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风暴与科技业的诸多挑战(9):智驾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新商机

黄钦勇
2025-04-14
产业观察-584

中国的电动车已经席卷全球,接下来便是智驾车的商机,而智驾车的竞争牵涉更多背后的服务机制与监控、地图服务系统,智驾车确实是人工智能的天选商机,以及最佳的落地服务机制。

小鹏汽车的总裁顾培地说,Level 3的相关规范已经十分清楚,中国必然会在2026年让Level 3应用落地,但欧洲显然犹豫不前。我们也许要面对严厉的安全挑战,但如果您是科技人,怎么会不知道人工智能、網絡地图惊人的改善速度,而这些技术的进展正好是改善汽车安全的重要条件。

中国人「唯快不破」,欧洲人「安全第一」,两者的产业发展情境与思维大不相同,谁会领先已经呼之欲出。一旦欧洲陆地跑满了中国的电动车,而背后庞大的数据也有它该去的地方,对大眾汽车(Volkswagen)、双B、奥迪(Audi)这些欧洲传统车厂而言,更是情何以堪!

是的,我还在开优雅的欧洲车,但过几年各种更新的电子设备都来自中国完整的电子产业生态系时,汽车会成为继NB、手机之后的第三臺移動电脑,电动车、智驾车的商机将远比希望成为智能家居核心的电视机更具潜力。

在无人机市场,中国大疆跨越了疆界,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无人机。这时西方世界想起臺湾完整的电子产业生态系与制造经验,但就算臺湾高唱无人机的国家队,但无人机、智能眼镜、人形机器人所需要的产业供应链已经更完整的建构在中国,臺湾想后来居上,不可能是小打小闹,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创业精神与国际市场竞争意识将更为重要。

智能机器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AI机器人绝对不是单纯的替代人力、老龄照护这些显而易见的应用而已,达文西机器人在医学用途的突破让大家印象深刻。我在欧洲参加蔡司(Carl Zeiss)的研讨会时,富士康的技术长史哲就谈到「數字分身」在智能制造上的重要应用与趋势。

透过多元化的终端设备,我们可以想像「数据」的形象已经远远超过我们可以想像的。用AI创造AI听起来很酷,用AI使用原创数据是一件美事,但经过AI修饰以后的AI可能附带病毒,并带来更多的祸害。

没有一个全人类共识的AI管理架构必然会带来更多的威胁,只是现在的国际环境显然与技术专家的期待渐行渐远。在现实的世界里,中国人不会在美国人定义的游戏规则底下参与游戏。

由于多元交错的应用必然在经过一些时日之后渐渐成熟,那么在量子化的运作机制下,量子科技也必然会成为技术上选择。我们可以预期几年之后「量子电脑」必然会超越传统的电脑,也会让大家耳目一新。

所谓几年,不会是一、两年,但也不会是20年,我们可以预期10年之内更多的量子应用将会带来庞大的商机。

期待可以跟人类一样运作的机器人并不实际,上海的机器人新创公司AGIBOT,是一家以通用人工智能(AGI)导引机器人的新创公司,执行官Dr. Yao告诉我,说未来的机器人将会适应环境做出该有的调整,而不是从传统的2D、3D、4D来演化的。

如果人类真的已经够好了,那我们连发明自行车的必要性都不存在。就是因为我们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面对不同的温度、湿度、广度、深度、空间时,都将影响机器人的运用,那么如何建构一个由使用者定义的机器人,也将是未来AI机器人的挑战。

我们会因为少子化而希望机器人帮我们做无聊、危险的事,希望机器人帮我们洗衣服,但不能只是局限在「Replacement」的概念去思考机器人的问题。

我相信智能制造领域有更多机器人的空间,很显然低技术能力的一般工人,生存的空间愈来愈小。就像是用在微创手术的达文西,或者现在的眼科手术一样,科技的应用打开了人的视野,也让参与者出现不同的性格、思考与机会。

未来几年大规模的资源将会往终端设备移动,已经在许多新形式的终端设备上领先的中国,必然是可以争逐世界领先地位的国家。我的理解,在边缘运算的领域上,传统的PC、手机固然是主流,但却难以在规模上进一步的突破,新的端设备可以从智驾车、智能眼镜、无人机,一直谈到AI机器人。

但还有一段值得大家注意的终端应用商机,就是工业控制与背后的智能制造。很多公司都会在过去的技术基础上加上数据模塊、系统连结的概念,这些设备既可以复制量产机制,數字分身工厂的观念也将也将更精确的落实。

生产制造是一回事,但新创的事业模式能与在地商机结合,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就更加重大了。无人机可以送药、洒农药、可以用在战场,但没有足够的在地商机支持。

光是行销、建立品牌与后置的服务机制,新兴国家力有未逮,也缺乏50年前日本组织八大企业共同发展存儲器的决心,甚至连今日德国、日本重新挑战半导体的眼界与企图心,都是新兴国家高难度的挑战。

没有钱、没有人、没有市场、没有品牌,挑战不可能成为今天新兴国家发展无人机产业的写照。我们支持发展无人机产业,但暴虎冯河,无所畏惧的产业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成就一个新兴的产业。

为拥有近40年资历的产业分析师,一手创办科技专业媒体《电子时报》(DIGITIMES),著有《决胜矽纪元》、《矽岛的危与机》、《东方之盾》、《断链之后》、《科技岛链》、《巧借东风》、《西进与长征》、《出击》、《电脑王国ROC》、《打造數字臺湾》、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韩国与美国,受邀至多家国际企业总部及大专院校讲授产业趋势,遍访中国、欧美、亚太主要城市。
智能应用 影音