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与韩国系列(9):韩国北方政策面对新分水岭

黄钦勇
2021-09-30
产业观察-157
韓國FDI季度变化
韓國FDI季度变化

1988年,韓國总统卢泰愚在东西方和解的氛围下提出「北方政策」,意图连结苏联、中国,舒缓与朝鮮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做为南朝鮮统一的先期准备。在那个苏联解体的时代,韩国朋友甚至会询问,如果南朝鮮统一了,臺湾的反应是什么?

从1990年代开始,韓國朝野对于「中国商机」一直有很高的期待,而韓國也确实掌握了契机,与臺湾一样,善用中国的社会条件,扩大了各种可能的先机。

为了维持与中国的友好关系,韓國的产业奖励措施不敢排除中国,也因为这样,电动车奖励措施成为中国车用电池长驱直入的捷径。中国禁止韓國的手机游戏在中国发行,导致韓國手游产业一蹶不振。韓國人敢怒不敢言,但时日一久,国内的舆论媒体与年轻人,当然不会拘泥于传统的北方政策,我们也开始感受到韓國年轻人对于中国的不友善态度。

根据韓國政府研究,从2000年开始,中国选择的重点产业没有一个失败,而且第一个被打败的国家就是韓國。基本上,韓國也是以「国家资本」发展经济的国家,但现在中国的GDP是韓國将近10倍,一旦以同一种模式参与全球贸易条件的竞争,首先受害的当然是韓國。

2003年韓國钢铁业被中国超越,2004年是石化,2009年是汽车与钢铁,2014年手机产业被中国超越,接下来便是LCD面板,现在唯一尚能够称霸全球的仅剩下半导体。韓國人心知肚明,如果竞争模式没有改变的话,「朝鲜半岛会变成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面对中国的低价攻势,现代汽车(Hyundai Motor)调低电动巴士售价20%。现代巴士在韓國市占率从2019年的40%跌到2020年的32%;而中国生产的电动巴士在韓國的市占率,则从23%增加到28%。过去被视为铜墙铁壁的韓國当地市场如今正解体中,而主要的摧毁力量就是来自中国厂商。

在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现代汽车、SK Innovation与乐金(LG)四大企业参与的美国商务部部长会议中,韓國承诺394亿美元的投资計劃,配合美国将半导体、车用电池在美国生产的布局,这些举动明显是配合美国牵制中国产业。其中三星承诺以170亿美元的规模,在德州奥斯汀扩大半导体的投资规模,现代汽车则承诺到2025年之前投资74亿美元,而SK Innovation与LG都将重点放在车用电池上。

韓國人希望中国人体谅韓國难处,但大国的外交只有现实,没有体谅这回事,连法国与澳大利亞的潜舰交易都被做掉了,我们能对道义有多少期待呢?1990年代初期,臺湾为维持两国邦交可谓委曲求全,那时的韓國也没有体谅过臺湾,臺湾人也都记忆深刻。

现在韓國人能做的,就是改善韓國的投资环境,尽量与国际社会接轨。相较于包括臺湾在内的其他竞争国家,韓國在吸引外资上,确实表现出更好的成效。韓國有超过10家的独角兽企业,繁荣的文创、新创事业,这也在韓國产业三星一枝独秀的氛围下,呈现出多元并举,蓬勃发展的一面。韓國在吸引外资的表现上,远远优于臺湾便是例证。

2021年是韓國「北方政策」的分水岭,小国在G2大国角力下,活下来的方法,不是打败其中一个,而是灵巧的穿梭在两强之间,生存的关键就是企业的「永续经营」。只要认真经营,就有否极泰来的时刻。

为拥有近40年资历的产业分析师,一手创办科技专业媒体《电子时报》(DIGITIMES),著有《决胜矽纪元》、《矽岛的危与机》、《东方之盾》、《断链之后》、《科技岛链》、《巧借东风》、《西进与长征》、《出击》、《电脑王国ROC》、《打造數字臺湾》、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韩国与美国,受邀至多家国际企业总部及大专院校讲授产业趋势,遍访中国、欧美、亚太主要城市。
智能应用 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