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统计,2020年中国进口3,500亿美元的半导体,比石油进口额的1,760亿美元多出1倍。估计2021年将进口4,500亿美元,而从中国半导体进口结构看臺韩,更可以看出中国半导体产业现阶段的实力,未来以臺韩为竞争标的也是必然。
根据韩国国际贸易协会统计,2020年中国进口的半导体有35%来自臺湾,也有20%来自韓國。2020年臺湾对中国出口总值1,367亿美元,占总出口比重的43.8%,其中半导体的出口值是1,225亿美元,占总出口的35.5%,而出口中国、港澳地区的金额更占了臺湾半导体总出口值的61%。
如果要满足多元化的需求,加上政治上的目的,超越臺湾当然是第一选择。但臺湾横跨晶圆制造、IC设计到封测,反倒有不知从何下手的疑虑,面对韓國倒是可以目标明确、真枪实弹的对战,韓國当然戒慎恐惧的面对中国各种反扑的可能。
连续四个月,韓國半导体出口值都超越100亿美元,根据韩国通商资源部的统计,2021年7月韓國电子产品出口值为195亿美元,其中半导体就贡献110.5亿美元,而半导体又以存儲器为大宗,2021年这次半导体业的大循环,带给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非常丰厚的收益。
占有全球DRAM市场超过90%的三大公司,三星是唯独一家营益率突破30%的公司。据韩媒ET News报导,三星、SK海力士(SK Hynix)、美光(Micron)三家DRAM大厂,掌握全球90%以上的市场,而在2021年第2季中,只有三星的营益率达到30%以上,海力士为26.1%,美光则是24.2%。
三星虽然高居世界第一,但也不是高枕无忧。美光从2020年底开始量产176层的3D NAND芯片,并从2021年的6月开始量产10納米的第四代(1a)DRAM。另外,SK海力士也宣称以EUV设备生产第四代的DRAM,而三星以EUV设备生产第四代DRAM的时程是2021年下半,尽管三星说明利用EUV设备的能力高于竞争企业,但不可否认正受到两家竞争企业的挑战。
至于中国的存儲器公司,最受瞩目的是长江存储。该公司从2019年初推出32层3D NAND后,快速突破64层并跳过96层,直攻128层的技术。尽管中国公司宣称的技术突破虚虚实实,但中国的半导体市场是全球的60%,全球也有16%的半导体在中国生产,谁也不敢忽视中国的实力。更可怕的是,一旦中国采取进口替代的策略,将低端快闪存儲器全部改装国产芯片,那就足以改变全球市场的结构了。
存儲器大致占全球半导体市场30%上下,只要三星不是独家供应商,三星、SK海力士在中国的工厂也会面对经营压力,这时中国就有见缝插针的空间。在自由经济的市场里,强调的是市场竞争力,在中国,国家的需要永远高于市场的竞争要素,只要传统存儲器的市场遭到扭曲,受害最大的公司就是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