌12.1%,2023年至11月累计销量再跌13.5%;日产汽车2022年走跌超过22.1%,2023年至11月累计销量再跌28.6%。三菱汽车更于10月初宣布退出国内市场。在2023年1~11月国内汽车零售销量前十大品牌,合计拿下58.9%市场,其中国内国产品牌比亚迪、吉利、长安、奇瑞、长城名列第一、三、四、九、十位,合计市占率达32.7%,合资品牌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广汽丰田、上汽丰田、一汽丰田则合计拿下26.2%,差额已超过6个百分点!自主品牌主宰国内电动车市场电动车取代油车趋势,是国内国产品牌崛起的一大主因。全球电动车普及以北欧国家为先,但市场规模甚小,国内则是近年渗透率发展紧追其后,但超大规模的市场。国内整体车市近年以2017年为高峰,零售销量2,371万辆,此时油车(纯油车及混动车合计)仍有2,319万辆销量,其中纯油车2,309万辆,混动车(HEV)10万辆,另电动车仅有52万辆。自该年起迄今,每年纯油车销量均为负成长,至2022年仅剩下1,410万辆,2023全年估计约在1,300万辆,比2017年少了整整1,000万辆。即便混动车2023年估计增为85万辆,仍无法掩饰整体油车市场大幅衰退的情况。国内石油巨头中石化已于8月提出,2023年便是国内燃料汽油的高峰,较其先前预期提早2年!电动车占国内整体汽车市场占比,从2022年1月的17.0%,大幅提升至2023年11月的40%。至2023年11月累计国内国产品牌约拿下85%市场,其余仍稍有点市占率的美系品牌与德系品牌则仅各拿下约9%与5% 的市占率,日系品牌仅剩1%,至于韩系与其他欧系品牌已几无市占率可言。在2023年1~11月零售销量前十大电动车品牌中,只有Tesla与合资厂上汽通用五菱排名第二与第五,其余包括比亚迪、广汽埃安、吉利、长安、理想、长城、蔚来、奇瑞均为国内业者。若看2023年1~11月国内汽车的价格市场结构,高价区隔人民币(以下同)40万元以上、30万~40万分别占3%、11%,中高价区隔20万~30万、15万~20万各占17%,低价区隔10万~15万、5万~10万及5万以下各占比34%、15%及3%。电动车渗透率最高的是5万以下区隔,其次是20万~30万区隔,2023年11月渗透率分别达到85%与52%。近几年国内国产电动车业者的市场拓展,其中一路的发展是从5万以下区隔进而延伸到5万~10万及10万~15万区隔的小型车及紧凑型轿车区隔,2023年11月渗透率分别为41%与32%。另一路的发展则是20万~30万区隔,往下一区隔15万~20万及往更高价的30万~40万及40万以上的大型车/豪华车区隔延伸。2023年11月的渗透率依序为36%、46%与32%。除了纯电动车销售持续成长外,2023年更出现以理想为首的增程序电动车市占率大幅成长的态势,在30万~40万区隔市占率已逼近纯电动车,而在40万以上区隔2023年各月销量均胜过纯电动车。 国内跃升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非造车新势力的国内国产车厂很早就开始拓展海外市场,但在2010年前每年出口量都在70万辆以下,2011到2020则成长一个位阶,来到80万~120万辆间;自2017年起则每年维持稳定破百万辆的出口规模。疫后出现国内国产品牌的成长大契机!此时国内既有业者以及造车新势力在国内市场激烈竞争下,已经有了一批在电动车或在ADAS/智能座舱的功能与规格上突出的车款,且因内需市场激烈竞争让其具备高性价比,而车厂为寻求量产经济规模及中长期成长而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此时正好面临全球疫后缺料,新车交期长久的供给缺口,国内业者趁势而起!2021年与2022年国内汽车出口量达219万辆与340万辆,2023年1~11月扩大为476万辆,全年可破520万辆。从2020年的108万辆迄今,短短4年增加400万辆,也让国内在这几年连续追上韩国、墨西哥、日本、德国,于2023年首度跃升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在这些国内出口的汽车中,外商中除Tesla外,其余欧美合资厂相对出口不多,国内国产品牌则占整体出口的85%左右,主要业者包括上汽、奇瑞、吉利、长城、比亚迪等,主要出口地区为欧洲、南美、东南亚与中东。因俄乌战争外资车厂退出之故,俄罗斯异军突起,成为2023年国内汽车第一大出口市场,2023年7月起,国内业者便已拿下过半市占率;其次出口主要市场依序为墨西哥、比利时、澳大利亚、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菲律宾、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与西班牙;其中在海外第二大市场墨西哥,市占率也已经破20%。除透过整体出口全散装料(CKD)外,国内业者也积极在海外设置生产据点,进一步拓展各地市场。过去这些年,包括上汽MG品牌、长安、吉利、长城、奇瑞,已陆续在泰国、印度、巴基斯坦、印尼、俄罗斯、埃及等地设厂,接下来包括比亚迪、长安、广汽埃安、奇瑞都会在泰国建厂,此外比亚迪与长城至巴西设厂,奇瑞至印尼设厂。此外,令美国开始紧张的是,包括比亚迪、MG与奇瑞均已在评估在墨西哥设厂。回顾丰田、现代/起亚、大众等车厂的发迹历史,都是先在国内市场取得领先,其后透过贸易方式拓展出口,再进一步至各地设厂深化经营市场,其后在主要市场拿下显着市占率。石油危机后的美国市场之于丰田、现代/起亚,又如经济起飞后的国内市场之于丰田与大众,继之成为全球领先车厂,如今国内车厂正依循前人的成功模式崛起!2023年是国内业者在内需与出口市场出现结构性转变一年,国内业者如何进一步扩大战果,加速颠覆既有的市场与产业结构,既有汽车产业领先国家是否会扩大祭出相关政策延缓国内业者崛起之势,将会是2024年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观察重点。
2023/12/25
国内半导体中外资产能消长 美国审批松绑难扭转
韩国总统府办公室于10月9日发出声明,已接获美国通知,将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SK海力士(SK Hynix)国内工厂认定为「已核实终端用户」(Validated End-User;VEU),此后两厂进口美国芯片设备将无需「额外单独审批程序」,接着传出台积电也获美国延展1年不需审批的消息,即便如此,未来国内半导体产能增长已非外资主导,而主要由中资业者投资所带动了!延伸报导三星、SK海力士国内产线获美芯片禁令无限期豁免目前国内半导体厂外资业者,主要包括韩资与台资业者。韩资包括三星西安厂与SK Hynix无锡厂、大连厂等12寸厂,三星西安厂月产能约25万片,SK Hynix月产能分别是无锡厂21万片及大连厂6万片。台资包括台积电、联电及力晶。以12寸厂来看,台积电南京厂与联电厦门厂月产能各约3万片,而以力晶转投资的合肥晶合,月产能超过10万片为最。2022年合计外资业者产能约占国内总产能的3分之1,三星与SK Hynix是主要贡献者,两家业者近年可说是带动国内存储器供应链的逐步成形;在晶圆代工方面,台积电与联电规模不大,力晶是后进者,就发展时间与产业地位上,均不若自2000年起遍地开花的中芯国际。延伸报导传台积电国内产线将获美国豁免 惟待遇不如韩存储器业者我认为未来数年外资厂产能成长将相对有限。一是产能最大的三星西安厂与SK Hynix无锡厂产能已达原规划目标,仅大连厂尚有月产4万片的扩产空间。二是美国对国内严格出口管制下,获得美国建厂补助的台积电与三星,必须依循在国内扩产的限制规定:先进制程产能成长不得超过5%,成熟制程产能不得超过10%。在未来美国扩大打击的风险下,预期与三星同为存储器领导业者的SK Hynix,未来投资也会相对保守。至于两家成熟制程代工厂联电及力晶,未来还是可能面临美国对成熟制程加以管制的风险,联电已规划将厦门联芯转为独资,要再大规模扩张可能性不高。相较之下,力晶与合肥官方合资的晶合整合,厂区规划目标月产能是30万片,又已于2023年5月在上海创业版挂牌,在官方与民间资本的挹注下,未来应会持续拉开与台积电与联电在国内的产能差距。另一方面,2022年中资业者产能约占国内总产能的3分之2,两家最大晶圆代工厂中,若合计8寸厂与12寸厂产能,中芯约当36万片12寸晶圆,华虹(含华力)约当14.5万片12寸晶圆。在存储器方面,长江存储与长鑫存储大致都在月产10万片12寸晶圆上下。观察中资业者扩产规划,中芯新增产能来自于中芯深圳(Fab 16A/B)、中芯京城(B3)、中芯东方(上海临港)、中芯西青(天津)、中芯整合(绍兴)等5座12寸厂,除深圳厂产能目标为4万片外,其他4座目标都是月产能10万片。华虹增产能来自于无锡12寸厂,目前一期营运已达规划产能,二期待扩,两期合计产能可达18万片。存储器方面,长江存储与长鑫存储产能规划目标都订为月产30万片12寸晶圆。除此之外,国内接下来扩厂与新建厂新增产能规划目标达月产5万片12寸晶圆的业者,尚包括广州粤芯、杭州积海、杭州富芯、上海格科半导体与广州增芯等。今年度上市的中资晶圆厂,包括华虹及绍兴中芯整合,前者更成为今年迄今科创版最大的IPO案,另长江存储预计也会于今年上市。此外,之前曾因弊案而中止一段时间的大基金二期,今年已重新启动,除参与华虹公发外,也相继注资长江存储、士兰微旗下的厦门士兰明稼、华润微旗下的润鹏等。不论就政策与资金上,都为中资晶圆厂扩产提供强力支持。接下来中资晶圆厂扩产的变量有二,一是重要制程机台本土化推进速度,二是是否美国为避免LED、太阳能面板、显示器面板为国内后来居上主导的情况重演,进而限制国内成熟制程产能大规模扩张。只要未被美国进一步「掐脖子」,那麽未来数年,国内业者的产能市占不论在国内或在全球,都将有显着提升!
2023/10/13
从半导体设备市场统计看各国产业发展
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最新公布的报告,预估全球晶圆厂设备支出总额将先蹲后跳,从2022年的历史高点995亿美元,下滑15%至840亿美元;随后于2024年回升15%,达到970亿美元。若要解读此预测数字,应摆在2021与2022年是晶圆厂设备有史以来的投资高峰来看,其具有2个意涵。一是2023年即便衰退18%,仍比2020年之前的任何一年都高,且高上百亿美元的数量级;二是即便2024年回升15%,金额仍不及2022年的高峰。整体而言,未来几年晶圆厂设备市场规模,在因应地缘政治格局及供应链安全,各国政府强力介入扶植在地产业的情况下,已较2020年的规模跃上一个位阶,且维持比半导体市场更高的成长率!若看2023年上半的整体半导体设备市场(含晶圆厂与封测)统计,国内大陆、台湾地区与韩国仍是全球前三大市场,规模分别为143.1亿美元、126.2亿美元与112.7亿美元,占整体市场比重各为22.5%、24.0%与21.4%,这数字符合一般的预期。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市场规模的扩大。美国2021年的半导体设备规模是76.1亿美元,2022年已扩大为104.7亿美元,2023年上半规模68.8亿美元,较2022年上半成长30.8%,是所有市场成长之最,2023全年可能突破140亿美元规模,包括台积电,英特尔(Intel)、三星(Samsung Electronics)、德仪(TI)等大厂都是主要驱动力量,也反应美国政府强力介入扶持产业「具体成绩」。国内市场方面,2014年6月国内国务院颁布〈国家整合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确认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全产业链发展的框架,并启动配套的大基金,带动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加速发展,其后2015年5月发布的〈国内制造2025技术蓝图〉的第一章第一节的项目便是「整合电路及专用设备」,可见半导体与相关设备的关键性。自2013年起迄今,国内半导体设备采购额的成长率基本上均高于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的成长率,2013年国内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为34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10.6%;10年后的2022年,规模已成长至283亿美元,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26.3%。若观察北方华创与中微两家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业者,2018年中美贸易战之后的3年间(2019~2021年),北方华创的年营收成长率为22.1%、49.2%与59.9%;2019年才挂牌揭露业绩的中微,2020年与2021年的成长率为25.9%与57.4%,均呈现销售额高速成长的态势。2022年迄今全球半导体设备采购走缓,2022年与2023年上半年比成长率为4.9%与2.9%,国内市场相对更疲软,年成长率为-4.6%与-5.1%。但于此同时,北方华创营收成长51.7%与37.7%,中微成长60.9%与至27.5%,中微上半年业绩为25.3亿人民币,北方华创更达到84.3亿的规模,这也反应出国内半导体设备进口替代的力道强度。(作者为DITIMES副总)
2023/9/28
国内落居美国第三大进口国的背后成因
2023年7月时,国内外媒体引用美国商务部贸易统计数据,大幅报导合计2023年1至5月贸易数据,墨西哥已超越国内大陆成为美国第一大进口国。8月8日美国公布上半年最新数据,自国内进口额为2,030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大幅下滑25%,不及自墨西哥与加拿大进口的2,360亿美元与2,110亿美元,退居美第三大进口国。这其中数字的背后该如何解读?与台湾又有关联呢?国内下滑或是加墨崛起?若观察美国进口数据,近年自国内进口的高峰出现在2018年10月的545亿美元,其后便因美国发动贸易战,陆续几波对多项国内进口产品课以高关税后下滑,但因2020年第1季疫情爆发后的疫情红利,及国内2022年封控的递延需求,而分别在2022年1月与2022年8月回升至相近的进口金额,分别为532.1亿美元及540.6亿美元,其后便快速跌落至400亿美元以下,而自2023年2月为墨西哥及加拿大超越后,进口金额便持续落居两国之后。国内从2022年3月27日上海分区分批封控,到2022年12月7日突然全国解封,约长达8个月期间。根据BBC统计,从3月到10月,国内有超过150个地级市遭封控,其中有114个城市是在8月到10月进行的。若看国内整体出口数据,除了3、4月受到影响外,从7月的3,295亿美元逐步下滑至11月的2,929亿美元,12月略为回升,2023年1月再降至2,872亿美元,但美国自国内进口金额则是从10月就开始「跳水」。我认为除了美国2022年第4季经济活动走缓外,也反应美国分散供应源的走势,尤其是在2022年10月美国对国内祭出严厉出口管制措施的吓阻效应发酵。反观墨西哥与加拿大,2018年不只是美中贸易战开打年份,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加拿大总理Justin Trudeau及墨西哥总统Enrique Peña Nieto于该年11月签署美墨加协议(USMCA),取代早先的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并于2020年7月1日生效。虽说这协议是川普施压邻国的产物,对美国最为有利,但也纳入汽车制造的新规定。若要在北美区域进口小客车与轻型卡车豁免关税,区域内自制零组件含量从NAFTA时代的62.5%,自2020年7月1日起算,分四年逐步提高为75%,重型卡车则分3阶段调整至70%。USMCA架构下 再度凸显加墨重要性千禧年前加墨均为美国第一大第二大进口国,国内则分别于2003年及2007年超越两国,自此跃居美国第一大进口国,以2022年来说,国内仍占美国商品进口金额的17.1%,明显领先墨西哥的13.6%及加拿大的13.3%,但自USMCA生效后,从月度美国进口数据中,明显可见墨西哥及加拿大对美出口持续成长的趋势。2023年上半国内落居美国第三大进口国一事,归纳起来,主因是美国自国内进口大幅减少,其次才是墨西哥及加拿大对美出口增温的结果,但在逆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可预期长期来看,美加墨区域内贸易将持续胜于美中贸易,对台湾企业主而言,若企业全球布局蓝图中,美国市场乃重中之重的话,那麽也该有配套墨西哥及加拿大布局才是,不是吗? 
2023/8/25
印度崛起:长期展望与当前发展
联合国于2023年4月宣布印度总人口于该月超过国内,正式成为全球第一大人口国,让世人更加重视印度的市场潜力。2023年7月28日在时代杂志网站上,有篇公认是举世顶尖印度经济专家、哥伦比亚大学印裔教授Arvind Panagariya的文章,标题是「How India's Economy Will Overtake the U.S.'s」,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即便未来被国内大陆超越,仍可维持全球第二,难道现在就要把印度经济超越美国提上企业国际布局的时程了吗?Panagariya提到,在COVID-19(新冠肺炎)爆发前的15年间,印度实质GDP成长率保持在8%左右,美国不到2%。若印度能在未来20年间保持此一势头,并在其后维持5%的经济成长,而美国始终保持2%的成长率。Panagariya认为这两个假设都是有可能的。那麽,印度到2073年将超过美国的经济规模。与其看法相呼应的,高盛(Goldman Sachs)在2022年12月出具名为「The Path to 2075」的长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估2075年印度经济规模将超越美国。高盛指出,2024~2029年实质全球经济成长率预估为2.8%,其后每十年的CAGR会逐步往下,从2030~2039的2.5%,降至2070~2079的1.7%,主因来自于劳动力成长力道的趋缓,尤其到2075年时,全球人口已处于近乎成长停滞的情况。印度之所以在未来扮演更重要的经济火车头角色,在于其身为全球最大国的人口规模及人口红利。但高盛报告与Panagariya文章共同指出,驱动印度经济成长的关键是其劳动参与率及劳动生产力。劳动参与率需要更多的劳工,尤其是女性劳工。据统计,印度只有4分之1的15岁以上女性投入职场,而美国及国内的比例则都在5分之3以上;劳动生产力则需要更有技能的劳工。我的问题是,扩大劳工供给、提升劳工能力,都是在劳动供给端的改善,但需求端呢?谁来雇用劳工?2014年印度总理Narendra Modi于第一任总理提出的「Make In India」政策,目标是让制造业产值年增12~14%;2022年前新增1亿个工作机会;2025年制造业占GDP达到25%。Modi第二任总理时,提出印度自给自足「Self Reliant India」政策,一方面强化在地生产,巩固产业中上游,达成供应链自给自足;另一方面,增加国际竞争力、促进出口,也推动14个生产连结奖励(PLI)计划,透过高额补贴促进关键产业的在地化发展。若以2023年5月印度政府所公布的2022财年数据,印度目前制造业附加价值占GDP比重仅为14.7%(以当前价格计),离2025年占GDP 25%目标还有10个百分点差距,看来届时是不可能达标了。而印度出口在2020~2022年3个财年间占GDP比重逐年从18.7%提升至23.1%,看来是有所进展,但进口占GDP占比却也从21.0%提升至26%,以致于仍有约5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但不可忽视印度政府拉抬本地供应链的决心。以最新突发的PC进口管制措施来看,若以2021年海关6码HS Code检视,印度贸易逆差前十大产品中,NB名列第八,胜于排名第九的手机零组件。印度激进做法背后有其本地化决策考量。从近日美光(Micron)宣布设立封测厂,及富士康6亿美元投资,乃至于印度制手机出口量持续提升,都可看到逐步升温的产业发展动能。Panagariya在文章开头,引用已过世的全球经济史大师Angus Maddison的研究成果,说到:「印度在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一直是全球最大经济体,到1820年为国内所超越,但在西方工业革命和欧洲殖民统治的双重效应下,1870 年后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强国,至1900 年后再为美国所超越。然而,在人们愈来愈多谈论亚洲崛起的情况下,世界经济现在是否准备好恢复到原来的常态?」印度接下来的发展进程,50年后超越美国似乎过于遥远而无需列入企业决策评估,但过往众家经济预测机构多估算印度至2030年后才将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国际货币基金(IMF)2023年4月最新预测却显示,印度至2027~2028年便会超越德(第四)、日(第三),提早达成,那麽印度接下来的市场与产业发展就值得企业投以更多的关注了!
2023/8/9
我在SEMICON China看「逆全球化」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在2023年7月4日以「重新定义全球化」为题发表专题演讲,提出他对当前地缘政治的看法,并问台下听众说「这还能算全球化吗?」张忠谋说,「全球化」的新定义,是在不伤害「本国」国家安全,不伤害本国(现在或未来)科技经济领先条件下,允许本国企业在国牟利,也允许外国产品及服务进入本国。不约而同地,2023年6月29日~7月1日于上海举行的SEMICON China,几场开幕Keynote演讲也都在谈全球化/逆全球化,我正好在现场亲身感受这股地缘政治冲击下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当前氛围。此次SEMICON China是2022年10月美国祭出大规模出口管制禁令,其后又运作日本与荷兰提出设备管制措施的风口浪尖上,直接大谈特谈美国作为似乎过于敏感,也不适合高调以民族主义论调谈技术自主。因此,开幕论坛上的几位主讲人都以「全球化」为题来切入。SEMI国内区总裁居龙说,半导体产业发展可区分为全球化(Globalization)/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再全球化(Re-globalization)等3阶段,中美贸易战前依循着「全球化」趋势发展,从美、欧、日、韩、台至国内,乃是全球专业分工与地区分工的结果;中美贸易战后则是「逆全球化」的走势,但他认为即便在各国推动芯片法及相关投资计划下,并无任何一个国家能单独完成整个半导体产业的生态系—产业界仍须继续合作,整合「再全球化」。难得现身公开场合的长江存储董事长陈南翔,谈论半导体业过往的繁荣发展,奠基于全球化的市场与竞争、创新与技术标准、供应链、人才流动、资源配置这5个要素,并由世贸组织(WTO)、世界海关组织(WCO)、世界智财权组织(WIPO)等国际体系所支持。他认为过去的全球化主体是企业,但美中贸易战后主体转为政府,目标是控制价值链、抑制他人发展。陈南翔呼吁若这是现实现状的话,「再全球化」进程至少应该保留「全球化的市场与竞争」与「全球化的创新与技术标准」两要素上,才有助产业的健康发展。国内半导体行业协会IC设计分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魏少军则提到,「政府默许、产业自发」成就半导体全球供应链,逆全球化则导致半导体「设计-代工」模式难以实现最佳资源配置。他建议一方面要以打破封锁和抑制为目标实现自立自强,另一方面运用国内的超大市场,坚持扩大开放,让全球供应链上的合作夥伴共同获利。我的看法是,在这样的全球化/逆全球化趋势下,美国的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不尽然一致。美国的国家利益是围堵国内关键技术与产业的发展,维持主导世界秩序的单一霸权地位,而企业利益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市场为先派」,国内是最大市场,国家的手不该伸进来;第二种是「支持加大管制派」,相信美国政府的作法会维持美国产业的竞争力与利益;第三种是「有限支持管制派」,担心国内业者崛起后的竞争威胁,但认为过度围堵会加速国内业者的发展。第一种企业与第三种企业的利益都跟美国政策走向不一致。在当前的国际现实下,国内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一致,不管是政府或是企业,都必须扩大资源投入,加速技术自主与市场自给的进程。我在SEMICON China看展几天,展场都是满满的人潮,北方华创摊位的大屏幕上播放公司及产品简介影片,前面围了一圈又一圈的人潮,一波观众看完又接一波新的观众完全没有冷场。看展的时候正逢梅雨季,天气异常湿热,每天下午都下阵雨,正如有位论坛引言人说的,外在局势正如此刻的天气般「闷啊!」,但正如这季节茂盛生长的植物般,我却也感受到国内半导体产业想要突破闷局的茂盛生命力!
2023/7/14
从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看产业变化
众所周知,在美中贸易战及新冠疫情后,国家安全及供应链安全成为各国亟待强化的关键课题,半导体制造能力成为施政重点。在此背景下,2021年及2022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前所未见的连2年突破1,000亿美元规模,分别达到1,026亿美元及1,076亿美元的规模。我归纳整理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以及日本半导体装置制造装置协会(SEAJ)发布的原始统计数据,探讨半导体产业的结构变化。可以看到台、韩、中三地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2020~2022年三地合计都占全球市场7成以上。国内虽在2000年发布十八号文及中芯、宏力建厂,但其后投资建厂的规模在全球仍不算是「大咖」,直到2014年发布「国家整合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并启动大基金大举投资半导体供应链各环节,产业发展动能才真正被点燃起来。国内到了2018年,首度突破1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成为与台湾及韩国鼎足而三的大市场。2021与2022年这三地规模更都突破200亿美元。   另北美、欧洲、日本及其他(以色列及星马等)地区,2020~2022年半导体设备采购规模都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但仍与台韩中三地有非常大的差距。若看2018~2022年的合计设备销售额,可看到在美中贸易战冲击下,国内是多麽积极地采购设备建制产能;美日投资额虽较之前有所增加,但在规模上仍远远不若台韩中三地;欧洲的投资力道则更不及美日两地。若观察前三大半导体设备厂的营收结构,台韩中三地各占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2022会计年度(2021/11~2022/10)公司营收的24%、17%、28%;占东京威力科创(TEL)半导体事业营收的19%、16%、23%,均以国内为最大市场。可以想见2022年10月美国祭出出口管制措施,之后又要求日荷同步配合对半导体设备商的冲击。高端微影设备领导业者ASML于2022年则以台湾为最大市场,占比达38%,韩国次之,占29%,而国内仅占14%,相对受影响较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023年5月邀请半导体产业龙头业者齐聚官邸,试图强化半导体供应链,而美国在2022年推出《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后,迄2023年5月申请奖补助业者已超过300家,6月负责芯片法中研发计划管理的芯片研究与开发办公室主任亦已到任。设备采购是产能布建及产品服务销售的先期投资,观察过去这几年的半导体设备市场观,台、韩、中在产能与未来几年的销售上,仍可望具有高度成长动能,但在美日欧的强力扶植下,各地都逐渐建立起相较过去更完备的半导体产业链,国际上「去全球化」的发展态势下,台湾业者迎来的是「国际化」的挑战,若能通过考验,未尝不是进一步壮大的契机! 
202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